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东健全完善我市高新区管理体制的建议

 灵山白水 2016-11-12

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高新区取得科技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新区优化发展环境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根本所在。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高新区建设起步较晚,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有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我市高新区概况

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当时称丹东市高科技开发区,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由市科委代管,2000年调整为合作区管委会代管。2012年,为筹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委、市政府整合原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和原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管委会,重新组建了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挂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管委会牌子,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主要职能侧重综合协调和开发建设工作,主任由市政府领导兼任,常务副主任为正处级。2013年经过调整后,高新区规划面积达到12.24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2014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我市高新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我市高新区发展初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已平整土地2400亩,建设主干路路基17.8公里,起步区内形成了33横道路交通网络,供电、给排水、供暖、通讯等配套设施已经完毕,具备基本生产使用条件。园区展示中心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建设标准厂房共65.5万平方米,已有15家企业入驻园区开工生产。

二是产业集群初步构建。高新区防护纺织品产业集群是省政府确定的百项重点产业集群之一,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100万吨生物基纤维尼龙56生产线、产值达到500亿元、国际一流水平的防护纺织制品产业集群,形成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产业链配套最齐全的防护纺织品基地和国内防护纺织产品交易集散地。现在,高新区以优先科技(丹东)公司的生物基尼龙56项目为龙头企业,带动总后军需所、营口化纤、上海凯赛、丹东化纤和加拿大BL医防护等多家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同时,紧紧围绕产业化发展,以生物基尼龙56为立足点向终端产业链延伸,着力打造完整的纤维、纺织、染整、服装和市场产业链。

三是育成平台初具规模。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培育发展企业,高新区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中科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这也是全省唯一一家与中科院联合设立的科研中心,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点,建立专业人才信息库,为积蓄高端人才,努力培养和凝聚创新创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同时,着眼于中小企业孵化,积极为育成科技中小企业提供配套设施、技术支持和全程服务,先后进驻了12家具有相当实力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较好地发挥了产学研的孵化功能。

二、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新区区划没有调整,导致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布局等无法确定。2013年,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高新区开发建设,原则上同意将原边境经济合作区安民镇、振兴区汤池镇2个村和东港市前阳镇2个村划入高新区,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区划调整,高新区在行政主体地位上不明确,导致一些职能模糊或缺失。比如,原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已经对当前高新区开发建设不具有指导作用,如不做出区划调整,也将无法制定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也将直接影响高新区开发建设的进程。又如,规划区域涉及东港、振兴、临港产业园区等部分辖区,容易造成多头管理的现象。

2.管理权限授权还不够充分,自主发展能力受到一定限制。高新区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应享受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社会管理权限,但在实际运作中关键权力往往不能下放给高新区,致使高新区产业规划、土地征用、工商注册、人才引进、资金融通等方面受制于有关部门和有关政策条文的制约,所授权力落实困难,得不到有效调度和合理发展。

3.中介组织发育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新区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省内外一些成熟的高新区大都成立了诸如行业协会、商会,以及金融、贸易、人才、合同仲裁等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在产业发展、企业管理、环境建设、投融资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市高新区由于处于开发建设起步阶段,几乎没有中介组织,致使高新区承担了一些本该由社会和市场做的事务,同时也导致在高新技术以及其产业的发展服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4.高新区编制性质不明确,导致在用人上受到限制。

目前,高新区现有人员编制35名。2007年《公务员法》实施时,因经济区(包括高新区)特殊性未将其纳入行政编制核定范围,一直使用机关事业编制。近年来,随着《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各级行政机关用人不断规范,经济区特殊的编制性质在人员调转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很好地形成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

三、对完善我市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几点建议

1.尽快完成区划调整,明确高新区行政主体地位。高新区目前审批的规划区域涉及三镇一办(前阳镇、浪头镇、安民镇、江海办事处),覆盖八村(洋子泡村、群英村、新江村、金安村、西安民村、复兴村、金板村、海龙村),如不及时完成区划调整,将制约高新区的规划发展,同时安民镇也无法完全履行高新区社会管理职责。所以应该积极协调各方,尽快明确区划调整,确立高新区管委会行政主体地位和法律地位,使其更好地依法行使管理权限,履行职责。

2.加大对高新区授权力度,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要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大对高新区授权力度,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把该放而没有放的权力全部放下去,赋予高新区在项目审批管理、规划建设管理、土地房屋管理、财政税务和收费管理等方面的权限,使高新区具备推动经济发展的职能。

3.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完善中介服务。高新区应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支撑、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于创新和产业化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加强管理和引导,重点鼓励和发展一批高质量的科技评估、知识产权服务、风险投资服务、科技产权交易、企业管理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园区,为园区内的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创造社会化的服务和保障条件。

4.建立适应发展要求的用人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在中央和省没有明确具体各类经济区编制性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需用人、凡进必考、竞聘上岗、唯才是举,同时按照企业化管理模式确定工资收入和奖惩措施,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职务能高能低,建立起操作性强、相对灵活的用人机制。

5.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为园区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和智力支持。瞄准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中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大力提高园区的竞争力。要切实在引才的政策理念上多下功夫,着力解决引才市场化程度不够、人才合作程度不够等问题,激发人才活力,把高新区打造成我市招才引智的新高地。

6不断完善高新区内部体制机制,提高软环境建设水平。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原则,加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推动高新区积极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品牌,出台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