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认同的力量

 addccde 2016-11-09

有个孩子偏内向,不喜欢K歌,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一直觉得自己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甚至因此有些抑郁。


后来他读了《瓦尔登湖》之后,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发现,原来自己这种生活方式并非病态,只是因循自己个性的一种自然选择。想明白这点,这孩子就发挥自己的这种个性,享受孤独,利用这时间去读书。当他的内心力量越来越强大,他反而渴望起与人交往的生活了。


为什么在自我认同之前,他那样无力,甚至堕入抑郁呢?因为他的心理能量都耗在自我怀疑上了。在独处的时候,耳边经常有个内在小人在说,你应该去社交,你应该去K歌。


而当他试着去这么做的时候,他又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这种自我怀疑消耗了他太多的能量。


当自我认同产生后,他耳边的那个声音不见了。他可以全部身心放在读书上。当独处的生活让他内心强大起来,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外部。此时,这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待了两年后,他选择了离开。为什么离开?因为在瓦尔登湖的经历,让他获得了强大的内心力量,他已经达到了目的。就像陶渊明所讲,心远地自偏。你的内心强大到一定程度,你就算在繁华的闹市,你也可以心如止水。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内心是躁动的。你过那个田园生活,你也呆不住。


前段我在网校讲《长袜子皮皮》的时候,我也提到了这个自我认同的概念。孩子从这本书里,可以获得认同的力量。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探索了几种感受。最主要探讨的就是孤独。人类特别怕孤独,恨不得每分钟都被嘈杂的人声所填满。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发现是:“我发现孤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和别人在一起,甚至和最好的友伴在一起,很快就令人感到厌烦,浪费精力。我喜欢孤独。我从没发现一个像孤独那样好的伴侣。我出去置身于人群中间,多半觉得比呆在自己的室内更加孤独。”梭罗不孤独,因为他可以思考与写作。他的内心是充盈的。


算起来,我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过着这样的孤独生活。虽然我不是生活在湖边但也差不多,几乎没有任何应酬和社交,每天周而复始的是思考,写作,讲课。


我这种生活方式,不是没有自我怀疑过。我有时候也想,我这生活到底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我也是读过《瓦尔登湖》之后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认同。


我选择这种生活方式,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觉得这样舒服。我曾经也有过寻常人眼里的那种“正常”生活。但那也是我最苦恼的几年。所以十年前,当我有机会过上现在这种生活的时候,我感到特别幸福,并且不愿意轻易改变。


我似乎失去了许多别人享受的快乐。但我也少了许多别人的烦恼。我想所谓成熟,就是懂得那些快乐背后的代价。比这种成熟更高级的是梭罗这种。能够不必付出什么,却得到极致的快乐。


我有时候会体验到这种快乐,比如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听到一首好音乐的时候。这种快乐不用花钱去买,也不用付出自由的代价去交换,是很绿色的一种快乐。但是获得这种快乐又没那么容易。就拿听音乐来说,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并不容易。读书也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是一种享受,可惜不那么容易找到。


音乐和书都有三类。第一类是烦。第二类是可以听或看下去。第三类是好听好看到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异样的快乐,被幸福感包围的感觉。


我们可以探索的快乐还有很多,没必要局限于大家都在追求的那些。


萧愚 2016-10-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