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字罡步

 sflash008 2016-11-12

       近阅冯时先生《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一书,内中《观象授时》一篇中说:

  大约距今约1万年左右,北斗七星大概已经被先民奉为尊贵的天神了。位于黄河之滨的陕西吉县柿子滩,曾经发现了可能属于这一时期的朱绘岩画,画中一位头戴冠羽的女巫伸展双臂,头顶上绘有七颗星点。如果我们认为这七颗星点呈东西方向分布的话,那么计算的结果表明,遗址的年代与北斗七星指向二分点的年代则完全吻合。难道朱红色画卷所描绘的竟是原始的女巫禳星的场面?

  这种一字形排列的七星虽然在数字上符合北斗,但形象总还是有些欠缺,看来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北斗的特殊形象似乎尚处于无物可象的阶段。这种观念后来一直延续了下来,以致古人常只简单的使用“七”这个数字作为北斗的象征,而并不去刻意描绘它的形象。

  看到这里,我不能不佩服冯时先生天才的猜测,他猜对了,这图像正是女巫步罡踏斗的场景。

  女巫双臂伸展正是步罡的基本动作,“臂如鹰,手如雁”,天罡开合之手法。

  七星排成一字形,在道家罡步中也是有的,只是外人多不明究竟。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中记载的“禹步九迹罡”就是一字罡步,好像《万法归宗》里面也有记载。当代全真龙门派十八代传人王力平先生也曾提到古人把北斗抻直成两种直线图形踏之,也没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这直线形的七星步法可不就是这万年前女巫所踏之罡斗?一个原始的修炼方法竟能流传万年,不仅保存着,还不失其原貌,不能不佩服道家和道教深根固蒂之功!

  可见,道家和道教由于强调见素抱朴、返本归根,从而保存了上古很多历史文化遗产,正如国外学者所言:道教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其实,哪里是活化石,是活传承!是中华文明活生生的薪火相传!

  道教的系统修炼方法,应该是中国最大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