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去的信札

 老吴8694vl9ikp 2016-11-12
第一辑:致林丽
   (一)
   收到你的来信,使我既惊奇也惊喜,总之,无法压抑这颗多情善感的心。
   惊奇的是:在这无穷的宇宙间,居然有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我的精神天地里闪烁。惊喜的是:在这探索真理的历史长河里,终于有一只小船儿与我结伴而行——这就是我收读你的来信之后的基本情绪,至于具体的感受下次再谈。
   现将我写的一首小诗寄给你。虽然这首诗是献给一个朋友的歌,但基本上反映了我的内心世界。你可以从中体察一些。另将一个注引提供给你,也使你对我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至于我的整个精神世界,整个灵魂都将通过书信往来,而毫不掩饰地披露给你。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有志趣相投,更应该有一种精神的吻合。因此,我希望我们正式通信之后,力求以探讨文学艺术、研究社会人生为主要内容,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提高。
   好了,就写这一点。关于我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情况,恕我逐次详谈。
   林丽同志:让我们在壮阔的人生舞台上,勇敢地拉开一个崭新的序幕吧!
   此致
   祝一切好!
   
   (二)
   我又高兴地收读了你的来信,真觉得有千言万语涌在心头。收读第一封来信后,就想直抒情怀,但觉得初次通信,有些情绪不好选词造句予以表达。现在看来,你对我的信任,使我觉得我的谨慎是多余的。因此,这次想与你具体地谈一些问题,交流一下生活和学习的感受,以及文学创作的得失成败。
   一、第一封来信对我的感情的波动
   关于这一点,我当天的日记中有段话是这样写的:
   "他算是勇敢的,我们素昧平生,偶或听到别人谈过我的情况,他就以‘知音’的口吻给我写信,实在难得,更想他追求志同道合的精神是多么热烈,他又是多么天真善良……”这段话很能概括我读信之后的感情。因为我觉得我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学习了这么多年也是一事无成,又有什么值得受到你的挚诚的信任呢?而你的行为表现,你对你爱好的文学事业,又有怎样勇敢的精神……而且现在又有多少人愿为这艰辛的文学创作,献出自己的青春或生活的享乐呢?因此,我确实被你的精神感动了。我认为你对文学事业的真挚爱好,表现了你超凡脱俗的高尚而善良的心,而真和善是能体现一个人的心灵的美的。我并不想给你写赞美诗,但通过比较鉴定,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而正确结论引起的感情的连锁反应,也是可以称之为真实的感情的。
   二、关于你来信中几个问题地探讨
   首先,谈一谈“同一爱好”与“知音”的同异。
   恕我直言,你混淆了“同一爱好”与“知音”两个不同的概念。“同一爱好”并不一定能成为“知音”,而“知音”只是包含了“同一爱好”。我认为“知音”包含有这样三个基本内容:一是对事业的共同追求(如文学的共同爱好、专业的共同语言、以及为提高而互相学习);二是患难之中的心心相印(即对个人不幸遭遇和陷于同一境地的同情怜悯);三是彼此之间的互相理解(即经历、学识,精神、情操的共同趋向从而互相理解而钦慕)。而奠定“知音”的基础,则是共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思想基础。而你认为,你可以说寻到了知音,仅仅是鉴于对事业的共同追求,即同一爱好方面。诚然,同一爱好和追求,能够反映彼此之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对同一爱好的思想根源和其它因素的分析,来鉴别彼此的人格、精神和气质。但仅仅限于某人与自己有同一爱好而称之为知音,是否显得唐突呢?试想,社会上同一爱好者还少吗?显然都不可能成为知音。因为同一爱好,并不等于有着同一思想基础。例如某君爱好文学是想名和利,某君则是为了人类精神文明。还有,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色情凶杀等文艺作家与社会主义,为培养人们高尚情操的文艺作家,以及为战争服务的科学家,与为了人们生产力服务的科学家显然有本质区别。两者之间是决不可能成为知音的。可是你呢?偶尔听到我爱好文学(我想你肯定不会知道我的详细情况),就誉之为“知音”,那不是有点天真了吗?
   其次,我想谈一谈事业成功与否的问题。
   还是让我们重温一下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所以,应当赶紧地生活。因为不幸的疾病或是什么悲惨的意外,随时都可能让生命突然结束的——这就是我的人生的精神支柱!试想,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又有多少有志于文学事业的青年朋友,他们忘我的勤奋学习,在同一道路上奔跑。那些条件优越,成绩卓著,天资聪慧的求学者与那些身处逆境,生活困苦而基础贫乏的求学者之间,又存在多么大的区别呀!那么,作为后者就让开路吗?不可能的。人的志向或追求的精神,是平等的只是毅力不同。而且,人们的人生观不同。事业成功与否能说明什么呢?也许,我奋斗一生不会成功,那么会失去什么呢?如果成功了,又会得到什么呢?失去的或得到的是名誉、地位、金钱吗?然而,因失败而失去这一切而感伤懊悔,因成功而得到这一切而狂欢的人,那只能说是一个卑下的人。可能说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解嘲。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依据事业的成败来衡量!虽然有人说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多少,是衡量其价值的标准,但只要积极地生活人生一样有意义。是的,我不会成功的。但是,我得到了比成功更大的喜悦:我是按照我的意志在生活,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我会欣然而去的!
   另外,再谈一下有无恒心与人生观的内在联系。
   我们爱好文学和争取文学事业成功,究竟是想得到什么,还是想献出什么。这是文学青年的人生观的根本问题。真的,我探索和追求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我才真正认识到:一个心地纯真善良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只有净化自己,献出自己的全部心血甚至生命,为陶冶人们高尚的精神情操而顽强不息,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是行不通的,那也会后悔的。到头来只能葬送自己嗟叹年华。如果这样,倒不如放弃这一追求,及时行乐,人生也许轻松些。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杰克·伦登的结局,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他出身卑微,生活贫困,他想通过文学成功之路摆脱这种境遇。他忍受许多痛苦和克服重重障碍,终于获得了声誉爱情和财富:但成功之后,他走上追求金钱的道路,背叛人民,走到了与他的初衷完全相反的地步,终于在精神极度空虚和悲观中自杀了。这就是说,他的动机和目的,即人生观不纯,他的结局也就不同。因此说,有没有恒心坚持完成自我选择的人生历史使命,应该是看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来作为支配自己奋斗的动力。如果缺乏这个动力,往往在失败、挫折和困苦面前就容易丧失这个恒心。我想,如果我丧失了这种恒心,那就证明我败于生活,无力于我的软弱抗衡了,我的生命的意义也就全部失去了光彩。我活着就必须奋斗。正如方志敏所说的,奋斗不成而死也是我心甘情愿的!
   三、我与文学
   现在我给你谈谈我与文学的关系,即我的简单的经历。本想以后再谈,但你的真诚使我感动,我不妨丢弃一切顾虑,向你作一番自我介绍。
   从我懂事之日起,我就开始爱好文学。在这之前,我的心里像一潭死水。是文学荡起我心底的一片片涟漪。她使我开始热爱生活、认识生活、研究生活,从而开始有所追求。记得我最早接触的是《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通俗易懂的中国当代小说,然后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以及《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我幼小的心地里,是那样富有情趣而充满了活力!我替他们担忧、喜悦或悲伤;我伤心地哭过,也开怀地笑过。我的内心世界从此丰富起来,不为无知的贫乏而感到心灵的寂寞。我的心胸开阔多了。于是,在我心灵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萌发了一株诱人的苗芽——那就是我想到我一定能像那些大作家们,写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那些生动的故事、美好的人物。从此,我的人生,我的心灵有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机。我开始成熟起来。这是爱好文学的萌发阶段,即第一阶段。
   然而,刚刚破土露芽,过早地遭到风雪。我要告别学生时代了。命运使我的文学爱好,出现了新的阶段,即第二阶段。我开始意识到,我要抒写我心中的悲哀,写出我人生的艰辛与坎坷。而且,我要通过文学创作的成功,摆脱我不幸的命运,争取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正好在这充满抑郁的年月里,我幸读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如果说《红楼梦》给了我多情善感的精神体验,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则给了我人生观的正确启蒙;而《牛虻》更从意志与毅力方面给以我激励。保尔与牛虻,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在生活意志方面的楷模。特别是在那现实与心灵沉郁的年代里,他们像引路人一样,把我从现实的渺茫与精神的苦闷中解脱出来,使我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定地前进着。我的生命才显出本能的光彩。要不然,我的人生会永远暗淡下去的。
   到我参加工作之后,随着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我的文学爱好又出现了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即不如萌发阶段那样,只是觉得,小说反映生活有着迷人的情趣而产生写着欲望;也不如第二阶段那样,要抒写自己心灵的悲哀,而产生的那种消极的写作动机。现在要创作,是为了那些生活与心灵不幸的年轻朋友振作起来而写作;为那些陷于事业与爱情矛盾之中而苦恼的朋友;为那些因为爱情而毁掉事业的朋友;为那些因为失恋而不能自拔的朋友;为那些因为爱情而使事业停滞不前的朋友。同时,为那些失足的、犯罪的、精神受到创伤的,有着不幸命运的朋友而写作。这就是我的创作动机和目的。她区别于那种为情趣而写作或为自己而写作的根本原因。就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即思想意识的差异。当然,其中经历的许许多多生活的、精神的、思想上的斗争,是相当艰难的。
   总之,我用十年的青春和十年的苦难,才算找到了比较正确的人生观和创作之路。虽然目前还没有成功,但只要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下,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我自信我能经过曲折和坎坷,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里所谈的,只是我爱好文学所经历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历程,至于生活与学习的详细经历,那是一言难尽的。
   四、文学与生活及个人气质的关系
   这里简略地谈一谈我的有关感受:我认为,文学青年只有把社会作为学校,人生经历作为教材,那才有成功的可能。这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谈文学与生活。文学创作离开了生活,显然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一般常识。可是,为什么文学艺术总是落后于生活呢?你想,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激动我们,可写出来的东西,而且是将生活中最感人最精彩的东西写出来,也是那样贫乏而使人无动于衷呢?我认为,作为文学青年,在具备文学写作的基础知识和文学修养的前提下,收集生活素材、研究生活的与心理的规律是很重要的。自学文学与自学数理化相对而言,重点应向生活学习。只有懂得了生活,然后准确地反映生活,才有可能成功。
   如果我们从个人命运的角度谈文学与生活,那又比较复杂了。例如我,当初爱好文学,是想成为一个作家,获取荣誉、爱情和地位,动机不纯,成功显然不可能。立志文学艺术事业,如果没有献身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为什么中文系本科毕业生,成为作家艺术家的人不多呢?除开其他原因,没有生活基础、没有献身精神是一个重要原因。文学创作这种创业的艰苦,是与生命共始终的艰苦,惧怕这种艰苦的人、靠捷径创业的人,最后都将以失败告终。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忍受艰难困苦的意志;没有战胜挫折失败的决心、没有坚定不移的勇气,只羡慕艺术家的名誉,只渴望创业成果的荣耀,只企图巨额财富——总之,只为名和利去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偶或能拿出作品也是可耻的。纵观历史伟人的生平,对人类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他们的个人命运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悲剧色彩。造成这一现象有其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外,主要是他们忘记了“自我”的存在,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为人类社会,因而可以说,他们的悲剧,也只能是社会的悲剧。那么,我们自己有没有勇气从献身开始而以悲剧告终呢?
   我还想从个人的心理素质的角度,谈一谈文学与生活。人们生活在同一特定的环境,因心理感受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情。这是心理素质的差异。而反映在文学艺术的形式上,则根据这不同的心理素质,构成不同的艺术形式,即不同的表达方法。因此,怎样根据自己的心理素质,选取不同的题材、运用不同的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关系到个人成败的关键。独特的个性,神经质和好奇心,都具备了一个文学家的心理素质。例如说,你是沉郁的,还是豪放的;是适应写抒情诗,还是适应写传奇故事。这一方面要根据你的经历和基础,另一方面要根据你的心理素质。实质上,所谓心理素质的选择利用就是自我设计。文学创作也要有一个自我设计。那么,你根据你的心理素质,应该怎样选题和取材呢?
   五、关于“精神的吻合”及其它
   从我的感性和理性脱离了孩童的稚气之后,我就时时憧憬着,在我的精神天地里,有一个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战友,与我一起,在这艰辛的人生道路上携手并进。无论在我的创作中,我的甜蜜的梦境里,时时都在建塑着一个与我的精神吻合的偶像。“精神的吻合”!这不是一般的夫妻、恋人、情侣、朋友所具有的。她是思想、感情、精神、志趣最理想的结晶。先前,我将这精心设计的“精神的吻合”,都只作为一个梦境,或是一朵虚无缥缈的白云。很难相信在这宇宙间,会有一个与我的精神吻合的安琪儿。
   六、希望与要求
   我会对你有什么要求呢?
   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求你安心工作。因为自学青年最苦恼的问题之一,就是工作时间与自学时间的矛盾问题。安心工作的含义有几方面:一、安心工作是稳固我们社会地位的需要;二、安心工作是保持我们生活所需的经济条件;三、安心工作可以使我们情绪稳定,而专心于自己所从事的理想工作。而这几点,恰恰是保证业余自学者顺利前进的现实基础。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就无法取得成效。
   下面具体回答你来信中的几个问题。
   我并不常写诗。我主要是研究小说。诗只是偶尔写一两首。我认为小说最能反映现实生活。小说是立体的情绪的表现,诗只是情绪的千丝万缕的混杂体。(这里不含贬意)上次之所以给你寄那首诗,一是那首诗表现了我最近积极的一种情绪;二是刚通信,想使你从我的习作中,间接地对我有一个理解。
   以上拉杂而谈,就写了这么多。有些见解、看法、分析可能有荒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你来信商榷。
   元旦、春节逼近,请注意劳逸结合。
   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