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胰岛素增敏剂有4种作用 患者需结合用药

 平淡人生a9 2016-11-10

胰岛素增敏剂有4种作用 患者需结合用药

案例

数月前,老刘被查出糖尿病,空腹血糖达9.3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为7.5%。医生为老刘开了两种降糖药,即格列美脲和罗格列酮。

老刘除了糖尿病外,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每天都要服用四五种药物。这回又加上两种降糖药,老刘担心会引起副作用。于是,在未征求医生意见的情况下,便自行将格列美脲停掉。原因是他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发现格列美脲的副作用比罗格列酮为多。这样,老刘单独服用罗格列酮近2个月时,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其血糖没有降至理想范围,糖化血红蛋白也依然很高。医生告诉老刘,罗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单独应用无法有效降低血糖,才使得疗效不佳,用药近2个月,而其血糖仍然偏高。

胰岛素增敏剂是什么?

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肌肉等组织,包括骨骼肌的葡萄糖非氧化代谢,抑制肝脏的糖异生作用,从而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显着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生化过程,控制血糖的生成、转移和利用;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另一个机制是通过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高血糖。

由于胰岛素增敏剂的降糖作用缓慢、温和、降糖效应偏弱,单独应用疗效难以保证,因而不单独应用,需要与其他降糖药,如磺脲类、二甲双胍、格列奈类或胰岛素等联合应用,才能取得可靠疗效,促进血糖达标。目前,临床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包括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具体用法为:罗格列酮4毫克,吡格列酮15毫克,均为每日1次,于早餐前服用。

胰岛素增敏剂作用大

1、降糖作用

研究证明,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可使全身的葡萄糖摄取量增加44%,增加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如罗格列酮(文迪雅)使静息状态下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增加了38%。与安慰剂相比,空腹血糖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升高。

2、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能够降低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每天服用吡格列酮15毫克,可使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下降10%,每天服用45毫克可使高密度脂蛋白上升10%。

3、对心血管的作用

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如吡格列酮,具有直接、非胰岛素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能阻止高血压的发展,全面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它可有效地改变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包括能降低高血压、改善血脂成分、改变脂肪分布等。

4、降低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增敏剂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近年一些研究提示胰岛素增敏剂还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文献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