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健身武术运动拒绝运动性损伤

 三拳合一 2016-11-09
       许久没有联系的一位武友,蓦然见面,武友的精神面貌已没有昔日焕发,变得畏畏缩缩,一问是修炼陈式太极拳的跌叉步时,右膝盖内侧触及水泥地受伤,好几个月了,一直不见好转,伤痛已让他不得已终止修炼太极拳,还四处求医,也不见效果。武友是国家级的太极拳辅导员,练拳认真认死理,精益求精,进入老年得运动性损伤,如此伤痛自然是苦不堪言。我正准备安慰几句,武友马上抢过话题,说真没有想到修炼太极拳,看起来没有我修炼的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剧烈,适合老头老太太练习,但是,方法不得当,不经名师指点,容易像像运动员一样得运动性损伤。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参加武术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但普通人群因为缺乏必要的运动训练知识,运动方法不够恰当,各种运动性损伤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经常听到一些人在武术运动中“拉伤”、“扭伤”等运动性损伤,最突出的是修炼太极拳比较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主要是在修炼中,运动方法缺乏科学性,运动性损伤就在运动方法不当时引起。由于用力不当,双脚大弓箭步、大马步,震脚等落地过重,或在较硬的水泥地上做跌叉有难度的动作而引发损伤,而且不是一次造成,是长期反复带伤修炼与比赛形成。所以,武术全民健身运动得因人而异,防止走入运动性损伤的误区。人们常讲“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是有道理的。武术运动是由人体肌肉、骨骼、关节共同协调完成,其中肌肉对骨骼、关节具有保护作用。不恰当的武术动作会导致肌肉疲劳,运动协调性下降,关节不稳,进而引发运动性损伤。 
       武友的话,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到家里,打开电脑,查看练武人的寿命,太极拳70-80岁;八卦掌80-90岁;形意拳90-100岁。不知道是真是假,看看这些,我陷入沉思。记得我退休与我的大师兄周锦龙见面一起练拳,大师兄无形中与我说,练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是不会出现运动性损伤。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们年轻时,练低架,到了中年,练中架,现在进入老年,练高架,虽是因人而异,却因为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没有让人致伤的动作。果不其然,我们师兄弟天天在公园里练拳2-3个小时,没有任何人患运动性损伤,也很少生病,大家悠哉乐哉。
       可是,全民健身,多数人练拳都奔太极拳去,自己没有多大追求,浑浑噩噩混太极拳,是不会得什么运动性损伤,一旦成为追求太极拳的完美者,打算功夫更上一层楼,伤痛伴随左右是再所难免。其实,是武术的观赏性戕害武林人士,为了在人前显贵,博得掌声,违背身体的自然规律,倒行逆施,伤害自己的身体,留下终身伤痛,再正常不过。就说陈式太极拳的跌叉步,不计其数的武林人氏因练而受伤,许多老师教授跌叉步时,为防止运动性损伤,都采用扑步过度到弓箭步,省略跌叉步。而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跌叉步必不可少,名正言顺地制造运动性损伤,真不知道国家武术的管理中心知不知道这个事实,跌叉步没有任何技击意义,仅仅是表演时吸引眼球,获得一阵子掌声,设计到竞赛套路里,年轻人表演,可用自己的力量控制跌叉时的速度,避免跌叉步受伤,可是,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稍不注意,就会运动性损伤,得不偿失。老年人完成跌叉动作,留掌声也留下伤痛、留下痛苦,有这个必要吗!
       我曾经撰文说武术的观赏性,成为煮青蛙的温水,三十年已经将国家培养的武术裁判煮死,他们为虎作伥,把舞台艺术与中华武术混杂裁判,为典型的花拳绣腿摇旗呐喊,舞台舞美的太极拳,堂而皇之地制造成为世界的太极拳冠军,中国的太极拳冠军。舆论已经使观看的人,把武术当成高难度的舞蹈,高难度的形体体操。全民健身是国家关心、爱护老百姓的创举,倡导武术塑造中国崛起新形象,作为人民大众的一员,我们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同时,也义正辞严地表明态度,武术运动拒绝运动性损伤,拒绝伤痛。希望重新审定太极拳竞赛套路,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剔除戕害武林人氏不浅的跌叉步。
                                                                                          (一杯老酒撰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