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研文章评选】余庆县花山苗族乡同步小康创建的做法及启示

 360摘手管理员 2016-11-09

  余庆县花山苗族乡把同步小康创建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和总抓手,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强力推动产业发展,大力夯实基础设施,突出民族文化元素,狠抓各项民生事业,同步小康创建成效明显。

余庆县花山苗族乡同步小康创建的

做法及启示



  花山苗族乡位于余庆县西南部,与湄潭县石莲镇、瓮安县天文镇接壤,素有“鸡鸣三县”之说。该乡辖4个行政村,1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273人,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8323人,占54.5%,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乡党委、政府把同步小康创建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和总抓手,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强力推动产业发展,大力夯实基础设施,突出民族文化元素,狠抓各项民生事业,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04元。

主要做法
和成效

  一是强力推动产业发展,致富步伐不断加快。花山苗族乡坚持开放发展,引进浙商盛善学,办起“贵之缘”茶业公司,建成贵之缘、隔山门、四平、棬子坳、龙背沟等茶叶基地,全乡茶叶规模化种植1.56万亩,其中白茶1.16万亩、苦丁茶2800亩、绿茶1200亩。万里村隔山门组117人,种植白茶1600亩,仅茶叶一项今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万元。村党总支书记吕忠庆说,过去“走进隔山门,稀饭几大盆。边边起波浪,中间淹死人”,如今“花山万里茶飘香,小康人家把歌唱”。乡长石松介绍,今年浙商慕名前来洽谈投资的就有16家。该乡引进大美绿化公司,启动“花阡谷”现代林旅观光园建设,首期发展花卉苗木2500亩,辐射带动全乡4个村发展花卉苗木3000亩。依托飞龙湖景区,以旅居农家模式经营飞龙寨,新建酒店2家,新增农家旅社26家、农家乐5户,从事餐饮、住宿服务人员800人。

  二是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明显改善。通过“一事一议”、“烟茶产业路”、“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整合各种项目资金3230.95万元,实施花山、万里烤烟产业机耕道建设,解决10个村民组、2000人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实施隔山门提灌站、红岩水库升级改造、洞水河道护堤及沟渠治理,解决658户2300人安全饮水问题和万里村、花山村1000亩耕地灌溉难的问题。建成胜利、兴隆场等4个示范村寨,农村通讯网络100%全覆盖,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建成通组道路3700米、人行步道3200米、文体活动场所4个、太阳能路灯215套、便民设施4个,惠及全乡12个村民组1800人。

  三是突出民族文化元素,全域旅游初具雏形。扎实推进苗族风情特色小镇建设,初步形成洞水集镇和3个行政村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力挖掘培育苗族传统文化,开展苗族语言、歌舞培训,大力发展祭祀传奇、踏鼓舞等苗族歌舞。依托飞龙湖景区飞龙寨、龙王阁等龙文化主题建筑,培植龙文化,做足龙文章。以“贵之缘”万亩茶旅一体化、“花阡谷”林旅一体化项目为载体,邀请专家学者培训花茶栽培知识,定期举办书画摄影大赛,大力培育茶花文化,将花山打造成户外拓展培训、摄影基地等。招商引资修复花山民族中学文庙,配套完善花阡谷景区功能。投资370万元打造了洞水高石坎和花山飞龙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寨创建示范点。

  四是狠抓各项民生实事,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敬老院即将投入使用。完成乡卫生院改建并新建卫生室5所,实现村村有卫生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2%以上。完成花山民族中学新校区建设,整合小学教育资源,新建幼儿园2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是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开展“流动党委扩大会”、“三卡连民心”、“四进四提升”、“五访五帮”等创新活动,实施“老干重用、新兵重选、绩效重评、奖惩重严”的“四重”机制,全乡干部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显著增强。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项目书记”和“领头雁”优势,全面消除了“空壳村”,激发了群众参与发展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群众会、院坝会,运用标语、宣传册、门户网站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全面小康创建工作,老百姓从不了解全面小康建设,到主动接受并参与全面小康建设,积极性提高了,主动性增强了,干劲更足了。

几点启示

  启示一:农民增收是同步小康创建的根本任务。同步小康创建要取得成效,农民收入增加是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断做大经济总量。花山苗族乡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民族特色文化等特色资源,提高农业产值,扩大规模,实现了农民增收。

  启示二:完善基础设施是同步小康创建的基本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花山苗族乡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移民搬迁、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完善了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生活环境,提升了生活水平。

  启示三:示范创建是同步小康创建的强大引擎。在同步小康创建过程中,花山苗族乡高度重视同步小康示范建设,着力打造全面小康可比可学、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样板,让四个村相互比学赶超,形成你追我赶共奔小康创建氛围。洞水村等示范点为全县同步小康创建打造了样板、树立了标杆。

  启示四:人民群众认可是同步小康创建的评判标准。花山苗族乡始终把人民群众认可作为同步小康创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打牢基础与创优服务相结合,定期开展人民群众认可度调查,畅通民意渠道,准确查找影响人民群众认可度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落实,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同步小康创建的认可度。

   ( 执笔:杨程


来源:省委政研室综合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