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大印象·感受校园文化 | 传递朝气共逐梦想

 士马如云 2016-11-11

所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建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在法大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到处是同学们活跃的身影。那么,大家对校园文化有着怎样的感受与认知呢?本期让我们走进法大学子心中的校园文化,感受浓浓的“法大风情”。


传递朝气 共逐梦想


银杏的黄叶在京都的秋风中飘摇,点点阳光铺洒其上守护着一抹清新的温暖。行走在午后偶得的惬意暖风中,一如既往地陶醉在虽小却情怀处处可见的校园里。




的确,我们常常自我调侃偏居京西北六环外一隅,我们步行几分钟不知不觉就逛遍整个校园,我们甚至以“昌平法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解释我们军都山下的独特身份……不过,敢于这么自信地自黑,怕也只有我们了——自黑时带着喜悦的神色,自嘲时脸上还挂着气定神闲的招牌,指着你再看着他,相视一笑拊掌一击。




科比说,他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而在来到法大的第一个早上,就有新朋友在说说中留住了法大操场上六点的阳光。心向阳光、怀着希冀,想象着她奔跑的样子,原来每个人都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发现一切似曾相识,发现我们的心愿可以汇聚到一起,都尽力奔向曾经向往如今更是没有理由放弃的远方。每天,你无论在挣扎得胜后起得多早,洗漱间的人都不会少;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路过操场,都会有成群的奔跑者见证着自我的洒脱和追逐;无论在一周的哪一个规定时间段,都必有徜徉着神思、倾注着专注的伙伴邀请你一起享受奋斗旅途中满溢着憧憬的风景……忙碌,避开了碌碌无为的慵懒,省却了庸人自扰的无限闲愁,带着我们领略对下一次的期待,教会我们珍惜和回味一帧帧甜美的故事。




在这个人人都是主角的校园里,似乎所有的郁结都会在强大的感染力下卸下盔甲回到纯粹的原点,告诉你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你看,法渊阁那展向三面的楼梯小台上总有人与你并肩同行,舞蹈镜前从不缺少灵动曼妙的身影直教身处学活的你目不转睛,青藤小径里总不乏畅读英文与叩尝书香的画面伴着泥土的清香岁岁长青,食堂一侧的展台人群也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再充实再丰富的机会,梅二排队的同学们已让太多人从惊讶疑惑到兴奋雀跃,从仅仅留意到拉帮抢票……因为充实,所以快乐,而支撑着这种充实的执念来自于朝气,我在每一个法大人身上不仅看到了朝气,更深深被那种付出和投入打动,于是我每一天的清晨醒来都会告诉自己,这会是多美好的一天。不分新生老生,无论满怀期待还是不舍留念,我们惟愿四年如一——“凡我在处,便是法大。”




如果说这份朝气在彼此感染间传递,那这抹对于法律人的向往的亮色则一直装点在心里,任竞争激烈、众说纷纭,我自在背包有路可寻。包容开放是蓬勃之气,以法为轴是凝聚之力,不管什么专业,在法大,你会不自觉地感受到法无处不在的气息。在第四十五期“博闻”论坛上,易中天来到法大,于是他也聊起了“法治中国与文化传统”,以法治和法制的思辨综合为又一个开学季留下法的足迹;在最近的“法辩”大赛上,我们再一次沉浸在刀枪之内的深思中,以惯有的敏感和热情参与其中;在多功能视频教室里,远程直播庭审实况已成常态,直观生动地展示身边的审判不失为将理论化为实际的契机……所有的梦想都缘起于一个期待,有的同学在第一次班会上就表达了自己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期待;所有的梦想都依赖于一种信念,一步步走来“相信自己行”才让大多数朋友聚在这里畅读未来;所有的梦想都扎根于一方理性,毕竟严谨守护着脚踏实地的诺言才不会羞赧于仰望星空。




来到法大前,构想千千万,来到法大后,出乎意料地发现我们呼吸都相近。没有人心甘情愿否认自己灵魂的高贵,我们的玩笑话里自有我们的独家情怀——我们从不放弃、未曾消沉,一直坚定地奔跑在共逐梦想的路上。



法大微信 【第20161107期】

内容来源:转自中国政法大学校报第497期第四版(刁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