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觉得幸福,单不单身又怎样?!

 古典书城 2020-12-04

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转眼又是一年光棍节。

有人忙着脱单,有人忙着囤货购物,有人还在时不时的洒着狗粮。

已经成双的诉说着人生的圆满,仍旧单着的适时自嘲着没人喂养的凄凉。

尤其是近年广为传播的“单身狗”一词,更让无数单身男女像是找到保护语言:你看我都已如此可怜,你们还能没有同情心地再踩一脚。

可惜的是,不管你愿不愿意,还是会有人不断在提醒你:该找对象了,不然你这一生就是失败的。

他们不关心你的生活状态,不关心你的人生理想,不关心你是否对情感还有没有渴望。只要你单着一天,就是一天的缺憾,然后和别人对比出你的失败,再于谈资匮乏时与人讲述着你凡事只能靠自己的凄凉。

而真正关心你的人催着找对象,最大的原因也无不是怕你孤苦终老。

却很少会有人问:你真的这样了,会不会过得开心。

人这一生本就不长,不管是追求事业还是经营家庭,活此一世难道不是为了不虚度此生,活好每一天,然后平静而安详地走完一生吗?难道真的要为了临死前的几年,即使凑合也要用最美好的大半生进行赌博?

而作为一种内心的体验,幸福与单身与否,又什么时候划上了等号?

那些看起来的美好,于当事人却可能是辛酸难言。

民国时期,有四大情书:朱湘的《海外寄霓君》、徐志摩的《爱眉小札》、鲁迅的《两地书》以及沈从文的《湘行书简》。

无数读者为之感动、向往、热泪盈眶,感念那时爱情的纯粹与浪漫。可即使这看似传奇的爱情,剥开内里也无不是痛与伤。

《两地书》的背后,是另一个女人一生的凄惶。

《爱眉小札》中,一边是情话绵绵,一边是徐志摩无数次对陆小曼振作起来的期望。他希望陆小曼戒掉鸦片;他希望陆小曼将自己的聪明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绘画,让对他们不看好的人刮目相看;他希望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孩子……

但陆小曼仍旧沉溺于上海的纸醉金迷,无度挥霍,徐志摩只好为了生活,疲于两地奔波,直至飞机失事,将满腹诗情寄予天际。

徐志摩和陆小曼

说到沈从文的爱情,很多人都会想起那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而这,只是沈从文为张兆和写得无数美丽文字和动人诗篇中冰山一角。连多年后的读者都能感动,更何况是当事人。按理说,这段感情该是完美的,更何况两人还携手了一生。

可谁又能想到,二人虽相守却少相知。源于感动的婚姻,只有一个人沉迷其中的爱恋,终是不够坚实,抵不住生活的磨砺。

二人之间出现过高青子,晚年的张兆和也曾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

沈从文和张兆和

而这四对中,最大的悲剧,当属被称为“中国济慈”的朱湘和刘霓君。

他们因为指腹为婚而纠缠,先是一个试图摆脱,一个默默相恋。后因刘霓君父亲去世,被逼离家到上海寻出路,朱湘先同情后又产生了感情,终至走到了一起。

如此波折的情感,想来该是坚固的。《海外寄霓君》中,将当时已有两个孩子的妻子称作“霓妹妹”,更是羡煞旁人。

然而就这样一对伉俪,终是被生活的落魄而拖垮。刘霓君开始埋怨起朱湘的无能,朱湘觉得刘霓君再也理解不了自己对诗文的感情。

终于在一次矛盾爆发后,朱湘跳入长江,随着滚滚江水一同逝去。而刘霓君据说也在后来遁入空门。

朱湘和刘霓君

那些引发同情心的“孤独”,却有着别样的一片天。

作为一代传奇,吕碧城的人生是一个大写的彪悍。

单是头衔,就有一串: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袁世凯的秘书,《大公报》的编辑,中国传媒史上第一个女编辑,第一个女校长,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吕碧城

但这样一个人,成名前却走得一点都不平坦。

12岁时,父亲去世。因家中无子,母女五人被族人驱逐,父亲留下的财产也被占。她就四处告援,求遍父亲的故交好友,终于使事情得到解决。因行事大胆,婚事也被退。

21岁时,她想到天津的女子学校读书,结果被舅父骂不守本分。但当时的她已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怎肯屈就于世人之言。于是离家出走,到了天津。

经过短期的潦倒,她在《大公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编辑。靠着一支笔,她让自己的名字走到了世人面前,结交了当时一众名流。

然而她又不同那些吟风弄月的女词人,靠着男人的追捧度日。她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女富豪。在民国众多女作家流离、陷入情爱痛苦之际,她可以拿着自己的钱跑去美国攻读文学与美术,可以环球旅行,顺手出本《欧美漫游录》。

对于爱情,她只是随缘。也由此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对人之本身、对灵魂、对宗教的思考上,并最终主动选择了出家。

但你能说这样的青灯古佛生活孤苦吗?一个活得如此恣意潇洒、始终从心而行的人,在最后的人生还能保持内心的安详与平静,怎么看都是人生大幸。

爱情来了最好,没来就享受当下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段很火的话“愿最后,都能嫁给爱情”。但也有人做过统计,我们这一生中遇到真爱的概率大概是四万分之一。所以现实就是遇到真爱的比率太小,而可以结婚的人却很多,最后走到一起的多数成了合适。

有人说:“爱情是,你遇到一个人然后想恋爱。而不是,你想恋爱了然后去找一个人。”。说到底,爱情是一场可遇不求的缘分,而单身与否只是个选择题。

如果你的幸福只有爱情能给,那就让单身的日子成为自己的增值期,让最好的自己迎接来之不易的缘分。并在自在洒脱的同时,心平气和接受单身的清冷和偶尔的莫名孤独。

如果你的幸福只是找个人陪伴,那就找个合适的人相互取暖,多些包容少些抱怨,在享受温暖的同时,平和地对待以后婚姻中的琐碎疲惫。

以喜欢的方式,过着自己觉得幸福的生活,人生就会少很多遗憾。

无论正单着还是已成双的你,愿所有人一生幸福快乐!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责任编辑| 梅小西


其它公众号如转载,请回复「转载查看相关注意事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