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分值越来越高,这块硬骨头,特级教师教你怎么啃! | 思想堂

 yfpy1234 2016-11-09

 好老师          

 

写作文一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学生写头疼,老师教也头疼。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让写作变成一件老师和学生都愉快的事儿呢?小学特级教师张晨晖老师说,得这么做——

 

一、写自己想说的话

学生为什么写作文?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为了所谓的提高写作水平?带着这样的功利色彩,为文而文的写作,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就不可能发挥主动性,也不会有积极的创造性火花。

 

我们该让学生树立为表达、为交流的写作意识,巧妙地抓住一些锲机,诱发一些话题,引导学生作文时仿佛在跟对方说话、谈心,使其心灵放松,语言流畅。比如,数学老师结婚了,我启发每个学生给她写封信:回忆往事,表达心愿,送上祝福,再把信装订成册,作为给她的新婚礼物;班队搞活动要请家长参加,让学生写邀请函;五十年校庆时,让学生畅想百年校庆,记录下来,作为五十年后回校的验证……这样自然状态下的写作,甚至不提“作文”二字的写作,反而应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畅所欲言。

 

开放的写作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二、让作文记录生活 

1、时间的开放。命题作文提前通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挑选素材,思考结构。平时的周记不统一规定时间,哪天有事哪天记,哪天有时间哪天写,原则上一周一篇,这周不写,下周多写一篇也行。

 

2、空间的开放。作文是学生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叶圣陶老先生也提出“让作文成为生活的需要和组成部分”。为了达到作文和生活的融合,作文就要向生活开放:让作文记录生活,让生活丰富起来。教师就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开展多彩的活动。如一日军营活动;各种学科活动;集体十岁生日活动;还有走向农村摘草莓、野炊,走向大自然放风筝、捉蜻蜓,听风声鸟语,观云开花放……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作底蕴,也就不愁写作材料了,他们完全能饶有兴趣地把自己参与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文中自然会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焕发出熠熠的生活光彩。

 

三、写作并不拒绝模仿

开放的作文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实践证明“剪剪、帖帖、想想、画画、编编、写写”是学生最乐意的作文方式,尤其是低年级的起步阶段。读到一段有趣的故事、儿歌、好玩的笑话以及精彩的段落描写,看到一幅漂亮的图画或者自己的照片,剪贴在作文本上,写上几句简单的说明、感受,就是一篇自己的作品。可以用写的方式记录,也可以用画的方式记录,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甚至还有编故事画连环画的呢!那一本本作文本就极具个性:五彩绘制的封面,各显特色的书名,五花八门的内容,配上各式各样的花边图案。看了就让人爱不释手!

 

开放的作文形式并不拒绝模仿。模仿是小学生作文的捷径。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优美,无论语言特色,表达形式,还是观察角度,立意谋篇都是典范的“例文。”教师可以有选择的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仿作。模仿并非是拘泥课文,生搬硬套,而是鼓励变化,灵活运用,以及对多种“例文”的融会贯通。如改写儿歌,续写课文,改写故事,仿写作文。

 

四、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作文 

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积极性。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真诚的赞赏送给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作文水平一般或暂时落后学生的作文中的“闪光点”,抓住一点就要放大。当然,无要求的放任自流会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则使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畏而生厌,欲速而不达。所以老师的评价要合理、适中、恰当。开放的作文评价应立足于“激发兴趣”“促使进步”的目的,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了褒扬的话信心倍增,读了批评的话也得到激励。

 

评价的的方式除了教师的讲评,还有互评、自评。学生之间不固定的互评,不仅能培养客观评价的品质、批判性的思维,促进相互了解合作,而且能通过读他人作品打开自己的思路,取长补短。互评互改时养成的作文自改能力又是受益终身的。

 

除了对作文的内容作评价外,还要对作文的全过程作评价,如写作的态度,搜集材料的方法,反复修改的习惯,先列提纲整体构思,再专心地一气呵成的习惯等等。所以每次作文除了评出“优秀作文奖”,还要评出“最大进步奖”“最佳修改奖”“最好习惯奖”等等。

 

五、让每个学生过把“作家瘾”

每个孩子心中都潜藏着被关注、被赏识、获得成功的欲望,作文能发表那是何等的喜悦!顺着孩子的这种心理,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的作文“发表”,那就该有个开放的习作园地。我除了及时将学生佳作向报刊杂志校刊投稿,每月还利用黑板报登出一篇“本月佳作”,利用墙报登出每人的“我的得意之作”,每学期我还给学生编一本“我们的作文选”——为每个学生编入自己挑选的两篇作文,让每个学生过把“作家瘾”。

 

开放的作文教学还应包括命题的开放,主题的开放、题材的开放等等,但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惟此,才有学生作文的真正开放。

 



本文摘自《小学教学研究》2009.9,题为编者所加

感谢张晨晖老师的支持!

实习编辑:冯朋娟

责任编辑:方艺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