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思维与资本思维:有人一辈子也跨不过的鸿沟

 AndLib 2016-11-12

产业君说:

本文转自公众账号:百商有料帮(ID:bs-ylb)

有粉丝后台留言,产业思维,故发此文


张小鹏简介:


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高级副总裁、产业基金事业部总经理,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股权投资高级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创业导师。




从“宝万之争”观资本眼中“良币”

一讲到产业资本,大家觉得可能非常的抽象,也比较空洞。

但是我想到最近非常火热的一个事件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就是所谓的宝万之争。宝能与万科在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搞得沸沸扬扬。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宝能代表了资本,通过资本来实现它的一些目标、使命,体现它自身存在的一些价值。

而万科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围绕房地产产业做实体企业的公司。

从开始大家对宝能的讨伐到现在几乎又一边倒的指责王石,中间经历了大家的很多思考。

为什么会这样呢?

实际上我觉得非常核心的就是看待同样一个商业现象,大家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这就导致给出了不一样的判断以及价值的评估标准。

有很多企业做了一二十年,也想不明白一个问题:

为什么“饿了吗”会有这么高的估值可以获得融资?

为什么“小米”在短短几年内,能够以百亿美元的估值获得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融资?

为什么“速途网络”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了A轮和B轮两次融资,而且估值翻番?

……然而,对那些净资产非常高的企业,资本为啥却不屑一顾??

最核心的就是大家的思维模式,大家评判企业价值、评判一些行为策略的标准和资本思维的方式不一样。


讲到从产业思维或者讲到实业家看待一个企业的价值,大家可能会从三个方面去衡量。


一、净资产:这个企业的净资产或者固定资产有多高?如果高觉得这个企业非常有价值,银行就愿意给他贷款。


二、销售额:这个企业今年卖了500亿,企业非常棒,这个企业销售额约有50亿,5亿甚至500万,说明这个企业可能就不好,没有价值。


三、利润额:如果一家企业每年有几个亿、几千万哪怕是几百万的利润,觉得他是一个优质的企业。


如果一个企业亏损了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那么觉得这个企业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显然不管是现在市值上千亿人民币的京东还是我们刚才讲的猪八戒网,还是小米,还是饿了吗,他们显然是值不了这么多钱的。


这些公司净资产为零甚至为负,要么销售额很低,要么没有什么利润,几乎年年在亏损。


其实宝万之争的落幕,安邦、中科招商、九鼎等一大批金融机构的快速崛起以及从后台走向前台,必将预示着2016年一定是中国企业的金融资本年。


如果不能了解资本思维,不能够从资本的角度去衡量企业的价值,去规划我们企业的未来,我们一定会被我们的对手抛弃,一定会被我们的客户抛弃,一定会被我们的员工所抛弃。




资本方到底看重什么?

从资本思维的角度,看待一个企业价值一般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也是大多数投资公司看待一个企业价值的核心标准。

1
第一个方面,和净资产或者固定资产相对应的是我们的客户价值,不是说你有多少固定资产或者你的净资产有多少,而是看你有多少的忠诚客户。

这个客户价值包含三个指标:


第一个你客户的质量,第二你客户的数量,第三你客户的黏度。


如果数量非常大,质量非常高,黏度非常强,在这个权重里面我们的估值就会非常高,反之而言则非常小,和企业的销售额则没有直接的关系。


2
第二个方面,我们刚才讲的和企业的销售额对应,资本方看重的是企业流水有多大。

同样以阿里巴巴和京东相比较而言,京东一年的销售收入是阿里巴巴的好几倍,但是阿里巴巴的市值却是京东的十几倍。


他们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当然除了他们自身的盈利能力以及利润之外,非常核心的一个指标就是他们的流水。


阿里巴巴在去年光棍节一千个流水达到了将近一千个亿,京东每年的销售额可能也就几千亿。


虽然阿里巴巴的收入很低,但是它的流水非常大。


就好象现在的滴滴打车,同样它的销售收入、业务收入虽然非常低,但是在它平台上的整个流水非常高,现金流非常好。


当然现金流也是支撑客户质量以及客户黏度非常核心关键的一个相关指标。


所以有很多企业虽然在亏损,但是因为他整个平台的流水非常高,现金流非常好。


关于流水和销售收入,有很多人特别是我们没有当过老板或者比较远的人不容易理解。


实际上这两者有非常大的区别,对我们企业而言,特别是对我们创业型企业而言,做销售收入非常难。


但是做流水相对比较容易,流水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是企业价值非常核心的一个支撑。


3
第三方面,从企业价值出发,资本方更看重盈利额而不是利润额。

虽然盈利额、利润额只有两字之差,但是同样有很大的一个区别。利润额代表企业的过去或者现在,它所获得的利润。


而盈利能力代表企业可能获得的利润以及未来获得利润的空间可能。


同样和几个用传统思维,百思不得其解的几个企业做比较。


比如微信,微信几乎没有什么利润额,因为它工作都在做推广,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盈利能力。


从去年12月份开始,微信开始推广广告,他们可能一年时间、几年时间,微信都没有利润,那一条广告所产生的收入可能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按这个广告收入,对企业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就意味着微信有非常好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空间。


所以它潜在的盈利能力也是支撑腾讯包括微信高估值非常核心的一个支撑。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包括京东利润额非常低,甚至连年亏损,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盈利能力。


同样很多企业净资产几个亿,销售额几个亿,利润额几千万甚至销售额几十亿、上百亿,净资产几十亿,利润额几个亿,但是资本市场给这个企业的估值却非常低,甚至比企业的净资产还要低。


据不完全统计,在主板上市的公司里面,大概有10%到20%的企业市值都是比企业的净资产还要低。这个也是实体企业看不懂的一个原因。




别指望“XX思维”救命

那么对我们所有的企业家或者是想创业的朋友们而言,产业思维和资本思维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借鉴价值和启发和思考呢?

1
对企业来讲什么思维虽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存活下来。

当企业没有生存能力的时候,企业不能够保持拥有持续的生存力,那么所有的憧憬、愿景、目标都等于零。


就像一个人如果不能确保自己生命的持续、延续和存在,那么我明年做什么,后年做什么,大后年做什么,所有的规划只会是一句空谈和泡影。


2
不管是什么思维,不管是资本思维也好,产业思维也好,非常核心的一个就是效率优先原则。

不管是产业思维还是资本思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效率优先原则。


同样的产品,我比别人更加便利,我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就具有竞争力,消费者就会选择我们。


同样从资本思维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获得客户的成本很低,效率很高,成本远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或者要远远低于其他的竞争对手。


我们就是有竞争力的,我们就是有价值的。我们获得平台流水的效率是高的成本是低的,我们这个企业就是具有相对价值的。


我们在提升我们企业盈利能力的过程当中,我们的付出是比较低的,我们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同样我们就是有价值的。


所以不管是资本思维的客户、流水和盈利能力,还是产业思维的企业净资产、销售额、利润额,实际上都是相对的概念,对企业而言绝对是我们的效率。


所以,对所有的企业来讲,影响企业生死存亡不是你用了什么思维,而是你运营效率的高和低。


产业地产 行内第一大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