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医情深】情至深,越害怕生离死别

 渐近故乡时 2016-11-10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多年后,我发现,我愈发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意义。

    整个城市,处在祥和之中。窗外的江面,泛着城市点点灯光。

    躁动的心,似乎只有在写文字的时候才格外静。灵感,有时候象个淘气的孩子,你若不理睬它,它定会转身离开。

    前几日,师兄给我发来一个CT片,告诉我他父亲脑部有个肿瘤,且肿瘤内部有出血。再看看年龄,48岁。瞬间,内心的那份悲悯之心油然而生。48岁,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黄金年龄。也许,已经把儿女抚养成人,可以享受儿女的孝顺,又或许,还肩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总之,这个年龄,还有很美好的事情可以去享受。而事实,美好的向往被突如而来的种种疾病砸碎。

    晚上,和王老师聊起这样一个话题,我说:“越长大,越害怕失去父母,似乎走着走着就开始担心某一天他们因为种种原因突然离开。总是在下班的路上无数次祈祷,愿父母安康,而又总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对未来不可预知的事情感到后怕。”

    我不知道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惶恐。

    昨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接到爸爸的电话,爸爸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女儿,爸爸想你了”,正在处理病人医嘱的我忽然泪眼模糊。我擦开眼角的泪,继续忙着我的工作。我似乎不愿被人看到有些神经质的我还有一颗柔柔弱弱的内心。

    我们这样一个职业,在为病人救治,却在关键时候,往往救不了自己的家人。

    随着父母的日渐年迈,我明显感到父母对我的依赖越来越重,对我的牵挂越来越深。妈妈总是在微信经常问候我:有没有吃饭?有没有下班?今天值不值班?工作累不累?这些看起来简单的问候,却承载了妈妈对我厚重的爱。

    于是,我慢慢学会了把爱给最亲的人。小时候,总是会和父母顶嘴,总是会使性子。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读到毕淑敏的那段话:“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我突然顿悟。我再也不把那些坏脾气撒向我最爱的父母和亲人。因为,我知道,未来,我定会后悔。

    有时候语言也是一把利剑,你的无心会狠狠戳伤父母的心,久久地,不能治愈。

    我想,父母能够在昏暗的灯光下守着一桌饭菜等你回来,你能每天看到父母。这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一样。但我想,珍惜每一个父母还健在的日子,一定不会错。即便某天,他们离去,我们依然可以问心无愧吧。而这样的离去,也是必然。

    那天,和朋友聊天,她开玩笑说:活着比死了更痛苦。我笑着说:我一点不想死,因为我不想比父母更早离开,我要照顾他们,就象他们小时候照顾我一样。

    昨天看到余光中那段经典的话:“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有用。”

    夜深了,世界安静了。

    我想着那条通往家的路,仿佛看到了父母期盼的眼睛。

    只愿健康与父母同在,与你我同在。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只愿时光等等父母。

    父母在,家所在。

    情至深,越害怕这一场场生离死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