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居不是避世度日

 江海报览 2016-11-09



        才立冬,秋天就不见了影踪,人们连它的小尾巴都来不及抓,手就得哆嗦进口袋。好像这城里的风,吹的格外冷一点,同事说,我们空调正在吐着28度风的时候,嘉木老师在山里生起一炉火,饭菜就熟了,温而饱!
居都市
处山林


       为什么在窗明几净的楼里,会羡慕起深山里的“温饱”生活?
       答 案
       或许就在老师的几声琴音,悠然洞箫里。它们穿透都市无比便捷、精致的模样,把田园山居的时光吟唱的动人。纯粹隐居是单薄的,唯有强大精神的引导,让隐居不是避世度日,嘉木老师就是用乐音里的精神之道,大开叫人生羡的日子。


       这很像我们的旅行,带着心灵上路与带着自拍杆前进的人,体验是云泥之别。我们只徒领略山林,而无法也居于深山,还缺的,是一份真正的山水精神。因为,据嘉木老师口述,他也曾经是高楼大厦里的困兽,在朝九晚五的打卡机里刷去年轻的光阴,也曾经为了稳定的薪水而穷守工作,在并不属于自己的都市里仓皇奔波。
       没有经历过风雨的隐逸,我们称之为软弱,但嘉木老师在阅尽他生命里的沧桑后,是淡然回首,选择去学习喜欢的古琴,洞箫,去山水之间找回生命真实的热爱,用它们铸造诺亚方舟,而后逃离俗世桎梏,我们觉得他不失为勇士。


       见过很多年纪轻轻的人,高喊着对都市的厌倦,想着如何安居,如何遁世,只想问,空中楼阁美在哪里?没有建设过这个社会,没有淬炼过一段人生,就向往山园田居,纵使能去,可守住几时?还是愿意,所有的归隐,都似嘉木的“雨后彩虹”这样,是见识这个世界之后的感悟所产,是完整的一番经历,能改谱成动人乐章。


       楼有高楼的意义,草屋有草屋的价值,不想为了削出一剑锋芒而让两者有此消彼长,虽然嘉木有一点批判“高楼”的意思在,那是基于他的体会感悟。但放在充满可能与未知的现实里,我们既羡慕隐逸,我们也努力拼搏,没有哪一个最好,只有哪一个更适合,但终将以你获得了存在价值的名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