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东宋氏妇科治崩名方

 山东中医竹林 2016-11-10

【道丨术】浙东宋氏妇科治崩名方

2016-11-10 春妮儿 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
关于我们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

承医道,悟医理,传医术; 共享妇科流派人文医技精华  关注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


流派简介


宁波宋氏妇科最早可溯自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始祖宋广平,为太仆,又是一位名医。世居郢州之湘(今河南商丘)。其通儒学,精医门,长望诊,专妇科,以医术惠泽乡里。


至宋建炎年间(1127-1130),出现了宋祖玑,进士出身,以“七子城使”,随康王南迁临安(今杭州),再卜居四明(今宁波),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延续44代以上,在江浙也有800余年,真可谓世世相传,源远流长。


清朝中叶,由宋金熙开始移住宁波城内,并正式开设宋氏妇科。宋氏妇科在宁波的第一个诊所叫“杏春堂”。清朝后期,“杏春堂”租用宁波小尚书桥堍一幢楼屋作为诊所。近代,宋氏妇科传人宋紫清在宁波谦和堂弄分设“济世堂”。宁波于是出现了两个宋氏妇科诊所,由于“济世堂”晚于“杏春堂”,因此宁波百姓习惯称“杏春堂”为“老宋家”,称“济世堂”为“新老宋家”、“新宋家”。


宋氏妇科当代两位浙江省名医分别是宋世焱(1923-2012)及宋光济(1920-1997)。




宋光济治崩漏名方介绍



宋光济


1.凉血固经汤

组成:细生地、炒丹皮、麦冬、炙龟板、炒条芩、炒川柏、莲房炭、侧柏炭、焦白芍、生甘草


适用于:崩漏属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者。症见经行量多,或淋漓不尽,色鲜红或紫红,质稠,有秽臭,面色潮红,无心烦热,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脉细滑或细数,舌红苔薄黄。


临证加减:虚热去芩、柏,加旱莲草、熟女贞以滋阴清热

量多加槐米炭、十灰丸以凉血止血

便秘加熟军炭、玄明粉以泻火通便

口干加川石斛、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2.益气止崩汤

组成:西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炒山药、赤石脂、陈棕炭、侧柏炭、熟军炭、炙甘草


适用于:崩漏属脾虚气弱,统摄失司者。症见崩中漏下色淡质稀,疲倦乏力,头晕目眩,纳呆便溏,脉虚细,舌淡胖或边有齿印。


临证加减:出血量多加升麻炭、十灰丸以益气升提摄血

纳呆加焦谷芽、炒陈皮以醒脾化滞

便溏加炒扁豆、煨肉果以健脾止泻

腰肢酸楚加炒川断、杜仲炭以补肾强腰


3.化瘀止崩汤

组成:炒当归、焦白芍、炒阿胶、生熟五灵脂、丹参炭、茜根炭、参三七、香附炭


适用于:崩漏属气血瘀阻,血不归经者。症见经行不爽或量多如崩,挟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脉弦涩,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者。


临证加减:出血量多加震灵丹以止血

腹胀加枳壳炭、青皮炭以行气除胀

腹痛因寒者加艾叶炭、姜炭以温中散寒

腹痛因热的加川楝子炭、丹皮炭以疏肝泄热,凉血止痛

 

4.调冲固经汤

组成:熟地、陈萸肉、炒山药、鹿角胶、菟丝子、覆盆子、杞子、五味子、赤石脂、炒阿胶、艾叶炭


适用于:崩漏属肾气虚弱,冲任不固者。症见经行量多或淋漓不净,色黯淡或如咖啡色,腰酸腿软,面色灰暗,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细而弱,舌淡苔薄白。


临证加减:量多加陈棕炭、血余炭、煅龙骨、煅牡蛎以收敛止血。

便泻加煨肉果、煨诃子以收涩止泻

四肢厥逆加党参、制附子以补气生火

腰酸加狗脊炭、炒杜仲、川断炭以补肾强腰

1

病案举例


周某,女,51岁,工人。1983年5月28日初诊。


因恼怒后月经提前,经行量多如注,半月未净,头晕头胀,口燥咽干,胸胁作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脉弦数。治以养阴清肝,凉血固经。


方药:

桑叶9克、甘菊花9克、旱莲草9克、熟军炭9克、熟女贞9克、焦白芍9克、川石斛9克、侧柏炭9克、炒丹皮9克、生地炭12克、炙龟板12克、煅牡蛎12克、十灰丸12克、麦冬6克、生甘草3克。5剂


5月23日复诊:前方服后,出血已减,经色转淡,面潮,大便不爽,小便尚赤,脉舌如前,治拟清热凉血固经。

细生地12克、十灰丸12克、藕节炭12克、瓜蒌仁12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侧柏炭9克、焦白芍9克、麦冬6克、木通6克


2

病案举例


陈某,女,48岁,教师。1978年9月12日初诊。


自述平素月经提前量多淋漓,近几个月来月经较乱,先后无定。本次月经3月20日淋漓10天净后,昨日因家务劳累,又出血,量多色淡红,伴头晕,腰酸神疲乏力,纳呆寐差,时有肛门坠感。口干,脉细缓。苔薄边缺。治以益气健脾固摄。方用验方益气止崩汤加减。


炙黄芪12克、炒赤石脂12克、小生地炭12克、杜仲炭12克、十灰丸12克、川断炭12克、陈棕炭12克、炒党参9克、炒白术9克、朱茯神9克、侧柏炭9克、升麻炭3克、炙甘草3克,5剂。


9月17日复诊:上药服后,出血明显减少,唯纳仍欠佳。

原方去炭药加焦谷芽9克,炒陈皮、焦六曲各6克,继服5剂。


9月22日再诊:服3剂药后血即止,5剂后纳振,诸症瘥。

以后再原方继承上出入调服数月而经准崩愈。

本篇部分内容摘编自卢祥之《名中医治病绝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