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英栋:1月治愈银屑病

 罗医师 2016-11-12
作者:张英栋
编辑:八道

导读:本文详细记录了张英栋老师治疗的一例银屑病的整个过程。如张老师所说:银屑病治疗之难不在病,而在药邪之害。药邪之害不在药,而在医,为医者可不慎乎?

病   案

段某,女,22岁,2011年6月17日初诊。

主诉:小腿局限皮损半年,全身泛发10天。

病史:半年前小腿无明显诱因出现片状皮损,因病情不重未系统治疗。10天前去山上游玩,穿衣少,觉凉。翌日复有外伤,遂出现手臂痒,随即出现红疹,第三日颈部及上半身泛发,随后2--3日内由上至下、遍布全身,最后足部起疹。输液4日(不详),口服双黄连口服液,复方青黛丸3日,无效。后用3天光疗,亦无效。

刻下:全身可见泛发性米粒至黄豆大红斑丘疹,上覆多层细薄鳞屑。全身皮肤干燥、无汗,腹部最重。伴明显瘙痒。双侧小腿可见核桃大小皮损数处,边缘隆起,中间凹陷,脱屑少。大便数日未行,素偏干。晨起口渴明显。舌脉:舌淡红,苔薄。左脉浮滑,右脉细弦。

辨证:山上游玩觉凉,皮肤干无汗为外感风寒,腠理不通;口渴、便干,皮损色红明显为内有郁热。辩证为外寒内热,腠理不通。治法:开腠发表,兼清郁热。

处方

麻桂各半汤合升降散加减:
麻黄6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白芍6克
僵蚕9克  蝉衣6克  姜黄2克 大黄2克
益母草24 生姜3片  大枣1枚

1剂,冷水浸泡40分钟,大火沸后,小火煎3分钟,取药液100毫升,剩余药液继续小火煎煮60分钟,取300毫升,与前混匀。分温,饭后再服。嘱避寒就温。
2011年6月18日二诊:

汗畅(小腿上汗少),便通,额头上的皮损已经褪去。舌苔变白,胁肋处红斑明显,昨日睡眠差。

辨证:睡眠差为麻黄之故;舌苔白为中焦不利;胁肋为肝胆循行之地。立法:汗已出,麻黄剂已中病,且出现睡眠差,故停用发表剂;舌苔现白,胁肋症状明显,可选用柴胡剂调和。

处方

逍遥散加减:
柴胡9克 茯苓6克  大黄2克 当归6克
白芍9克 生姜1片
1剂。

加用外洗方“渍形以为汗”:
麻黄15克桂枝10克,1剂。

冷水浸泡60分钟,大火熬开,小火煎煮10分钟,倒入浴盆,加适量温水,将水温控制在35-39度之间,务求自觉舒适,每次浸泡15分钟左右,日2-3次,空腹勿浸泡。小腿部顽厚皮损每日涂抹香油20次。

2011年6月19日至23日逐日诊治,大法不变,适当加重桂枝用量。

20日后,每日早饭后服药时在煎好的汤药中兑入麻黄免煎颗粒剂(每袋3克)搅匀,从1袋逐渐递增为4袋;腿上顽厚皮损边缘加用化学中药哈西奈德溶液(商品名:乐肤液)少量外涂。

至23日,出汗除小腿外均已变匀,全身皮损大多变平,颈部、上臂、足部等处皮损消失,胁肋部皮损亦明显变薄、变散。

2011年6月23日后,停服汤药,中成药善后,“候气来复”。先后用小柴胡冲剂、桂枝茯苓丸、加味逍遥丸、逍遥丸等。泡浴继续,水温可逐渐升高,最高升至41度。

泡浴用药逐渐加量:麻黄逐渐加为30克,肉桂逐渐加为100克,且加入仙灵脾、蛇床子等药。香油仅用于皮损干燥处。


2011年7月15日随访:皮损全部变平,仅小腿及其他很少部位留下淡褐色印记。嘱避寒就温,务求微汗遍身,强调随时调整生活习惯,3年之内坚持记录健康笔记。

本文选自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