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史研究

 A人在他乡B 2016-11-09

中国最惨烈的一种刑罚,有人看到了科学的精密

2016-11-09 明清史研究21评

文丨鬼子六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里,描述了老栓为了给孩子治病,买蘸着烈士献血馒头的事情。初看起来,让人骇人听闻。

如果回到历史的长河里,比这更加害人听闻的场面比比皆是。

北京菜市口,一个人被绑在柱子上行刑,“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颊间,犹唾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老百姓直接在行刑现场,抢夺刑犯被割下来的肉,生吃!就连开膛破肚露出来的内脏,老百姓也要抢夺来下酒。

你以为这个人是穷凶极恶、令人憎恶的坏蛋?老百姓对之恨之入骨?

不,他的名字叫袁崇焕,一年前他就在北京城墙上率领几万军队抗击后金军队对北京城的围困。而1630年8月,这个守卫辽东、抗击金兵的大英雄,在北京被3543刀活剐了,他被割下来的肉被现场的百姓抢夺生吃。

这个刑罚叫做“凌迟”,也叫作“千刀万剐”。

被处以凌迟而死的名人,远不止袁崇焕一人。小编梳理了一下这名单,看看有哪些人是你认识的?

石达开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为保三军性命,石达开向骆秉章投降,咸丰遗孀慈禧传旨,“就地正法”,骆秉章将石达开凌迟处死。石达开被割100刀,始终凛然无声。四川布政司使刘蓉记述: “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实丑类之最悍者。”石达开凌迟处死硬是不吭一声,让清朝的刽子手们都佩服。

耿精忠

耿精忠在清初贵为“三藩”之一,镇守福建。可惜清朝康熙年间,因康熙帝撤藩,跟吴三桂、尚可喜等人一起谋反叛清,后因失败而被凌迟处死。耿精忠被凌迟,除了谋反成为康熙的心头之恨之外,他本人也曾做过灭绝人性的事情——吃人。传说耿精忠在谋反之后很快被镇压围困,当时缺衣少粮,耿精忠就以人肉为食,听起来颇为恐怖。

刘瑾

明朝的大宦官刘瑾被凌迟,应该是大快人心的。正德皇帝杀大太监刘瑾,要求“凌迟三日”,锉尸枭首。当时有人怀着看乐子的心态,记录了刘瑾被行刑时候的惨状,“凌迟刀数,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每十刀一歇,一吆喝。头一日例该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动刀,则有血流寸许,再动刀则无血矣。人言犯人受惊,血俱入小腹小腿肚,剐毕开膛,则血从此出,想应是矣。至晚,押瑾顺天府宛平县寄监,释缚,瑾尚食粥两碗。反贼乃如此。次日押至东角头。先日,瑾就刑,颇言内事,以麻核桃塞口,数十刀,气绝。时方日升,在彼与同监斩御史具本奏奉圣旨,刘瑾凌迟数足,锉尸,免枭首。受害之家,争取其肉以祭死者。”

皇帝也是有意思,他规定了刘瑾被凌迟需要分三天进行。这就得保证前两天刘静虽然被刀剐了,人却不能死。他还要能吃东西,嘴里还能说话,意识还是清醒的!为了怕刘瑾一下子疼死,剐3357刀,每10刀歇1次。行刑的人生怕刘瑾昏死而不知疼痛,得把他叫醒。如果在昏迷中断气了,起不到让他活受罪的效果。

此外,被凌迟的名人还不计其数,譬如明朝被诛灭十族的方孝孺、太平天国北伐的名将林凤祥、李开芳等。这些人无疑都是对当权者的权力产生过严重威胁的人,才让当权者恨之入骨,最终惨遭凌迟处死的惨烈刑罚。

其实,在中国,关于凌迟的文字记录,最早出现在唐朝。在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总撰的《五代史志·刑法志》中,有“轻刀脔割”一句,说的就是凌迟。

从此以后,关于凌迟处死的记载就散见于各种文献。终于到了契丹族在北方建立辽朝时,第1次把凌迟写入法典,成为与绞斩并列的公刑。在契丹语里,“脔割”音同“凌迟”,汉族史官在写《辽史·刑法志》时,第一次将其音译为“凌迟”。在汉语中,“凌迟”也做“陵迟”,“陵”是土丘,“迟”是动词,意思是“缓缓刮平”。

凌迟这种刑罚发展到最后变成一门非常精密的手艺。你想想看,若是要一刀毙命不容易,但反过来要想几千刀施于肉身,这个人还不能死,同样很困难。于是乎,在清代配合着凌迟这门手艺,发展处一套凌迟用的专用刀具,装在一个木匣里,有一二十把,大小不一。还有一把细长的锥子。据说受凌迟的人挨了很多刀,还不会死,最后要用这把锥子刺穿心脏,才会气绝。古代的中国人能把凌迟搞得这样精细而科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到了清代晚期,无论是见过凌迟处死的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觉得这个刑罚太过于残酷,灭绝人性,因而在以沈家本为主的开明人士呼吁之下,最终被废弃。

1905年4月起,使用了1355年的凌迟酷刑,永远消失了。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