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猜这两篇16年高考满分作文,你还没看过!

 心上耕田 2016-11-12

作文君说


今天给大家看两篇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

一篇上海卷的,一篇天津卷的。


真题再现


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价他人的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满分佳作:你活好自己了吗?


按一些幽默程序员的说法,“别人的生活在你看来是.jpg,但在他自己看来则是.gif”。大致意思就是:你看到的是别人的表象,而不是他人生的真实演绎。


一位穿着简陋的妇女,身后跟着一个孩子,似乎很是畏惧她的母亲似的,这一路都没敢和她母亲对视。想必,那是个严厉的母亲。走到地铁站台,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拉着二胡,身旁放着一只铁盘,里面只有零星几枚硬币。妇女经过老人身旁时,一脸嫌弃的转过脑袋,对孩子说:“看吧,多可怜。你要是不听话,以后也会活成那般模样。”我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孩子胆怯地点点头,跟着母亲走了。


那般模样?


那名妇女能出此言,必然是发自内心的。不过,分明是发自内心的自卑。很明显,她也不过是个农村妇女,只是来到大城市,这才显得神气活现。


由此,我不禁想到:在评价他人生活的同时,你的评价可能恰好就是你内心的真实写照。当一个人是自卑的时候,看到别人光鲜的生活时,更多的是羡慕,嫉妒,甚至上前恭维。我也许不得不去猜测那位妇女的生活,也许也是十分辛酸,十分贫苦,不那么如意吧。


这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也许每天都会发生,以至于被人们渐渐淡化了。

再说唐朝的大诗人刘禹锡,曾被“送”给一间“陋室”,简陋到比当今的“蜗居房”还要简陋。人们纷纷议论着刘禹锡的生活该将是如何悲惨如何不悦,同时也有庆幸自己没有违背官府,生活还没有落得这般下场。但实际上刘禹锡那种安贫乐道的心态早就将他置于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境界了,该写诗写诗,该喝茶喝茶,日子过得闲适惬意。


别人的生活需要你来议论吗?一个表面光鲜的公司总裁背地里可能是个境界一般的俗人;而一个落魄的流浪歌手也许会因为自己时常追逐着梦想的生活而思想变得无比光鲜。生活,是活给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别人的生活你擅长议论吗?我认为,对他人生活的评价,可能就是自己生活状况和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一个生活朴素闲适的文人若是路过刘禹锡的旧宅,也许会感叹:虽然住宿条件恶劣,但是这里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多么令人神往!


而一个虚荣心强,实际上内心自卑的官吏,也许也会感叹:这样破旧简陋的屋子,恐怕在无数个日夜里他都睡不着觉吧……看看这台阶,到处是青苔……自卑的人评论他人的生活,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但这始终是自卑的表现。

不过,想要公平地议论他人的生活,始终是很难的。每个人的心态多有不同,真正公平的议论只能是来自“别人”自己的。


每个人都是“别人”。


所以活好自己就够了。


名师点评


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缘事析理、促人深思、语言简洁而被评为一类卷。


具体特点如下:


1.设问拟题,促人深思。文章以“你活好自己了吗?”为题,引发读者对问题的审视与思考,进而自然地联系到“对他人的评价”上面来。作者之所以这样拟题,其言外之意就是:先活好自己,活出味道,活出精彩,才有资格对别人“评头论足”——这就是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


2.开篇铺垫,缘事剖理。首段,引用程序员的话,为下文观点的呈现做必要的铺垫、张本,接着,由目睹耳闻的真实故事的剖析,得出结论,再以刘禹锡的“陋室”为例,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又通过光鲜的公司总裁与落魄的流浪歌手进行比对,说明只要活好自己就是值得肯定的,并且,评价他人是不容易的,也是艰难的。


3.语言简洁,富有张力。可以说,整篇文章的语言或简约,或朴实,或直白,或通俗,或文雅……但不管属于哪种情况,都具有表意清楚,词约义丰之效,彰显了作者语言表达上的张力和驾驭语言的娴熟功底。




真题再现


2016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幻想青春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析角度


(1)“阅读方式多元化”: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的拓展,传统阅读方式随着科技进步与文字载体改变而发生变化,以前是纸质书,阅读是“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那么现在运用新媒体阅读,可以是光、声、影,也可以是碎片阅读,考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评判,但是一定要跟阅读有关,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观点,进行拓展。


(2)阅读变化的思考,方向主要是思阅读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现了变化,基于此种变化进行思考,探讨背后的本质,是时代的变化,还是生活心态的转变,但是一定要注意,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不能脱离自己的体验,单纯谈现象,发散需要,但是更需切合题目要求。


高分作文:幻想青春


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而读书,更像是在读作者本人。在你翻看手中的书,沉浸在故事当中时,无论情节怎样曲折意外,作者的性情、喜好与人生观都会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来。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不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自然也不尽相同。这就是古人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读书,最美妙的应该是将书中的故事情节配合着想象力在脑海中慢慢勾画,有时甚至会有那种会意共鸣的快感,这往往比故事情节更加让人着迷。对于影视,由此而来的感触却少得多。


太多的影视作品只在意故事走向,鲜有细节雕琢。即便是极好的演员,演绎也是有限。而文字却可以细细地描绘,轻轻拨动你的心弦。


我始终认为书籍最大的作用,就是传承人的思想。你在翻看一本书的时候,其实就是通过一个已知的窗口探寻未知的世界,找到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获取精神的营养。


有一部影视作品对于我而言是例外的。每个女生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懵懂的青春时光对于爱情的些许期盼,在想象力不足以支撑的时候,一部优秀的作品才能弥补这一缺憾。


当我看到黛玉微微侧目,宝玉神采奕奕地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眉眼里全是笑,和书中的情节有着几乎完美的契合度。举止、动作、言谈间的眼波流转,都几近真实的还原了这部名著。优秀作品的背后,是遵循原著,分析故事情节及角色,是让演员潜心创作,与角色融为一体。所做的一切努力,只为忠于原著,为寻找表达这部巨著的更合理方式。这份艰辛也说明了影视与文字所需跨越的距离有多大。不过值得庆幸的事,87版《红楼梦》遇到了一个认真负责的团队,《红楼梦》成就了他们,他们成就了《红楼梦》。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而即使是这样优秀的一部影视也很难替代文字,虚拟的场景以及拍摄的种种约束,都限制了它的表达。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同的眼光、不同的触感,会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不一样的心灵碰撞。只要你用心感受,渴望从书中汲取能量,那么文字和想象力的组合完全可以为你幻化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不求感人,只为自己。


点评


作者选取了一个很独特的角度来构思,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自己对话题“青春”与“阅读方式”的理解,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容在一等评分。

全文思路清晰,文体选择有创造性,语言简洁流畅,对话娴熟自如,笔锋犀利。


文章构思新颖,联想丰富,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透露着深刻的哲理,堪称佳作。


高考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