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坛实录 | 赵昌平:诗佛的苦闷——由玄境到禅境(11月6日)

 昵称27106408 2016-11-11

11月6日下午两点,第110 期海上博雅讲坛有幸请到上海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赵昌平教授为读者带来主题为“诗佛的苦闷—由玄境到禅境”的讲座。本期讲座主要探究了被后世称为“诗佛”的王维在不同时期写诗的心境转变,以及对王维诗歌的赏析


赵昌平教授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论述。第一,主要讲王维的诗,特别是他的山水诗,他前后期山水诗发生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怎么产生的以及他在诗歌史上的重要意义。第二,从这样一个个案——王维山水诗的转变,来谈一谈中国诗词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


赵昌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唐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特聘教授、十届十一屆全国政协委员,获建国六十年全国出版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首屆全国新闻出版政府奖优秀个人等称号。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主攻唐诗史与中国诗学,有专业论著杂著四百餘万字。

01

“诗佛”的苦闷从何而来?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

盛唐时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里最出名、成就最高的三个诗人是:王维、李白、杜甫分别被称为诗佛、诗仙和诗圣。

  

王维作为“诗佛”,有人认为他应该是没有苦闷的,已经“成佛”的人已然超然世外,然而王维内心也是有苦闷的。日本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曾说过:“诗是苦闷的象征”,诗正是由于苦闷而产生的,王维同样逃不出这样一个诗歌的体律。


王维的苦闷主要来源于他人生的后期。王维是太原王氏,一个后来没落的士族。虽然家道中落,但王维早期接受过很好的教育,被培养成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王维的家族中出过不少管音乐的官员,因此他非常热爱音乐,传说他在看一幅图的时候,他就说这个人弹的这首曲子,第三指的指法错了,看着图他就能准确地指出错误来。王维还是南宗画的开启者,可见他是一位非常风流儒雅、才华横溢的诗人。


王维年轻的时候就很出名,曾经拔得乡试头筹,后入京参加科举,很受王公贵族的喜欢,经常出入于王公贵族的家,因此早年他的诗比较开朗,到开元后期开始转变,到了天宝以后,他的诗与早期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天宝安史之乱时,他投降做了安禄山的伪官,差一点被杀头,但是因为他在被叛党拘押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凝碧池》,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里表达了王维对叛军的不满,对唐朝的向往,所以他后来不但被免死,而且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太子中允。这段经历被后世以立身处世为根本的评论家评论为“懦弱”、“没有骨气”。


除此之外,王维被抨击最厉害的是天宝期间和权奸李林甫的往来之事。在骊山温汤,王维曾与李林甫有过诗歌的合作,并且经常与李林甫的党从在这里诗歌唱和。后人之所以因为此事批评王维,是因为王维写诗的前期,有两位为他撑腰的诗友——张说和张九龄。王维跟张九龄、张说的关系相当密切,写过献给他们的诗,对他们歌颂备至。而张说与张九龄恰恰是李林甫的死敌,开元24年,李林甫上台以后,张九龄从此一蹶不振。


在张九龄之后,这些文人又有一个比较强的后台,就是李适之、韦坚、李琎。这些人在朝中担任要职,是这些作诗的诗人在朝中的最后一道屏障,但他们又都与李林甫为敌。结果,这个集团从三年到五年之间,被李林甫全部清走,杀头的杀头,充军的充军。王维跟他们这个集团关系相当密切,后来王维就写了一首诗,对这个集团遭到迫害的表示深切的同情。


后人认为,王维跟张说、张九龄,跟李适之、韦坚、李琎集团关系这么深,之后却又跟他们的死敌李林甫的党从相互唱和,而且还写诗吹捧李林甫,是一种没有气节的表现。

02

借佛学以排解心中苦闷

做这些被后人认为“没有气节”的事,王维也是迫不得已的,因此他内心非常苦闷,而且有一些负罪感,他需要佛学来帮他排遣心中苦闷。虽然王维家世奉佛,但他并不是专修佛学的,直到开元末到天宝初王维开始潜心研究佛学,后来成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佛学家。后人知道王维是画家,是音乐家,是诗人,同时他还是在佛教史上相当有地位的佛学家。


此时王维形成了一种寻求心理平衡的想法,他希望把自己的行为跟内心的感情分开来,就是“虽然我表面上服从他们,但是我心里面是向着我的师友的”,这叫身心分离,这是佛教的概念。王维当时的哲学是:我冷静下,免得我一生一世,以后的日子都不好过,就是这样的心理状态。


六祖惠能大师是中国禅宗史上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惠能禅师入灭之后,先后有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三人为他撰写了墓志铭,论述他的生平业绩。其中犹以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最为后人所推崇。在这篇碑文中,王维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来论证了惠能禅师悟性超群和说法之高妙,同时,对五祖弘忍和六祖弟子神会的事迹也作了全面的论说。


王维在这里边提出了一种哲学,他认为“他乃教人以忍”,他说慧能教人家的主要是忍字,而且以“忍”为他这个教派的首意,叫“以忍为教首”。忍这个词,在佛教里面是有的,但是王维是第一个说以“忍”作为一派之教首的。慧能的《坛经》最后一章,有一句叫“遇苦能忍”,但是没有对“忍”进行大量的发挥,整个《坛经》就这么一句,更没有说“忍”就是教首。当时王维对禅宗思想这样一种“以忍为教首”的阐述,实际上是反映了他当时那种“忍一禅而免终身禅”的生活处境和心理机制。这样一种心理机制,是导致王维的诗风从传统的注重玄学的气味转变到注重禅学的气味的关键。


玄跟禅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它的本体论,就是万物到底是什么。玄学和禅学在本体论方面的根本区别,就体现在它讲的是什么,佛教讲“因缘”,道家和后来的玄学讲的是“自然”。道家眼里的“自然”是一个具体的存在,道家的“自然”看似是“出世”,但是是追求一种精神的提升——虽然我是超越人世的,但是我还是在人世间的。但佛教的“因缘”不一样,佛教的根本是空,所以一切都是暂时的现象,都是假的。“自然”是真的,“因缘”体现的东西都是假象,所以主玄的山水诗和主禅的山水诗的根本区别在于描写自然的味道很不一样。王维在主佛的“因缘”诗中,他写的山水是精妙细刻的,是很具体的美丽自然,人的情绪是愉悦、开心的。但是到禅学的山水诗就不一样了,它表现出是迷茫的、空的、不可把握的感觉。

03

山水诗中的玄学与禅学

在诗歌的创作中,玄学与禅学不是能完全区分开来的。玄学跟禅学的关系在唐朝跟六朝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六朝的时候虽然玄学跟禅学也是经常混淆在一起,但当时是以玄学为主的,佛教只是充实玄学的一个养分,所以用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以玄射禅。但是到了唐朝,从王维开始就变成了以禅融章,禅学成为了主体。第二,唐朝时形成了一种叫山里禅的修行方法,有钱人修禅就到山里买一个别墅,没钱的人修禅就到山里的庙里面跟着老和尚一起住一段时间。禅学中认为“见道忘山者,人间亦寂也。见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如果你悟道了以后,你看到的山和人都是很寂静的。如果你是见山忘道的人,你就是在山里也是不得安宁的,“山林禅”在禅宗的眼光里就是保住你自己的一口道心,这就是“山林禅”对于山林的观念和玄学不一样之处。

04

王维山水诗的转变

王维前期的一些山水诗,大约写于开元十几年之时,王维第一次贬官,他本来是太乐丞,后被贬去济州司仓参军。他这样一首诗,《淇上田园即事》“屏居淇水上,动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王维把景象写得很具体,与陶渊明的诗类似,还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是从陶渊明诗句里面化出来的。但是到了后期,特别是天宝四十五年以后,由于王维对禅宗思想有了领悟,引起了他整个心理形态的改变。当时王维买了宋之问的别墅,可是生活却是非常清淡的,历史上记载王维总是一个人住在别墅,只有茶、床、一盏孤灯陪伴着他。这样的生活有一种什么意味呢?有一种为他在白天跟李林甫集团周旋,历经官场繁华而反省、恕罪的意味。


《辋川集》是王维后期诗的代表作,这些诗里面积淀了王维当时的性情,禅的意识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他写出来的诗跟以前很不一样。例如:“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些诗句的意境是飘渺的,忽明忽暗,忽云忽雨,跟以前描写景色具体的诗句不同。


《辋川集》里有些诗看的比较明理,比如说《木兰柴》“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如果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很欢快的诗,那就是没有读懂这首诗。诗中秋山晚霞照的飞鸟是很美丽的,甚至是很快乐的。“彩翠时分明”,读者要仔细的品位这个“时”字,时分明,反过来就是有时候不分明,就是在飞鸟在烟雾的晚霞里,有时候一闪而过,一会儿又看不见它了,最后那一点点明亮也渐渐模糊,进入到越来越浓重的不可预测之中了。


比如说《辛夷坞》一诗,“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此处涧户是一个陈词,就是山涧之间一个像门洞似的石头,就像山洞口似的。花红自发,又纷纷自罪,描述的是一种寂寞的感觉,也许王维从中感悟到人生也是这样,是这样一种自开自落,没有人知道的心情。现代人称王维为诗佛,最早的引头就是这几首诗,特别是这首《辛夷坞》。实际上“诗佛”不是古人说的,明朝最多有一句诗讲到王维是个禅师,但是“诗佛”的称号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南开大学孙昌武教授第一次称王维为“诗佛”后来“诗佛”的称号就变得广为人知,但是这个“诗佛”只适用于王维的后期。


再比如,《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古人”指的是庄子,郭璞《游仙诗七首》其一:“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他说庄子是一个傲吏,指非常有气魄的样子,但是王维描写的感觉与之不同:古人并非像你郭璞说的这样的傲吏,他自己没本领,所以偶尔做个小官,回来以后就在树影之下徘徊,虽然写的是庄子,实际上说的他自己。所以王维已经不要傲骨的一面了,他已经要“忍一禅而免终身禅”,以忍字当头,所以他没有什么傲骨了。


再比如,《椒园》“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这里用了“云中君”,“云中君”在《楚辞》里面,屈原就像云一样,漂流四方,周游四海,看看各个地方。但是王维又反过来了,他准备了椒浆酿成了美酒,然后他说“云中君不要这样辛苦了,你下来和我一起喝杯酒吧”,形成了这样一种心态。这样可以看出王维的《辋川集》序,跟他前期的诗已经不一样了,还体现在稍微早一点的一首诗中,就是《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整个生命就像流水行云一样,一切都随缘吧。王维此处写景的手法并不是刻画,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带有一种真理性的意味在里面。


王维在整个写诗词的过程中,从玄学过来,一共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很简单的类比,就是把一些佛教用语塞到山水诗里边。第二个阶段就是取一些佛教的意象,比如说水、月等,更多的把这种意象放到他的诗里边,构成一种比较清丽、空明的境界,但是不一定有明显的寓意。第三个阶段就是《辋川集》,永远没有人能够超越《辋川集》的水平。后人之所以无法达到王维的成就,其中有时代的原因,现代人已经不可能去体会王维的这种生活了,更重要的是没有人能有王维的天赋,是诗人,是画家,还是佛学家,这么多优势在一起,从而使王维达到了无人能超越的境界。

05

王维的诗词成就

王维在山水诗上的成就,也表现在诗词上的成就。第一点,王维引起五绝诗发生重大的变化。王维以前,五绝诗有好诗,但是写山水的五绝诗几乎没有好诗。王维之所以要采用五绝这种形式来表现他在辋川时的感情,是因为五绝体体裁短小,从句子来说四句最短,从字数来说又是最少的。七绝诗音节是流畅的、清醒的、具有深意的,而王维所要表达的空幻的感觉,需要最短小的诗句形式。因此他用五绝体来写山水诗,就促进了五绝诗的发展,后来山水诗中的五绝体也出现了不少名章好句。第二点,就是从王维开始,诗词跟禅诗相融合了。

06

王维的诗赋转变体悟中国诗学的基本原理

王维提出了一个观点:成心是创作的主体与源动力。什么叫成心呢?王维说一个人的个性包含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才是指一个人的资质是愚蠢,平庸,或者很聪明;气是指人的气质是阳刚的还是阴柔的;学是指人所接受的学习的东西,有比较雅的;正就是正风。学有深浅,习有雅正,四方面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人的心,一个人一切的作品,都不能逃脱他的个性,逃脱成心。


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成心包含了才、气、学、习,四个方面的东西,才跟气是先天的,学跟习是后天的,四种东西聚集在人的心里就形成一个人的精神。这个时候按照认识论的原理,一个人从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到十五六岁基本上定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这个阶段称为前创作阶段。当某种景物触发诗人潜在的意识,并会产生一种创作冲动,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触景生情。然后进入创作阶段,靠的是语言功夫,就是意跟词,中国诗歌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意、象、词的问题。这个阶段又可以分成两个小的阶段,一个叫内视阶段,就是构思,一个叫外化阶段,就是把它写出来。


诗歌有三个主要要素:意境、意象、意脉。意境指“心发意生”,人的“意”灌注到具体的物象中去才会成为“意象”。比如,用同样的实物江、山,同样是在秋天,年过半百、落魄的杜甫写诗的萧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正当壮年的黄庭坚写出来诗的倔强“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看到的是更大的前提,所以这个意就把这个象组织起来了。


读诗的时候要注意怎么去清理一首诗,理解它的意脉是怎么样的。比如一串手链的每一颗珠子都是一个意象,意脉是看不见却客观存在的,如果这个意脉断了,珠子就散掉了。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很多人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写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实际上是错误的,不然他不会写“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的上一年刚被贬到南京,过了一年了,他重新被召回去,虽然看起来是高兴的,但王安石心里知道这一去其实没有多少事情了,果不其然,他过了一年又拜相了,当时他对南京感情是很深的,他把南京看做他的第二故乡,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南京来,过上与世无争的日子这个例子是一个很客观的例子,非常有味道,他也许有一点高兴,但是更多的是对前途的一种无谓。他从南京出来,到了京口以后,回望南京,然后再“春风又绿江南岸”,然后才是“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定要将其中的脉络互相联系起来。

07

关于诗歌研究的建议

首先,要准确地理解诗歌文本,而理清意脉是准确理解诗歌文本的重要方法。其次,要读一些中国诗学基本原理的东西,也可以读一些当代西方的文学理论。不过,西学可以作为参照性文本,但是不能作为研究的坐标,如果要研究好中国诗歌,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切领会中国诗学的基本原理。然后是明确要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最后,要考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路与想法。

讲座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