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海外农业投资现状

 飞扬AB 2016-11-12

 随着中国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国内的耕地和水资源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进口农产品正日益成为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来源。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历来看,国际市场是满足粮食需求的重要来源,但又不能完全依赖国外出口商。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企业已经在合适的国家购买土地,种植农作物,再将生产的农产品返回到国内。在农产品进口大增的背景下,中国也应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加强海外投资,获得农作物资源。


中国目前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合作委员会或工作组,合作的规范、程度和效益也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实施双边与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健全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和人员培训体系,重点推进杂交培育、动植物保护、设施园艺、农业机械化和农村能源5大技术输出,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高层互访是推动双边农业合作的重要方式,中国政府在许多国际合作中都明确将农业纳入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议程,签署了一系列农业国际合作文件,落实了一大批农业境外合作项目,还积极为中国涉农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其解决在境外投资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大农业对外援助力度,积极构建农业投资合作平台。

通过推动实施援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及派遣农业技术专家等方式,中国已为亚洲、非洲和拉美的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农业援助。截至2014年年底,共对外援助农场、推广站等项目近300个,援建非洲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中心20多个,培训农业技术专业人才2万余名。中国开展的农业对外援助活动得到了受援国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带动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逐渐成为中国农业人才、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有效途径,为中国农业企业在受援国开展农业投资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农业对外投资规模扩大,但比重较小

2014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流量比2013年同比增长50%以上,大大高于全国总体对外投资同比增长率。但从总体看,农业对外投资规模仍然较小。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流量虽然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在最高峰2011年,也仅占中国对外投资总流量的1.1%。“十一五”以来,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占中国对外投资总流量的比例都保持在1%左右,这与农业的基础地位、粮食安全形势、农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都是不相称的。

(二)投资区域趋向全球化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开始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种投资布局,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格局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对外农业合作机制的逐步丰富和完善,近年来,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区域分布出现多元化趋势。企业基于自身比较优势,向亚洲周边、拉美、非洲等区域的农业投资有明显增加趋势。从区域分布看,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已经遍布五大洲,全国有近300家企业在4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资源合作开发,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亚、俄罗斯、拉美及非洲。

(三)对外投资主体由单一逐步走向多元

从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大多是承担国家的对外援助项目,主要由国有企业承担。随着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快速发展,参与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中型企业仍然是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中坚力量,同时,一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包括一些非农企业也加入进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农业投资合作的新生力量。目前,黑龙江农垦集团、广东农垦集团、海南橡胶、北新国际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德邦大为、天士安等民营企业参与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各地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对外农业投资日益活跃。截至2014年年底,黑龙江农垦集团、广东农垦集团等农垦企业已建立了30多家境外企业;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私营企业也纷纷到境外兴办各种养殖场、农场等;一些已经“走出去”的非农企业借助国际能源、电信和农业工程合作平台,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广泛开展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合作开发。

(四)投资偏向国内需求多的行业

总体来说,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发展规模较大、速度较快的产品和行业,主要集中在国内需求旺盛而自我生产比较优势不强的产品或产业,主要包括大豆、玉米、水稻、天然橡胶、棕榈油、木薯的种植、加工、相关仓储物流设施的建设以及远洋渔业等。

(五)经营方式上由贸易促进逐步转向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

早期,中国农业对外投资项目主要是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或代表机构,其主要任务也以贸易促进为主。近年来,一批以贸易先行的农业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许多企业在境外租赁土地,投资兴办带料生产、组装或加工项目,以此带动国内母公司或国内农业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的出口。部分企业在拉美国家已着手开展仓储、物流投资等延伸产业链条。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由贸易为主转向资源开发、加工、仓储、物流型投资,使对外投资的合作领域逐步多元化。

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的海外战略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投资层次都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农业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还面临很多困境,包括国家层面总体规划的缺失、投资国制度和市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对外投资农业的跨国企业实力和竞争力不强、政府支持农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