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已经这么牛了,他儿子王献之如何突破另创新高?

 雪梅常在 2016-11-12

王羲之已经这么牛了,他儿子王献之如何突破另创新高?

一点号微言流水20161112

王羲之的诸子都很擅长书法,不过其中只有王献之能够与父亲齐名。盖因为他从父亲盛名之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晋书》称他“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献之年轻时即出仕,官至中书令,因此人们也称他“大令”。然而献之42岁时就离世,给世人留下太多遗憾。

王献之所取得的成就固然有他父亲的因素,不过也是他自己的天赋和勤奋的结果。

王献之的楷书作品只有小楷《洛神赋》13行传世,此作传至宋代的时候只剩残纸,南宋的贾似道先后得到两幅共13行的残纸,用玉版印刻。

献之的这幅作品不似之前的楷书质朴,但是却给人一种清新流美之感。其用笔瘦劲老练,章法上纵有行横无列,字的大小因行定势,悠然自得。

王献之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之前固定的书体,创造了“破体”书法和“连绵草”。

献之以实用便捷的角度,创造了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的“行楷”体、介于草书和行书之间的“行草”体。这种新的书体也被称为“大令体”。

他的行楷作品,以《二十九日贴》最有代表性。帖中的楷书略带行书意味,末尾四字“献之再拜”又自然地写成草书,用笔收放自如,灵秀洒脱。

他的行草作品最有名的是《鸭头丸帖》和《送梨帖》等。

《鸭头丸帖》是绢本墨迹,所以字迹稍显枯笔,其笔断意连,稳健洒脱,让观者精神爽快。

有人把王献之创的“连绵草”称作“一笔书”。王献之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草书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作连贯处理,有意形成连绵的笔势,从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奔放之感。他的《中秋帖》即是代表。

前人评羲之、献之草书,以羲之为能品,以献之为神品。

两晋的书法,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一个艺术高峰。从某方面来说,晋人的书法重在神韵。现今我们看晋人的书法作品,大都是一些尺牍信札,他们并非有意写出一篇书法佳作,而是于平常中见其风度,其下笔也别有一番韵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