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在“意守”中的运用(一)

 喜购购 2016-11-09

思维在“意守”中的运用(一)

上一篇讲了《如何训练意守命门》,今天接着讲思维在“意守”中的运用。

人的意识就像永不间断的河流,奔流不息;所以,脑电波总是在活动的,即便是处于睡眠状态,仍然会有梦境出现;大脑是个“黑箱”之谜;意识可以分为很多层次:有浅表意识、有下意识、有深层次的潜意识;当然,如果研究透了的话,还可以再分。

思维在“意守”中的运用(一)

思维,就是意识表现的一个过程;意守,就是如何运用思维来达到操控自我的目的,实现与身心交流对话的状态;常人的思维,有时候是杂乱无章的,我们有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人的思维(即想法、念头、包括产生构思的灵感),到底从哪里来的?如果不能控制思维,也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里面中医讲得很清楚,”五脏藏神“(神、魂、魄、意、志),七情跟五脏都有很大的关系;现代也认为,人的心理和生理可以互为影响;当然,如果再研究习惯、性格、遗传,这就牵扯更多了。

有一句话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德经》里面的内容;如何使自己的私欲杂念少之有少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这是《大学》里面的内容;佛家讲究“悟空”,空而能定、定能生慧,然后“明心见性”。

所以,为了调控自己的思维,“系心猿,锁意马”,自古以来的修行法门里运用了各种方法,浅白的说就是“以一念代万念”,具体的讲比如:观想、止观、听息、数息、随息。。。。。。等等,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要定住自己的念头,把思维集中于一个点上,然后才会有质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主张人为的、有意识的进行”意守“的重要性。

有的说,入静就是什么也不想,然后大脑就空了,也就能”入定“了;其实,什么也不想是不可能的,你制造的”什么也不想“的念头,本身就是想法;听起来有点拗口是吧?比如,有人跟你说别想我啊,这句话本身就给你暗示的作用了,不说还好;而且,你大脑想“空”,你制造的这个“空”本身就是一个念头,前人早有告诫,“空”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执于“空”容易造成“玩空”,等于把自己的神识局限于这种境界,“画地为牢”,不能灵动,也就难以产生慧力。

思维在“意守”中的运用(一)

所以,我们讲的“意守”,即要“守”,还要灵活的运用思维,用主动的、良好的意识来引导自己的思维,进而改造自我,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还是拿“意守命门”作为切入要点来详解思维如何运用:

第一讲:情境转换法(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