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十一,王教授赔本大甩卖......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未完成事件的工作路径【1】

 家住黄海边 2016-11-09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需求,由于种种原因,都无法得到满足。比如小时候被人批评,甚至欺负后,心里的委屈、愤怒被压抑了,并没有得到表达;再比如计划、准备了很久的旅行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这些都是未完成事件。个体用对未完成事件的搁置、压抑、忽略等应对方式,去平衡内在的感受,消耗了能量。未完成事件积累的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大,个体也无法聚焦于此时此刻,做到更好的觉察。

今晚,王铮教授带领我们详细了解未完成事件的处理流程通过对未完成事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意义、未完成事件的内涵以及如何学习,如何掌握进行生动形象的论述。就让我们且听王教授娓娓道来,带我们到达一个未曾去过的地方吧!

尊敬的各位心理学界的同仁:

     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毕艳媛女士的介绍与支持,让科学的格式塔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得以很好的落地,我相信今天晚上是格式塔心理咨询师的一次盛会,我个人也非常的高兴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晚上与大家相聚在一起,主办方说同时在线有100多个群一起进行,让我非常的感动,从学习心理学到现在已经近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里我个人也伴随着格式塔心理学不断成长,正如,学派诗人John.Donne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所以我要特此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及各方同仁的付出。


     今天晚上的议题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未完成事件的工作路径”,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它的意义何在呢。近年来,我陆续的参加了很多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每次的会议的主题都谈到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总结一下,1是询证心理咨询趋向的,2是整合心理咨询趋向的,3是文化心理咨询趋向的,4是短程心理咨询趋向的,所以各个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流派都开始相互的容纳一些新鲜的方法和路径,试图满足心理咨询与治疗科学与规范的发展,对于未完成事件的处理的方法和路径的学习,首先也符合了科学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特点

其次,作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都需要有自己的体验式的成长,心理督导大师Berna曾经提出过,“督导师一定要关注咨询师的未完成事件对咨询师在咨询历程中的影响”。我在莫斯科大学期间,我的督导师Razanov,带领我们团体小组体验课程时,“未完成事件”一直是咨询师所处理的中心议题。前不久,我的一个学生毕业了,为了积累个案量,经常免费去别人的家里,去帮助别人做咨询。后来,有一天,他问我,为什么这么想助人,后来我们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呈现出了咨询师的未完成事件。


     
再次,未完成事件的处理,应作为咨询师的基本功,Korb在其《治疗与咨询的历程》中谈到,心理咨询应聚焦于此时此地,未完成事件,自我概念,生活事件,行为模式。可见未完成事件在咨询历程中的重要性。处理好未成事件有助于整个治疗历程的有效进行。

最后,未完成事件的处理,已经被应用到了更关阔的领域,比如,Worden是一名心理咨询与哀伤辅导师,认为悲伤辅导的终极目标是协助生者完成与死者间未完成事件并向死者告别;Alexander和Harman的研究表明,格式塔技术对未完成事件的处理,对中学生自杀行为有一定的干预效果。近年来我先后主持的山东省软科和社科的课题,都研究青少年及老年人的自杀防御模式和干预机制,在一些危机干预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未完成事件的重要意义;当然在EAP,企业员工帮扶计划中,员工的职场倦怠,自我效能感下降,工作消极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己的未完成事件有关;在家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个人成长等方面,未完成事件对自我的成长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刚刚我们谈了作为咨询师学习未完成事件工作路径学习的重要意义,那么既然这么重要,什么是未完成事件?我们如何学习,如何掌握呢?

我是在前苏联留学的,受著名的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影响,与维果斯基当年一起工作的有一位格式塔心理学家,是当年苏联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叫蔡格尼克。她是格式塔心理学家Kuert.Lewin的学生,我们大家认识或是听说这个人,可能是在学习“普通心理学”记忆那一章节里面,除了艾宾浩斯最著名的就是他了。她做了一个实验,给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完成同样的简单任务,比如数数,串珠子,搭积木等,控制组的人在整个过程中顺利完成任务,实验组的人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总被打断,实验结束若干时间以后,回访参与实验的人群,发现控制组顺利完成实验的人,基本上不记得任务的细节,而实验组的人,被经常打断的人,却深刻着记忆的过程。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蔡格尼克效应,此理论也作为了未完成事件的理论源头与基础。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你永远也无法离开,你从未到达过的地方”,其实澄清一下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著名的格式塔治疗师,L.greeberg提出来的,这句话后来被誉为是EFT情绪聚焦理论的经典。只有到达才能离开,只有满足才能消退,只有完成才能圆满。在我们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满足,你比如,小时候被他人评判后的委屈没有表达,被他人欺负后的恐惧没有表达,自己喜欢的事情和爱好没有满足,长大后,一次准备了许久无法成行的旅程,一段恋爱了很久无法走进婚姻殿堂的感情等等,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所以个体就会通过搁置,压抑,忽略等应对方式去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积累的未完成事件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大,因此我们就无法聚焦于当下,无法聚焦于当下我们就无法对自我有很好的觉察,就成为了一个新的未完成事件。所以,格式塔疗法的创始人皮尔斯,曾经说,欲望受到挫折,要满足它就有危险的存在,而挫折感造成的内在体验,也已经无法忍受,形成未完成事件的源头。很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未完成事件对心理失调或神经官能症都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王铮教授:

国家心理咨询师评定委员、中国应用心理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内知名格式塔心理咨询专家,莫斯科国立大学(moscow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odessa national university心理学博士。国家教育部“国培项目”心理学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心理咨询师评审鉴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环境与社会优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长;山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应用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主持国家级项目十余项。

王铮教授微信号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