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 【易经】和【黄帝内经】
2016-11-12 | 阅:  转:  |  分享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

1/9



振兴中医论坛

壹如何了解中医

一【易经】和【黄帝内经】同是究天人之际的自然哲学与自然医学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由【易经】和【黄帝内经】所奠定。【易经】本来是一部

伟大的自然哲学经典,【黄帝内经】则是一部同样伟大的自然医学经典。

从根本上讲,二者都是‘究天人之际’的巨著,所以说医易同源。

什么是究天人之际?要得到真正了解,还得追朔到人类开创之初。

对于人类是如何脱离动界而进入人类世界的问题,恩格斯提出过劳动

创造人类的见解,显然这并不符合实际,劳动是一切动物赖以生存的

本能,要获取维持生命的食物,就必需具备劳动的本能,这就是最有

说服力的事实。如果是指人类能创造劳动工具的这一劳动,指原始人

类从创造旧石器逐渐进入到创造新石器,进而创造陶器、青铜器、农

器、交通器、日用器、居住器等等的劳动创造,显然这并不能归于劳

动本身,只能归属于大脑智慧,没有大脑智慧这一先决条件,人类是

无法创造劳动工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有区别于动物的大脑思維能

力,会通过大脑的思维去创造有目的的工具。其实,原始人类并不只

是用简单的大脑思维去创造简单的劳动工具,同时还会运用简单的思

维,去认识他们一无所知的外部大自然世界,人类唯有认识了大自然

世界,才能把握大自然出界,最后才能成为地球大自然世界的真正主

人。就动物界而言,动物的脑只具有对太然认而不识的能力,如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及认出简单方向的能力,以及觅食、结网建巢的行

为能力,还有运用自然工具,甚至还具有通过人为训练的模仿、记忆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

2/9



能力等,唯独没有人类所特有的大脑思维功能。所以无法产生对外部

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以致只能服从于大自然世界而无法认识大自然

世界,只能服从大自然世界而不可以成为大自然世界的主人。人类却

完全不同,由于大脑出现了思维能力,因此就可以运用思维的智慧去

追究大自然现象的内在原因,持之以恒,达到最终认知大自然世界、

把握大自然世界而成为大自然必然王国的主人。开初的原始人类对外

部的世界是一无所知的,大自然世界对他们是神秘莫测的,他们的生

存与动物还没有什么区別。面对他们的选择,是运用大脑思维能力去

认识他们所未知的外部世界,或者弱肉强食地去杀戮动物以提高生存

质量?出于对大自然世界的强烈顶礼莫拜,他们选择了前者。但原始

人类的脑容量很低,思维能力低下的原始人类只能力所能及的造择最

简単的自然现象去思维思考,自此而始,便开启了人类认知天地大自

然世界的正确途径,这才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別所在。

原始人类社会由群居组成,这是历史赋予人类的使命。即使再强大

的个人是绝对无法与大自然世界抗衡的,只有由人聚集成类,人多力

量大,共同努力,集群体的思维成就,才可以更多地认知大自然世界。

原始人类能形成部落,有两大条件。

第一是在聚集的人群中有体格超群、勇猛超群、行为较强,可以摄

众的统领人物,这是组成部落的首要条件。

第二是出于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无知,需要思维能力超常,对大自然

世界简单现象,尤其是能够领会自然界凶吉现象,以此对部落出行、

狩猎、战争等行为作出凶吉预测,佐助酋长的巫祝,部落由酋长和巫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

3/9



祝共同执掌。但现实生活中,凶吉的自然现象并不随时随地出现,依

据自然的凶吉现象来预测凶吉,也不可靠。但对他们而言,难道还有

别的方法可行?其实巫祝对外部世界也知之甚少,由此对天地大自然

会所产生神灵敬畏。在巫祝的心目中,除了崇拜天神天灵外,还敬畏

地上那些令人畏惧和神秘的异兽异物,总认为这种异兽具有天神般神

秘莫测的奥秘,是可以预测凶吉的。巫祝便利用神兽的某些类似自然

凶吉象的行迹来预断吉凶。这可能就是殷啇卜筮依据烧烤龟甲的裂纹

来预断吉凶的原因。比如,甲骨上显现的纹迹清楚流畅,这与风和日

丽的自然现象类似,由此便可预判为吉,如果纹迹粗糙绫乱,与暴风

骤雨、雷鸣电闪的自然现象类同,由此便判定为凶。又如,纹路的走

向朝东,与东方日出光明的自然现象类似,据此可以预断为吉,若龟

纹的走向朝西,与西方落日的光明衰退自然现象合拍,据此而预断为

凶。这种预断方式方法若以我们现代人的认识论,显然是牵强附会的

低级迷信,根本不可靠。

自然现象的吉凶与战争、出猎的吉凶毫不相关,风马牛不相及。但

对智识极低的原始人来说,能通过对大自然现象的启迪来判断吉凶,

本身就非常难能可贵了。这与后世那些一窍不通,自欺欺人,装神弄

鬼的巫汉巫婆是完全不能等同的。正因为巫祝们能坚守对天地大自然

现象不懈追究的格物致知、居敬穷理精神,这样就使本为占卜迷信的

邪端,得以走向【周易】究天人之际,真知真理的光明正道。从殷墟

出土的甲骨上还可以看到,除了有烧烤的龟纹外,还刻有记事的甲骨

文,就是我国最早产生的象形文字。这种字的结构,基本与大自然世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

4/9



界中各种事物的形状、形象相吻合。显然,只有那些经常观察大自然

现象的巫祝才有创造象形文字的最大可能。在原始人类的部落里,有

这种能力的除了巫祝,再也找不出有这种可能的第二人。甲骨所刻的

记事,主要记载因何事于何时占此卜。这种记事,只有占卜的当事人

巫祝最清楚,而占卜仪式在当时是最神圣的,除酋长和巫祝外旁人是

不可能参加的,文字又正好刻在占卜的甲骨上,这些有力证据,足以

证明甲骨文必定为巫祝所创造。象形文字的产生,应该是巫祝对中华

民族旳最伟大贡献。再说到预测,既使是智商很高,科学高度发达的

现代,预测的胜算也是有限的。比如战争的胜负,不单只是兵种的数

量和战斗的能力以及武究装备的程度、指战官对战术的把握能力、应

变能力等因素,还有许多瞬息万变的如战争性质、官兵的心理、军事

信息、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在内。所以说,没有每战必胜的整个战

争,也设有常胜的将军。但相对而言,吉凶的预判,只有两个结果,

不吉便凶,不凶便吉,二者必居其一而无其他,既使计算一切条件,

不考虑任何变数,几率也是一比一,有一半的胜算。巫祝在部落中的

威望很高,奉若神明,巫祝占卜的结果是一定要遵守而不能变更的。

所以占卜为吉的战争中,士气便非常高涨,勇气倍增,作战异常勇猛,

以致本无胜机的战争却能转败为胜,这更加大了巫祝的胜算几率。

原始人类对外部世界追究的第一目标是什么呢?回答只能是昼夜

明暗这一区别,最强烈和最明显而又最简单的自然现象,且又每日每

夜不断重复出现,在这种外因的作用下,才有可能诱导并形成对初具

思维的原始人类产生对外部世界的第一思维启动。这便是人类形成阴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

5/9



阳观念的开始,经过不断的追究从而认识了昼夜本质的易,即运动中

的变化。中华民族自从初歩具有阴阳观念以来,就从未停止对昼夜变

化的居敬穷理追究与格物致知的认知,直到【易经】和【黄帝内经】

的时代。相传【易经】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不同形式、不

同内容的易学。【连山】是夏代的易学,内容是‘山之岀云,连綿不絕’。

【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内容是‘万物莫不归藏其中’。【周易】为周

代的易学,以乾坤定阴阳,内容函蓋‘天地之间、天人之际’。站在整

体高度上来看待三易,所涉及的总是天地大自然现象,追究的根本总

是阴阳。

所以【易经】开宗明义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来

源很显然是古人类究天,实际上就是究昼夜变化的结果。依据究天的

道理再来追究地球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生命之本,最终认识到,

地球大自然世界及人类社会与宇宙大自然世界是根本一致的,是一阴

一阳之谓道的天人合一。

同样,【黄帝内经】也以究天之理进而究人,证实人生命的根本变

化与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天人相应的。由此证明阴阳易变是天地万物的

总法则,总自然规律。由此证实,阴阳出自宇宙大自然的真实,是中

华民族追究宇宙大自然所获取其本质认识的真知真理。【连山】【归藏】

已经失传,也就无从讨论。【易经】说:是故,夫象,聖有见下之赜,

而擬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说明易经六十四卦象都取自于六十四种自

然现象,比如离卦就是依据鱼与水分离的象取名的。

【周易】由根本阴、阳二爻构成下中上三层次的基本八卦,由基本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

6/9



八卦二叠成六十四卦,每卦卦构爻构各不相同,卦辞爻辞也不相同。

但每卦的六个爻层之间因果相关而动变不居,依据就自然界的一切总

是与昼夜变易同一地不停息的运动变化着。显然,无论是原始还是现

代人,最容易显视动变不居的只有昼夜明暗变化这个徐一无二的自然

现象。动变不居这句话是【易经】对六爻的整体阐述。所谓动变不居,

就是永不停息的在运动中变化,这便是易的真正所在;易的本质就是

事物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古代聖贤对昼夜阴阳所追究的认识,在【黄

帝内经】的【素问】金匱真言论中有祥细记载,本人在后还有专题论

述,在此也就不多讲了。上述就是自巫祝至先圣贤辈通过昼夜变化自

然现象的不懈执着追究所获取的真知,也就是【易经】谓;‘一阴一阳

之谓道也’的真正内涵。依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至真之理,古圣贤再

加以追究人类社会的实际,【易经】其实就是华厦祖先通过究天再以究

人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巨著,八卦只不过是架构究天人之际真知的

形式而已。

就【易经】而论,六十四卦的整体与昼夜三阴三阳动变不居的自然

规律是相一致的,每卦的变动,都包含阴阳相反相动为圞的根本变易。

以乾卦为例,乾如同白昼的光明亮丽,针对的是人类社会中兴旺发达、

顺利畅通、如日中天的事业。其实,光明亮丽灿烂辉煌的乾,只是中

午阳中之阳这一阶段的表现,而不是乾的全部,昼夜是阳中有阴,阴

中有阳变易的。

乾卦为纯阳。其实纯阳的乾并不阳纯,昼夜有阳必有阴且总是阳中

有阴阴中有阳而动变不居的。乾卦由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

7/9



上九六爻层合构而成,爻辞各不相同但内容连贯成整体,每爻的爻辞

不固定而为动态,连贯为动变不居的整体。乾是兴旺的,顺利的,发

达的,但并不始终如此,它开始的‘初九’原本一无所有,必须万事

求,所以爻辞为‘初九,谮龙勿用''是万不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用

事,通过一分一分的慢慢积累,一点一点的经验积累,一滴一滴知识

积累,便能‘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才逐渐走出困境,前途开

始顺利,刚刚开始了顺利,是不可以自满自傲的,那样只能自毁前程,

只有不断地奋发图强,戒骄戒躁,处处警慎地;‘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厲无咎’,事业才会穏定顺利地发展。当资产积累充足,经验

积累丰富,知识积累渊博,达到成熟时候,便可‘九四,成跃在渊,

无咎’地大展宏图,壮大事业,在这一基础上加以追求,事业便会;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如日中天的兴旺发达,功成名就。这时

候的事业便鼎盛至巅峰而盛极转衰,也就;上九,亢龙有悔’。乾卦自

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到上九,整体的动变与昼夜阴极阳生、

阴中有阳、阳中之阳至阳极生阴在本质上是根本相符的。站在整体高

度来分析【易经】六十四的每卦,都有自身不同的个性规律,但昼夜

阴阳易变的根本保持不变。由于【易经】全部卦的动变都与昼夜阴阳

易变规律根本一致,所以【易经】便是天人合一之学。上述所论,证

实【易经】的的确确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自然哲学经典。下面再论【黄

帝内经】,【黄帝内经】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阴阳;人生

命根本的阴阳是从天本来的阴阳中得到的。运动变化是阴阳易变的显

现,人生命活动也显现为运动变化,没有运动变化这一根本就不会有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

8/9



人根本的生命。阴阳易变是天原本具有的,人生之本的阴阳也就必然

是通于天阴阳易变的。天原本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已被古代医学家

通过究天之际所认知,记载于【黄帝内经】上。由此,生命之本的阴

阴来源于天本有的阴阳是为至真的理,这就是【黄帝内经】核心内容

的天人相应所在。【黄帝内经】以知天来究人,认识到生命阴阳是通过

阳化气阴成形的阴生阳长作用来显现的,人既体现向内聚集的不断发

育身体,也显现向外舒展的行为活动,手动足行都走向外舒展的,这

与昼的光明所显示的向外舒展和夜的幽暗所显示的向内收缩是相应的,

是天人相应的阴阳易变行为。【黄帝内经】究天而知天再究人而知人,

证实人与天相应的,生之本,本于阴阳。比如,人具有适应气候变化

的炎暑不怕热、酷冬不畏冷的卫护功能,这就彰显了人禀有的阴阳,

所以【黄帝内经】说‘阳者卫外而为固’,夏天高温炎热,本质在于阳

盛阴虚,冬天温降寒冷,本质在于阴盛阳虚。人体被外面的严寒侵袭,

会畏寒怕冷,人体内部的阴气很虚,会导致内热上火,这又是天人相

应的真实。所以【黄帝内经】说: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在内,阳

在外’故;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人具有吸取外来飲食而内化为

自身的营养以充实身体,再从液态内营养中,提升出提供人思维及行

为气态营养。【黄帝内经】,阳化气,的理依据来自自然现象,与江湖

河海的水会蒸发为气的理是天人相应的。还有,水烧开后会产生水蒸

气,手接触到水蒸气的下层时是既湿又热的,再抬高到一定程度就只

热不湿,这不就很好的证实了由阴生阳而阳化气吗。所以【黄帝内经】

说‘从阳养阴,从阴养阳‘故’阴者藏糈而起亟,由此证实人的阴阳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

9/9



并非想像的虚构而是真实真正的,是究天人之际所得的真知真理。总

结上述,可见【黄帝内经】与【易经】都是究天人之际的自然哲学与

自然医学之卓越成就。

声明

本人现任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有关中医的论文同时

刊发在北京医易同源网上,知识产权归本人与北京医易同源中医硏究

院共有。只允许注明出处的引用,不允许抄袭、剽窃的侵权行为。否

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献花(0)
+1
(本文系医易同源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