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治疗非感染性肠道炎症所致的慢性腹泻 27 例,治愈率为 70%,有效率为 89%,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机制:对血管及胃肠道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使肠蠕动减慢,利于肠黏膜对钠、氯及水分的吸收,使肠黏膜抵抗和修复损伤的能力加强。此外,还可抑制组胺等化学递质的释放,降低肠道内压力及促进回肠和结肠对水分的吸收。 特别提醒:副作用为头痛头晕、心悸、踝部水肿等,并注意低血压。血压太低可影响胎盘灌注。长期给药不宜骤停,以避免发生停药综合征而出现反跳现象。 疗效:用硝苯地平治疗心肺疾患所致的顽固性咯血 41 例,总有放率为 90 %。 机制:扩张肺部及全身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肺动静脉压,利于肺静脉破裂处形成凝血块而止血;降低血黏度、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微循环,改善冠心病、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症状。 疗效:治疗胃肠痉挛性腹痛 26 例,显效 20 例(76.9%),含药 2 min 后腹痛完全消失;有效 5 例,含药 2 min 后腹痛明显缓解,稍有腹痛但不影响工作和学习;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96.1%。 机制: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降低肠腔压力、抑制组胺等化学介质的释放等。 疗效:用药后可明显改善病情,疗效以雷诺病最好,脉管炎并雷诺现象最差。 机制:拮抗钙离子内流,使血管平滑肌舒张,防止血管痉挛。 疗效:治疗 29 例偏头痛患者,头痛消失者 19 例,症状好转 7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89.7% 机制:阻止钙离子的跨膜内流,抑制脑血管收缩,达到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目的。 疗效:10 min 左右见效。 机制:抑制输尿管收缩频率,扩张输尿管。 疗效:用药 1~2 天显效,尿失禁消失。 机制:抑制平滑肌细胞钙离子内流,使逼尿肌松弛,膀胱蓄尿增加,从而使尿失禁消失。 疗效:治疗特发性耳鸣患者,可使耳呜消失或减轻。 疗效:16 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含服硝苯地平治疗 4周后,显效 6 例,有效 8 例,总有效率为 87.5%;而对照组 16 例,采用硝酸甘油等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 3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1)。 疗效:用硝苯地平治疗 15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用药 4 周后 15 例病人治愈 12 例,好转 2 例,无效 1 例。 机制:可能阻断黏膜中血管平滑肌上电位依赖性钙通道,造成血管相对扩张,胃黏膜血流增多,使胃黏膜屏障的抵抗力和修复损伤能力加强,促使溃疡愈合。 疗效:对 34 例临床不同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表明,硝苯地平对痉挛性结肠型肠易激综合征和情绪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分别为 81.8% 和88.8%,而对神经黏液性结肠炎型肠易激综合征和腹泻便秘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仅为 37.5 %和 33.3%。 机制:通过阻滞钙离子内流而解除肠道平滑肌的痉挛,降低肠腔压力,促使回肠和结肠对水分的吸收。 疗效:治疗急性胰腺炎 36 例,结果腹痛缓解时间平均 1.8 天,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平均 2.1 天,退热平均 3.2天,白细胞恢复正常平均 4 天。 机制:扩张小动脉,使胰腺血流量增加,减轻胰腺渗出及水肿,抑制平滑肌收缩,缓解因胰腺管阻塞引起的疼痛。 疗效:严重哮喘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后,一般用药 2~3 min 显效,疗效可维持 3 h,优于氨茶碱加强的松。 机制:钙离子通过慢通道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流动和由细胞器向细胞浆基质转移,促进以上细胞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硝苯地平阻止钙离子的跨膜内流,从而阻断上述反应,达到治疗目的。 疗效:有效改善肺功能。 机制:降低支气管平滑肌钙浓度,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减少支气管内分泌,改善通气。 疗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总有效率为95%,对氨茶碱治疗无效后改用硝苯地平仍有效。 疗效: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急、慢性尿潴留患者23例。结果总有效率为 83%,对急性尿潴留疗效尤著(100%),可免除导尿,不良反应少。 机制:直接作用于泌尿道平滑肌,使之松弛,缓解尿潴留症状。 疗效:有利于结石排出。 机制:增加肾血流量,松弛血管平滑肌,使痉挛的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降慨血黏度,改善末梢循环,减少肾脏缺血性损害,并促进细胞功能恢复和代谢功能的恢复,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尿液分泌压力,利于结石排出。 疗效:尽管白血病细胞对长春新碱耐药,但加用硝苯地平后明显增强,即在一定程度逆转长春新碱的耐药性,加强其抗肿瘤作用。不良反应少,只需常用剂量,故在临床上选用钙拮抗剂逆转长春新碱类药物的耐受性,加强其抗肿瘤作用。 疗效:用于治疗胆绞痛及胆心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2.5%。 机制:解除胆道和胆总管平滑肌痉挛,扩张冠状动脉。 疗效:治疗晚期先兆流产 39 例,结果除 1 例因不良反应改用其他保胎方法外, 38 例中 35 例治愈,正常分娩成功率为 90%,随访 3 年,婴儿体格、智力发育均正常。 疗效:疗效显著,无严重副作用,尤其适用于早产并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哮喘、糖尿病的患者。低血压患者慎用。 疗效:对 36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29 例用药 5 ~ 10 min 后疼痛缓解消失,5 例在30 min后减轻,2 例无效,34 例自用药起效至月经完后未发生腹痛。 机制:抑制钙离子经子宫平滑肌细胞膜外流入细胞内,从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疗效:治疗小儿肺炎 30 例,能有效缓解喘憋缺氧,促进肺部啰音吸收。 机制:降低支气管平滑肌钙离子浓度,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减少支气管内分泌,改善通气。
疗效:① 口服本品加常规补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68 例,结果与服多酶片和异丙嗪的对照组比较,退热时间差异不显著;止吐、止泻、纠正脱水时间和总病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治疗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证明本品是治疗婴幼儿腹泻有效而安全的药物。② 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54 例,疗程 3 ~ 5 天,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给予相应的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结果治愈 41 例(76%),有效 11例(20%),无效 2 例(4%),未见不良反应。 疗效:用本品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 40 例,结果治愈率为 100%。另有报道用本品治疗该病 34 例,结果 1 个疗程后治愈 28 例,2 个疗程后全部治愈。 机制:小儿神经性尿频多因小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对初级排尿中枢抑制能力较差,膀胱神经功能失调引起。本品可阻滞膀胱平滑肌细胞钙内流,使逼尿肌松弛,膀胱蓄尿增多。 疗效:可有效消除黄疸。 机制:阻滞钙离子内流和细胞内钙的释放,使平滑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增加平滑肌细胞内环磷腺苷含量,肝细胞内环磷腺苷含量增加,可改善胆汁黏稠度,使毛细胆衙内的胆汁流速增加,有利于胆汁排泄和消除黄疸。 疗效:治疗癫痫 28 例,有效率为 53.57% 机制:钙阻滞剂可抑制癫痫发作时细胞内钙聚集所致的细胞去极化和细胞放电,从而避免癫痫发作,钙阻滞剂还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供氧,用于癫痫治疗。 疗效:将 8 例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持续 15 个月以上的老年精神病人,给予本品治疗,结果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 5 例在停用本品后症状复发。 疗效:治疗 8 例低血钾周期性瘫痪患者,与服用 10% 氯化钾、乙酰唑胺比较,在缩短发作时间、延长间歇期、提高血钾浓度方面效果显著。 机制:低血钾周期性瘫痪发作时肌细胞内钟离子浓度升高,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下降,肌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的变化,引起肌膜电位的超极化,造成神经、肌肉传递阻断。硝苯地平抑制钙、钾内流,使血清钾离子浓度迅速提高,促进神经-肌肉传递机制恢复。 疗效:治疗慢性荨麻疹 21 例,全部有效。 机制:阻断钙通道,抑制肥大细胞分泌组胺及白三烯。 疗效:治疗冻疮 32 例,与维生素 C、赛庚啶、维生素 E 用药组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 和 30%。 机制:可能与硝苯地平改善冻伤处血供有关。 疗效:可有效止痛。 疗效:治疗咽感觉异常 50 例,连服 10 天,结果有效率为 82%,而对照组(口服维生素 B6)有效率仅为 30%,两组比较 P < 0.01,有非常显著意义。 机制:使肌肉松弛,缓解咽肌和食管肌紧张和痉挛,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也可随之消除或减轻。 疗效:治疗顽固性呃逆 24 例,总有效率为 91.7%。 机制:其机制可能与 Ca 2 阻滞作用有关。 疗效:治疗后比较肝功能及肝脏大小,尽管常规治疗亦可使肝脏功能好转,但加用本品疗效更佳。 机制:认为其为钙离子通道阻滞药具有抗氧化作用,即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损伤与脂质过氧化物有关。亦可明显降低门静脉压力,使扩张的门静脉回缩。 疗效:症状明显减轻,血氨基转移酶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机制:改善肝组织微循环,促使损伤的炎症细胞修复。 疗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获良效。 疗效:用药后患者最初的肛门静息压力下降了 35%(P < 0.05),5 天后还持续下降 36%;而健康志愿者用药后 5 天仅下降了 28%,患者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经过 8 周治疗后,15 例患者有 9 例痊愈,3 例症状完全消失。不良反应少,有 4 例患者出现轻微头痛,10 例患者脸部潮红,无 1 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说明口服硝苯地平治疗肛裂安全有效。 机制:抑制细胞外钙离子进入内括约肌肌浆,减少肌纤维的机械性收缩,内括约肌松弛,降低肛门静息压力,增加肛管皮肤的血流灌注,缓解疼痛和促使肛裂愈合。 疗效:5 min 后压力开始下降,10 min 后降低 13.7% ,25 min 降至最低水平,即为用药前的 32.7%。 疗效:治愈 12例 (52%),好转 7 例(30%),无效 4 例(17%),总有效率为 83%。 疗效:可缓解疼痛,有利于进食。 疗效:可缓解顽固性腹泻,且便次、便血及黏液均减少。 疗效:可使血尿素氮、肌酐下降,尿量增加。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雯.硝苯地平及其临床新用途.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3):120~121 郭春华.硝苯地平临床新用.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2)22~23 刘忠.硝苯地平及其临床新用途.中国社区医师,2007;23(1)2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