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四条巷邂逅李鸿章

 街心舞苑 2016-11-11


南京有两个地名带有“四条巷”,一个就叫四条巷,另一个叫鼓楼四条巷。两者得名的原因差不多,分别是明皇城西安门以西的第四条巷子,和鼓楼以西的第四条巷子。
 巷子名字不文艺,风景也不文艺,如果不是巷口那一面青砖大影壁和巷子里抬头可见的大屋顶,恐怕路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这条巷子有丰富的历史积淀。

高大的青砖影壁后面,隔着一个停车场,是一座檐下斗拱层层出挑的传统殿堂,侧面青砖墙上有一个已经封闭的拱门,这就是李鸿章祠的门厅了。
为何南京有李鸿章祠?时光要倒退回1865年,在曾国藩麾下与太平军征战多年的李鸿章,在南京成为了新一任两江总督。其时的南京因为清军与太平天国的战争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李鸿章不仅重建了南京城,还创立了金陵制造局,让古老的南京城第一次有了现代工业。可以说,尽管后人对其功过有千般评说,李鸿章对于南京这座城市,是贡献良多的。
李鸿章在南京的遗迹,除了曾经的两江总督府(后来的总统府),就是这座祠堂了。据说四条巷曾经是他在南京的一处办公地点,而在1901年李鸿章逝世之后,清政府很快就修建了祠堂,用于春秋二祭。

晚清的南京建有一系列的名臣专祠,诸如曾国藩、曾国荃、曾国葆三兄弟的三座祠堂,陶澍和林则徐同祀的陶林二公祠等,但保存最好、建筑档次最高的,还属李鸿章祠。走进门厅内,可以看到雕饰精美的梁上立着宝瓶,后面的主梁还是不对称的,这种结构在南京的古建筑中相当罕见。门厅后面还有相当雅致的挂落,只不过走到厅后,还看不到最精华的祠堂享厅——门厅和享厅被一座后来建成的居民楼隔开了。今人和古人抢地盘的战争,始终硝烟弥漫。
走回四条巷,绕到居民楼后,一座更加高大的殿堂映入眼帘,这就是李鸿章祠的享厅。粗看之下,这座享厅平平无奇,但进入后,就会发现非同一般。粗大的主梁上雕刻着五福捧寿和凤凰,施以金色和红色的彩绘,前面有两个连续的卷棚翻轩,而后面的木板上是黑底洒金的图案,下面还有几个金漆的小木雕——那是匾托,曾经这里挂满了匾额,而今却已一无所有。

雕梁画栋今犹在,却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规模宏大的五开间享厅曾是南京地方官祭拜李鸿章的场所,百年之后却沦为啤酒饮料仓库,令人颇有明珠暗投之感。而今所有的匾额、牌位、供桌以及与祭祀相关装饰悉皆无存,享厅里堆放着成箱的啤酒。这座有双重屋顶形成的隔热层的古建筑,酷暑之时走进其中,倍感清凉,因而在新时代还意外地发挥了新的作用。仓库的工人们也知道这是宝贵的古建筑,他们还会指着一块雕刻着人物的彩绘木雕告诉你,曾经有人想偷走它,结果得了怪病,只好灰溜溜地送回来。人们多多少少对这座祠堂还存着未曾磨灭的敬畏之心。

 李鸿章祠之外,四条巷还有一处有趣的老建筑,那就是建于30年代的农业银行职员宿舍。粗看之下,它普通的城市居民楼无异,但是有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楼梯口处有圆形篆书“农”字徽章,木质楼梯也有细节装饰。在当年,这是非常先进的现代化住宅,室内铺设了木地板,还有抽水马桶,相当温馨舒适。从某种意义上讲,银行职员的福利也是今不如昔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