分享

张金凤绝句赏析

 杏坛归客 2016-11-09


    张金凤,网名:冰心、一剪寒梅,1964年生,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人。从事英语补习,荆门诗词学会会员,绀弩诗社编辑,《雁鸣声声》终审,曾任多家论坛版主和贵宾,现任中华诗词论坛女子版和中华文苑特邀贵宾。作品近两年在《中华诗词》上发表十余首,足迹遍及《中国诗词》《深圳诗词》《武汉诗词》《湖北诗词》《湖南诗词》《陕西诗词》《九州诗词》《诗词世界》《漱玉》《诗词月刊》《东坡赤壁诗词》《天山诗刊》《南英诗刊》《楚风杂志》《美塑》《嘤鸣》《楚风》《楚韵》《长阳诗苑》《韵流晚晴》《涛声依旧》《象山诗词》《荆门日报》《阳春诗林》《京山诗词》《雁鸣声声》等,入选的诗集有《中华女子诗词》《中华女子楹联》《京山农民诗词》《象山诗韵》《南英诗词》第四辑,集体出版了《东湖网络诗词三十家》,2014年荣获京山绀弩文艺奖提名奖。 

 

慧眼观之  彩丝织之

张金凤绝句赏析

陈裕华

 

池满月如绸,醒蛙争亮喉。

小荷踮起脚,偷看柳梳头。

 

美月幽悬,柔光轻洒,池波轻漾,活泼的青蛙们醒了(或者根本就未曾睡着),争先恐后地亮起了它们的歌喉,使宁静的湖面跳动起了没有间竭的欢声。初出的嫩荷叶对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好奇,现在听了这欢唱,于是更踮起肢脚尖来仰望,原来美丽的柳姑娘正对着明镜在月光下在梳着柔丝——这小女孩好欣喜好羡慕啊。

这是抄自聂绀弩故乡的期刊《京山诗词》中的一首小诗。作者张金凤。金凤,翩翩飞舞,金羽炫目,一个活泼可爱的名字;看其照,年轻,活泼,“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诚然是一只美丽的金凤啊。但她不是凤,是一位普通的英语老师。一位能写古典格律诗词的当今教师。

这期刊中,三位先生给张老师的三首上了《中华诗词》的绝句作了评介,不无溢美,但并不以为过,我倒认为并未说够,或者说还有该说而并未说到的要点和特点。

张女士绝句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两个字:灵动。

灵者,神奇聪慧,浮想联翩,心灵之闪耀也;动者,活泼流畅,生机盎然也。她的诗,是清清的流水,是颤动的琴弦,是令人一眼就生美感的图画。

是么?当然是。不信,请看:

白浪戏轻舟,心花入碧流。鸳鸯哼暮曲,催侣上桥头。

摘自《京山诗词》2013年第一期,诗题《绿林鸳鸯漂流小记》

在张女士的眼里,一切都是有情有意的生命,互动着,交谊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美丽可爱的。河中,不是船儿划破平静的水面,而是活泼的波浪在与船儿开玩笑,“戏”着那呆板的硬帮。花瓣儿们也来凑热闹,溶入水中,划动玉臂,欣看倩姿。欢乐嬉游了一天的鸳鸯还不愿竭息,然而毕竟累了,只好“哼”着歌儿。“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 桥上的情侣更是多情,牵着手,偎依着,看流波,戏游鱼。人和景,景与人,融成了一幅伊甸园式的美境。令人流连,令人神往,令人一看就牢记不忘。

这就是张女士眼中的世界。风景是为诗人而存在的,无数人包括太多的时代诗人却没有见到或者说熟视无睹,张女士见到并写成了优美的小诗。她写的是景,是眼见之实,但又不是所见之某体某物,也可说是造景,“诗人所造之景,必合于自然;所写之景,必邻于理想。”(王国维《人间词话》)这些诗,这些景无不润染着她鲜明的主观色彩,寄托着她心目中的美好愿望。而且仅此两绝句,我们就可以概括出张女士的绝句构篇特点,她精于观察,善于运用动词,她娴熟地运用了修辞学中的拟人手法。而这字词、手法的运用又融聚着她的真情。上面诗中的“小荷踮起脚,偷看柳梳头”“白浪戏轻舟”之“踮”“看”“戏”,“天街玉露润霓裳,风吻青丝桂溢香。舞女不敌林鸟唱,停足坐看月梳妆。”(同期《中秋夜公园即景》)“润”“吻”“梳”都是。又,“飞瀑挽流泉,青山挂玉帘。紫藤闲不住,亲手递摇篮”中的“挽”、“递”……这些动词的巧用、拟人的妙构无不饱蕴着她的怡悦,流露的是她对当今的由衷挚爱,而“天公翻脸不留情”、“寒风哽咽唤亡灵”则分明表达了她对芦山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同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所有遣词造句、构局谋篇都源于思想情感的表达。她诗中无一字说爱说恨,然而感情尽在其中。

显然,张女士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双聪慧的眼,也有较丰富的文化积累。她用心地观察欣赏着她身处的世界,撷采着这世界的点点滴滴,贮于心融于腑,写诗填词时就能轻易地飞针走线,凤穿牡丹,巧织美锦。她的诗词都通俗易懂,但是都新鲜活泼,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言以敝之,她给我们美的享受,又给我们细采和妙写的启示。寄言习惯于用干瘪套话作应酬“诗”的老干们留心生活,细心体察,“善于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却又往往被人忽视习焉不察的生活细节”(袁中岳《打造诗美细节》),那么,你就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诗情画意就在我们生活中,你就有写不完的素材,画不完的美景。“让我们用诗人独具的慧眼,用开放的感悟力去发现它,用鲜活的形象的语言去表现它。”(著名诗人、教授侯孝琼)建议老干朋友们多读些像张女士这样的“小”诗,冲涮掉一些陈词滥调,让我们的诗坛多些清秀,少些秽气。

 
    (陈裕华,网名:化谷金青,1940年出生,湖北天门人,湖北省潜江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术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终身名誉副院长,香港诗词论坛“中华诗人·月旦诗评”特邀顾问,市诗词刊《南浦荷香》主编,市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在《中华诗词》《诗词之友》《诗词报》及上百家省市诗词期刊发表诗词、评论逾千首(篇),已正式出版《化谷韵屑》、《化谷文碎》及诗词评论《化谷别裁》《化谷熔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