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诊须知 12

 昵称7614349 2016-11-10

脉诊须知

     《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人身营卫之气,昼则行于阳分,夜则行...
    作者:李绚,刘公望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摘要】  脉诊贯穿于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与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
    作者:李俊玫,敬小青,刘艳伟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    目的探讨食指络脉诊法在婴幼儿肺炎并发...
    作者:唐亚平 杨力强 戴芳 作者:马科    作者单位: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银川 750004 【关键词】  脉诊 计数 平息 ...
    【摘要】  目的 通过观测中风患者脉图参数变化,探讨该病证型脉象变化机理及其客观化。方法 选择75例经CT明确诊断的中风住院患者,并以健康老年人20例做对照...
    作者:王彦平,王玉芬,阎英杰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河北 石家庄 050031;河北工程大学临床医学院,河...
    作者:范晔,邹志东, 张炎,黄珠晶 【关键词】  高血压病;,,脉诊   摘要:对高血压病脉诊的临床研究和客观化研究进行综述。脉位、脉形、脉图、血流动...
    作者:张景文    作者单位: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第四医院 【关键词】  中医 脉诊     望、闻、问、切是中医在临床实践...
    作者:唐亚平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  为加强脉诊教学,创建了脉诊实验三步教学法。其第一步是传授方法...
    早在伤寒论坛上找到几个很有价值的医案,我看后脉学方有进步。现录出以飨读者:             &nb...
    太素脉是一门医易结合的学科, 它从脉里判断人的吉凶祸福, 以前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 将这门学科当作迷信, 其实从信息和七情来看, 它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三...
    趺阳脉第四 一、所候:胃经脉 二、部位:冲阳穴及艮宫穴(鱼际上正对合谷穴的下面) 三、诊法:冲阳单用离经指法切,根据中指之一、二、三节,分为天、地、人...
    《古脉法》的故事廖育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
    作者:关天相 肯定按脉知症 我读了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第一次座谈会上萧熙老师的发言,特别是提到关于月经和脉象的问题,使我非常感动。我家三代行医,...
    作者:黄翠君 一、脉学的价值不容否认 望闻二诊是外征,脉诊是内征。内征很重要,它指导我们以八纲的“见微知著”的准绳。谁能忽视它,蔑视它呢?恶意的诋毁脉...
    脉    诊 在本人所写脉诊带教录(一)第15页,我客观的承认:“虽然通过几十年的探索,在中医脉诊方面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认真思索起来与中医先...
    如何学看脉和脉诊的经验作者:汕头市中医院副院长◎蔡仰高 一、读脉书 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诊,必须将脉书读熟,王叔和的脉经,李濒湖的脉学。所谓脉书...
    脉诊经验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的脉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
    民间中医绝技之诊脉传心诀之要点:诊家之要四般脉,浮沉迟数为之则。浮沉轻重指端详,迟数息中分缓急。浮而无力即为虚,浮而有力便为洪。脉沉而无力是弱,微沉有...
    脉诊高手(ZT)之一去年寒假回老家,听说有一医生厉害。于是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与他人包车,驱车400多公里,并凌晨2点开始排队等候看病。早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