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何以变成了必需品?

 颐源书屋 2016-11-11

利维坦按:在《论“无聊”的重要性(兹事体大)》(点红字直接取阅)一文中,作者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他将无聊感认作是某种感知错配的结果,是“横亘在刺激需求与其有效性间的一道鸿沟。我们想要那些求而不得的事物。无聊感就是我们对于这些缺失的意识”。他进一步强调,“在某些单调的行为中,我们之所以感到无聊,是因为我们想寻求更多我们能够发掘到的变化”。于是,我们才会千方百计地试图“摆脱无聊”。


“孤独”和“无聊”类似,它们都并非我们主动希望的(正如文中所言,“独处”和“孤独”不同),它们让我们手足无措,心神不定。于是,我们希望“摆脱孤独”,这成为了一个行为目标的动机——走到人群中,建立社交,当厌倦这一切的时候,又会主动寻求“独处”。



文/Brian Resnick

译/宋玮婕

校对/石炜

原文/www.vox.com/2016/6/7/11844724/loneliness-explained



孤独感正在蔓延,在未来数年很可能会集中迸发。


据报道,65岁以上人群中有40%的人不时会感到孤独。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独居人群的比例持续上升。


下面的动图展现了到2060年的美国人口年龄分布变化。老龄化趋势正席卷而来,但这也意味着当婴儿潮一代步入古稀之年,拷问灵魂的孤独感如同巨浪接踵而至。


图片来源: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我们的所有心理都基于彼此共存。我们的一些决定取决于所处的社会关系,比如加入团体、参与战争、取得地位、赏功罚罪,或者寻求配偶。就是这样人类一路演化,因而无法忍受没有他人的陪伴。


“研究还表明,孤独感的确会在生理上有所体现,”德国科隆大学的心理学家迈克·卢曼(Maike Luhmann)表示。“血压会上升,还是持续上升。你可以看到,这些机理会导致普遍性的健康问题。最终,导致寿命变短。”


2015年的一份对于70项研究的综合分析指出,孤独感会导致死亡率提升26个百分点。该分析指出,“社交孤立和孤独导致的死亡风险,与传统风险因素相当”,例如肥胖,滥用药物,精神疾病。卢曼表示,“有人说,孤独会影响寿命,这与吸烟无异。”



尽管晚年孤独感最为严重,但卢曼发现的新证据表明,年轻人也难逃一劫。孤独感,也许以一种能够预料的方式,随着生活的历程或涨或落。


“大约在30岁,孤独指数处于高位,下一次是在50岁,”卢曼指出。这是她在一篇对于16000名德国人的研究中观察到的现象,该研究近期在《发展心理学》发表。“之前这个现象并没有被发现。”

“无论年龄多大,结识朋友总是没错的……这是避免孤独的最好办法。”


这听起来蛮沮丧的,但已足够让人不丧失希望。卢曼近期与我通话,告诉我与他人保持往来,改变处境,其实并不那么伤神劳力。


孤独缘何成为好事?



雷斯尼克:孤独是什么?


卢曼:人类是社会生物。我们的生存的确依赖于所处的社会关系。并且,当我们脱离社会关系时,大多数人感到痛苦——当然不是所有人,但绝大多数人如此。


那些绝大多数时间独自生活的人,或者那些独自在沙漠中维生的人,可能对此并不抗拒。独处与孤独是两码事。何谓孤独,就是那种一个人并不能如愿享有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社交的感觉。


对于有些人,可能一份这样的高质量社交便已足够。而另一些人,也许十份才能满足。这确实因人而异。


因此,我们并不能以朋友多寡来定义孤独。比如他们是否结婚?这些客观指标并不能告诉我们孤独的程度。


孤独会带来伤害,正是字面意义的“伤害”。数项针对大脑的研究表明,当你感到社交痛苦时,大脑的某些区域会受到刺激,而这些区域竟与身体实际受伤时并无区别。


雷:你如何衡量孤独?


卢: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询问“(你)经常感到孤独吗?”但是,“孤独”这个用词会有些问题,因其带有负面色彩。即使一个感到孤独的人,也不会承认的。因此我们在调研时,会问些更为间接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自己与其他人联系紧密吗?”


“当我们感到孤独时,仿佛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即使威胁并不真正存在,但我们仍认为某些事物会带来威胁。”


雷:每个人不时地会感到孤独。这会出问题吗?


卢: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这完全正常。每个人都曾孤独过。这不见得有多坏。相反,是件好事。


雷:孤独反而是好事?


卢:只要我们接下来——与他人重新联系——孤独反而是好事儿。这表明,我们需要关注下我们的社交关系。心理机制告诉我们,我们感到孤独时,有些东西缺失了。


但如果长期缺乏社交,孤独便有害了。这时一些健康问题开始显现。而且,如果长时间处于孤独状态,重新社交则变得更加困难。


陷入恶性循环的孤独

 


雷:这就很可悲了。为什么越是长期处于孤独状态,重新社交就越困难呢?


卢:有个很有趣的理论。


依赖他人,我们获得了安全感。当我们感到孤独时,仿佛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即使威胁并不真正存在,但我们仍认为某些事物会带来威胁。


因此,这意味着当处于正常的,中性的社交场合,我们可能被认为有所威胁。大家一般会从中性的角度看待我们,但孤独患者可能会觉得“这个人与我不同”。



孤独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卡乔波和霍克利2009修订)选自《心理科学展望》


雷:听起来这个恶性循环很难打破。


卢:的确很难打破。如果我认为周遭充满敌意,从而变得不再友善,那么其他人可能会随之远离。此时主观的孤独就会变成客观的孤立。


因此自知才是走出这个恶性循环的第一步。


雷:有人从未感到孤独吗?他们这样是否正常?


卢:可能真有人无论什么境况,从未感到过孤独。我了解到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些人群的研究,大致原因是需要长期的跟进调研。


人们需要和渴求社交的程度,实在是因人而异。


人的外向程度不同,因而有些人独处时便感到孤独,有些人却并不在意。人们渴求的社会关系也因人而异。对一些人来说,爱情伴侣胜于一切,即使有再多朋友,单身就意味着孤独。而其他人则没那么在意,单身也无妨。


孤独感可能会随着生活的境遇,时涨时落

 


雷:您在近期对于16000名德国人的研究中发现,孤独感会随着生活有所涨落。并且在中年的时候更为普遍,超乎大多数人的认识。您能解释下这个现象么?


卢:首先,我们发现在晚年的时候(80岁以后),孤独指数会大幅度上升。这并不意外。其他研究者也发现了这个现象。


有趣的是,在老龄段以前,我们发现中年的情况则差异很大。


大约在30岁,孤独指数处于高位,下一次是在50岁。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观察,40岁左右的孤独指数处于低位,65岁到70岁之间也如此。


这十分有意思,此前并没有人研究过。目前,我们不太清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而我们之前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老龄段,原因自然是此时的孤独指数处于高位。


研究者却忽略了人们随时可能感到孤独。只是在某些特定时刻或者特定年龄段,孤独感似乎更为普遍。


从青少年到老年,观察到的孤独指数分布如图,虚线为调整(共同变量)后的数据。该置信带反映了经过局部加权回归(LOESS)后95%的置信区间。——《发展心理学》


雷:这个研究是抽点式研究,抽取了某些特定时点。那么这些结果会不会受时代影响,比如三四十岁的人(注:thirty-something指来自上个世纪80年代,婴儿潮一代正值三十)就是更为孤独的一代?


卢:这个问题很好,也正是我们的研究最大局限。某些结果可能是受时代影响。因而我们需要更多涵盖多个年份跨越数个时代的纵向数据,以此来确定上述现象,究竟是由年龄还是时代造成的。


雷:这个模型会不会只适用于德国人?


卢:这个模型似乎适用于西方国家人群。现在我们在研究美国人的相关数据,发现模型其实相当一致。在老龄段,孤独感显著上升,但在此之前也有所升高。所以这些结果可能说明,这个模型可以普遍适用(但目前未发表)。


我们应当关注健康问题,特别在有人健康状况不佳的时候而且还需要一直关心他们,别让他们失联。


雷:为什么在某些阶段,我们更容易感到孤独?


卢:目前对此的解释居然很少。


其实可以想象,在30岁左右有了第一个孩子,而与朋友的相处时间随之减少,所以他们感到更加孤独。然后在50岁左右,再度感觉孤独的原因是孩子们离家生活,成了空巢老人。然而我们并没有找到相应的证据。


当我们控制孩子这个变量后,发现结果没什么变化。这说明孩子这个因素会导致某些差异,但不会影响整个模型。以上是一方面。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其他的因素,如收入水平、健康情况、是否独居或者是否就业。


这些因素会导致一些个体差异,但却并没有解释为何人们在某些年龄段,相比其他年龄段,更易孤独。说来说去还是年龄问题。


雷:是类似中年危机的问题吗?


卢:大概是吧。我们对此还没有确切解释。这个问题还有待讨论。


雷:我觉得,这至少说明,孤独也许会伴随一生,当感到孤独时,其实不止你一个会这样。你在论文中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设想——孤独感的差异也许是在不同阶段,对孤独的定义标准不同。


卢:思考什么重要,这会贯穿我们的一生。当年轻时,会有些发展性任务,比如找到伴侣,结婚生子。与此同时,还要寻找工作,规划职业——在这个阶段,这些事情不得不考虑。这就说明,某些社会关系,此时则尤为重要。


雷:我特别喜欢论文中的这句话:“例如,如果拥有两个密友,十几岁的少女感到孤独,但80岁的老妇却会感到欣慰。”


卢:我们确实这样写过,但实际上我们发现,朋友的数量在一生中同样重要。


希望还是有的:友谊至关重要

 


雷:克服孤独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卢:总体来讲还是建立社交,维持联系。这也许显而易见,但事实上朋友越多,联系越勤,孤独感就越少。


健康情况也是影响孤独的一大因素。


我们已知孤独影响健康,但这其实是双向的。所以说健康也能影响孤独。当你身体状况不佳,连房门也迈不出,或者因为其他不便和他人联系减少,此时相比其他健康的人,你会倍感孤独。


朋友数量的多少,与邻里联系的频繁程度——这些因素都同样重要。但在某些特定的阶段,有些因素却尤为重要。比如退休以前,即在中青年阶段,工作情况是更为显著的影响因素。


我们应当关注健康问题,特别在有人健康状况不佳的时候。并且需要一直关心他们,别让他们失联。他们此时处境不容乐观,也许我们反而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雷:帮助克服在老年群体中蔓延的孤独,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卢:克服孤独需要多方的协助。


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应当留意老辈身上流露出的孤独迹象,帮助他们予以克服。我们从研究中发现,(日常活动的)功能局限可能是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普遍原因。作为亲朋,我们也许能够提供非常实际的帮助,比如开车载祖母去她最喜欢,而且原本她本可以自己开车到的社交场所。


我觉得让大众了解负面健康状况会带来孤独,也是必要的。比如,美国很多人退休后会迁到南方,因为那里阳光充足,但却与亲朋的距离变远了。也许从健康和心理角度而言,此举并非那么明智。


所以个体和社会首先都要了解,孤独感在老年群体中十分普遍,而且也是严重的健康问题。(注:目前已有组织专注解决老年人的孤独问题。)


雷:你觉得人们在这份针对孤独的研究中,最大的收获将是什么?


卢:无论年纪多大,结识朋友,保持联系总是没错的。这是克服孤独最好的办法了。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