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之惊天秘密:贾琏凤姐大揭秘

 江山携手 2016-11-12

第十章  贾琏凤姐大揭秘

红楼梦之惊天秘密:贾琏凤姐大揭秘

文本及点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甲戌侧批:懦笔庸笔何能及此!】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甲戌侧批: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甲戌眉批: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见其人,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凤姐之原型,未必是曹雪芹脂砚斋都喜欢的,但却是二人都佩服的,否则没有此等笔墨。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凤姐之威在荣宁二府首屈一指,贾母及邢王二夫人也只可望其项背,她的原型是否也是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甲戌侧批:原有此一想。】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甲戌侧批:头。】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甲戌侧批: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甲戌侧批:腰。】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曹雪芹写人大多点到为止,留给你想象,从未有如写阿凤这般详尽直白。想是为后文凤姐种种无所顾忌造势。【甲戌侧批:为阿凤写照。甲戌眉批: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像至此者?】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甲戌侧批:阿凤一至,贾母方笑,与后文多少笑字作偶。】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所说“泼皮破落户”和“辣子”,就是一个“天不怕”、“女光棍”。既为凤姐贴上了标签,又为后文中的凤姐定了调子,而作者的目的却是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历史上那个“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巾帼英雄。【甲戌侧批:阿凤笑声进来,老太君打诨,虽是空口传声,却是补出一向晨昏起居,阿凤于太君处承欢应候一刻不可少之人,看官勿以闲文淡文也。】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甲戌侧批:奇想奇文。以女子曰学名固奇,然此偏有学名的反倒不识字,处处暗藏真假不曰学名者反若假。】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甲戌侧批:写阿凤全部传神第一笔也。】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甲戌侧批:这方是阿凤言语。若一味浮词套语,岂复为阿凤哉!甲戌眉批: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乃是少年太子之英俊形象。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作者暗示“临代御”乃是嫡亲孙子。【甲戌侧批:仍归太君,方不失《石头记》文字,且是阿凤身心之至文。】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甲戌侧批:却是极淡之语,偏能恰投贾母之意。】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甲戌侧批:这是阿凤见黛玉正文。】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甲戌侧批:若无这几句,便不是贾府媳妇。】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甲戌侧批:文字好看之极。】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甲戌侧批:反用贾母劝,看阿凤之术亦甚矣。】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注意,包括刘世德先生的校注本在内的许多版本,在“妹妹几岁了?”后面有林黛玉的答话,这是不妥的。作者写《红楼梦》的故事,诚如孙渠甫先生所认定的——“影书也”,它虽然是取材于康雍乾三朝的历史,但是却没有也不敢照实写来。书中之事只论“事理”而不拘细节,因此书中人物并无准确年龄,如果硬要给他们每个人推理出一个“合理”的岁数强按在他们头上,那反而失却了作者的真意。比方说,书中所影历史纵贯康雍乾三朝长达七八十年,而贾宝玉在书中始终没有长大,你给贾宝玉无论什么样的年龄都是不符合逻辑的。再说凤姐出场,作者要制造一个效果,为凤姐在后面百多回书的作为打下基础,所以她的话一出口,是容不得别人插进半个字的,不会有林黛玉答话的机会,或者说她压根就不想让林黛玉回答自己的问题。要是她想让林黛玉答话就不会连发三个问题,因为这里毕竟不是中国总理答记者问。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甲戌侧批:当家的人事如此,毕肖!】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甲戌侧批:总为黛玉眼中写出。】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过去人们对这句话的认识有两层:王夫人对凤姐这种目中无人式的“人来疯”不满意;王夫人要不失时机的宣示她才是荣国府的内当家。红学到今天,还应有新的认识:后文中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王夫人有一个著名的“好意思”论,其实上文这句话极其典型的表明了王夫人就是个“好意思”的人。贾母因凤姐的戏谑正转悲为喜,王夫人突然斜刺里杀出来,说明她是一个煞风景的人,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在关键时刻是一个霸道的人。我的解析是,作者不规律的赋予了王夫人演绎雍正的身份【甲戌侧批:不见后文,不见此笔之妙。】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甲戌侧批:接闲文,是本意避繁也。】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甲戌侧批:却是日用家常实事。】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刚刚“过问”凤姐月钱之事,凤姐马上找补王夫人记性不好,凤姐的报复心理可见一斑,这是多数读者没有看到的。凤姐之盾也是利器,以守为攻运用娴熟,在这样的场合,姑姑侄女斗法,不显山不露水,这就是荣国府权力斗争的特色,也是荣国府矛盾重重的暗示。甚至可以看做是“八福晋”与雍正的博弈。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甲戌侧批:仍归前文。妙妙!】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甲戌眉批: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脂砚斋告诉我们,本书不是家庭流水账,作者的许多文字都是在简单的维持表面故事的合理圆滑,而他更注重的是怎样更清晰的揭示那一段历史。林黛玉本身就是虚构的人物,缎子的有无、出不出现都不是太重要。但是我有另一种猜想,脂砚斋被收养之时,有人开过类似的空头支票,这个人可能是凤姐的原型。另外,王夫人要凤姐为林黛玉准备做衣服的料子,而凤姐说早已预备下了,却在一百多回书中始终没有拿出来,所体现的就是阳奉阴违。这种阳奉阴违的举动是出自凤姐或是凤姐的原型吗?我十分怀疑。其中原委后文解说。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甲戌侧批:试看他心机。】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甲戌侧批:深取之意。[凤姐是个当家人。]】

红楼梦之惊天秘密:贾琏凤姐大揭秘
    解惑释疑:

本篇短文曾以“王熙凤——不可撼动的女一号”为名,也有过以“秒杀自叙说”的题目博取网友眼球的想法。但是笔者最后还是回归到揭秘的轨道上来,“第一个惊天秘密”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解密凤姐的原型,的确关系到《红楼梦》到底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他家事”;关系到红楼梦人物群体隶属于哪个家族;关系到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关系到《红楼梦》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感情倾向;关系到笔者所认定的红学界充斥歪理邪说的结论是否正确。解密王熙凤,笔者原计划放在后文“红楼梦英雄谱”系列中,但是由于揭秘《红楼梦》的工作由原来的“信马由缰”改进到现在的逐回解读,早在第二回已经涉及了贾琏凤姐,第三回又有凤姐的重头戏,于是提前把一个真实的、“原装的”的凤姐呈现给你。

凤姐无疑是曹雪芹着笔最多的人,我不知朋友们想过没有,曹雪芹为什么对王熙凤情有独钟佩服有加?笔者认为,曹雪芹不是因为凤姐长得媚惑穿着亮丽;不是因为凤姐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不是因为凤姐会哄人会玩人;也不是因为凤姐会挣钱会搂钱;而是因为凤姐与作者有一样的仇恨。您感觉意外吗?听我慢慢说给您听:

与凤姐一起出场的,是成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诞生。脂砚斋即时批注“懦笔庸笔何能及此!” 书中原文: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曹雪芹写人大多点到为止,留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从未有如写凤姐这般详尽直观。且不说凤姐穿的什么戴的什么,不说她眉如何眼如何长得如何,仅仅“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十个字,就已经雄冠宝黛钗之上,可与警幻仙子媲美了。这里既有作者为后文凤姐种种作为造势,也不可否认其中有作者由衷的赞美。笔者写到这里,您一定急于知道凤姐的原型是谁吧,她就是康熙皇帝第八子胤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

将夫妻二人不改变人物关系,“原汁原味”的搬上红楼梦大舞台,胤禩夫妻大概是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

贾琏原型是康熙皇帝第八子胤禩。胤禩可谓是康雍两朝的风云人物,笔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胤禩多有介绍。在本篇文章里本来应该回避关于胤禩的话题,但是因为牵扯到贾琏之名的由来,牵扯贾琏与凤姐夫妻关系的微妙,所以还必须再一次简说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是康熙帝十六子,序齿第八。胤禩生母出身卑微,胤禩出生后即交与皇长子胤褆生母——惠妃纳喇氏抚养,胤禩大概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比别人更勤奋更刻苦尤其要更有头脑。因此史料记载,胤禩“少有贤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初二日,康熙帝第一次册封皇子,十七岁的胤禩即封为多罗贝勒,是受封皇子中年龄最小的。此时此刻,胤禩与四哥胤禛、五哥胤祺、七哥胤祐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胤禩生母获封良嫔,“未几进为良妃”。从康熙三十七年获封,到三十九年其母因“母以子贵”晋妃,表明胤禩在这几年中是颇受皇父赏识的。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以后,尚在回京途中的康熙皇帝即传谕京城,让胤禩署理内务府总管事。说明此时康熙帝仍然对胤禩给予了极大的信任。或许正是因为父皇的赏识和信任,在康熙皇帝几个年长的儿子中,胤禩是最先站出来竞争太子职位的。但是由于康熙皇帝对“竞争上岗”深恶痛绝,因此给予了胤禩无情的打击,这一打击持续时间之长,几乎与胤礽被圈禁的时间相等。笔者因此曾有一“著名”论点:康熙皇帝在废黜胤礽的同时,包含着“废黜”胤禩的内核。

胤禩虽然遭到了父皇的封杀,但是他毕竟是康熙皇帝曾经信任赏识的皇子,他毕竟为做太子而付出了种种努力,他还是康熙皇帝在四十七年末做的一次民意测验中得票最多的皇子,因此胤禩在上层统治集团中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当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夜里康熙帝驾崩之后,刚刚被隆科多宣布为皇帝的皇四子胤禛,立即封胤禩为亲王,总理事务大臣,论资排辈,胤禩位列四总理事务大臣之首。十二月十一日又加封为“和硕廉亲王”。由于曹雪芹一直视雍正为假皇帝,因此被雍正封立的大臣也应被视为“伪大臣”,亲王是“假王”,“和硕廉亲王”胤禩,自然就是“假廉”(贾琏)了。这就是贾琏(假廉)之名的由来。

凤姐原型——胤禩嫡福晋,姓郭络罗,当不容置疑。但是史书又称其“乌雅氏”,矛盾吗?笔者认为未必。北方游牧民族,尤其是满蒙贵族入主中原以前,受中原封建礼教的影响较小,因此他们的女孩儿都是有姓有名的。像与北宋同时存在的辽国的萧太后,不仅有大名“绰”,还有乳名“燕燕”。孝庄皇太后就是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布木布泰的陪嫁侍女苏麻喇姑,蒙古语原名“索玛勒”,音译“苏墨尔”,顺治朝改为满语名字“苏麻喇”。一百多年以后的西太后姓叶赫那拉,名杏贞,似可旁证凤姐原型的小字或者是大名可能就叫“乌雅”,或者是与“乌雅”二字读音相近的满语名字。曹雪芹为凤姐命名,以及其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与历史记载“乌雅”二字有关。即是存在舛误,责任亦不在曹子身上。由于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称呼起来太过啰嗦,下文开始将以“凤姐”代称。

包括周汝昌、阎崇年在内的红学家、清史学家,异口同声的说“凤姐”出身高贵,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凤姐”的父亲名不见经传,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凤姐”生母出身高贵。有人为了证明“凤姐”出身高贵,考证出其父郭络罗·明尚为佟图赖之后,证据不足,难以采信。其外祖父岳乐的爷爷(应称“外高祖”)即是胤禩的高祖——大名鼎鼎的努尔哈赤。岳乐的父亲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第七子,而顺治皇帝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岳乐又是顺康两朝功勋卓著的亲王、重臣,是实实在在的显赫家族。

“凤姐”的二姨(岳乐第二女)自幼抚养顺治宫中,封和硕柔嘉公主,下嫁靖南王耿精忠之弟、三等子耿聚忠;岳乐于康熙十三年挂“定远平寇大将军”印,奉命平定三藩,历时五年多取得全面胜利,康熙十九年正月奉旨回京,康熙帝赴卢沟桥南二十里行“郊劳礼”,并对岳乐大加褒扬。岳乐此后重回宗人府掌印。 康熙二十七年,岳乐回到军界,领兵驻防苏尼特,二十八年死于军中。以上史实说明岳乐在有生之年是颇得顺康两代皇帝信任并重用的。岳乐位高权重,功勋卓著,而且长期服务军中,是否一样患有“官大脾气大”的通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像岳乐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想必也一定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如果说“凤姐”的确如传闻所说自幼承欢岳乐膝下的话,那么通过耳濡目染,继承些许外公的个性、脾气是不足为怪的。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四日恰好是胤礽被废一个月,这一天是康熙帝对所有争褚的皇子们的一次清算。康熙帝为了打压胤禩,竟然牵连了“凤姐”:“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康熙帝选择这种场合公开谴责“凤姐”,说明“凤姐”之干练、张扬、以及对政治的兴趣都不是书中迎春一流人物所具有的。是男人们忌讳的,是皇帝们厌恶的。康熙皇帝为皇九子胤禟选择的贝子府管领和财务经办秦道然,在雍正朝所作的供词中也提到胤禩府内的事俱是由福晋掌管。虽然秦道然的供词有可能是刑讯逼供的产物,但是如果“凤姐”在八王爷府像书中尤氏对贾珍那样顺从,秦道然的供词不仅无人相信,反而会成为雍正对其治罪的口实。康熙帝和秦道然的话,两相对照,大致相同,说明书中“凤姐”之泼辣、醋妒、跋扈,并非作者凭空臆造。

第十三回书,贾珍苦求凤姐帮忙料理秦氏后事,不仅贾珍一口一个大妹妹称呼凤姐,即是邢夫人也是借贾珍的口吻称呼自己的儿媳妇“你大妹妹”。如果把贾珍与贾琏的关系看作是胤礽与胤禩的关系,那么贾珍口中的“大妹妹”既可以表明“凤姐”嫡福晋的地位,还可以说明“凤姐”的实际年龄实在不是如贾蓉一般大小。还有更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贾珍所说“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是话中有话:

一、书中凤姐是宝玉的表姐,也可看作是贾珍的表妹;书外的“凤姐”是胤禩的表妹或表姐,但一定是胤礽的表妹。贾珍所说“从小儿”的话,表明这个表妹小时候住外公家是常有的事,他们从小儿在一起顽过,他们的年龄相差并不太大。否则的话,他们不会那样熟稔。虽然满族入关之后并没有立即学来“男女授受不亲”,但是成年男女之间私相接触还是有一定禁忌的。

二、“凤姐”从小儿的厉害是贾珍等人亲眼见过的并且是早已领教过了的,“辣妹”的名声或许早播域外。

三、“凤姐”出阁到了夫家,即如书中一样,管里管外,管上管下,杀伐决断任意挥洒。由于胤禩的权利和地位远非其父家可比,因此凤姐在父家养成的跋扈和泼辣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越发老练成熟了。

你看,贾珍的一番话,实际上是佐证了康熙皇帝的话和秦道然的“供词”。如果读者朋友们仍然认为笔者以上的文字是“务虚”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开始务实:

第十一回书,宁国府演戏,凤姐探视秦可卿回来,尤氏让凤姐点戏,当时正演着《双官诰》,凤姐只好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说明《双官诰》是王夫人她们点的,而且有些像似专给凤姐点的。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老爷们都看腻了,另找地方吃酒去了,想必邢王二夫人和尤老娘等人此时也早已经看腻了,能够感觉得到是一种享受的恐怕只有凤姐一人了。但是凤姐感觉享受了吗?好像没有。因为王夫人说:“也该趁早叫你哥哥嫂子歇歇,他们又心里不静。”乍一看这是王夫人体谅贾珍夫妇劳累,另外秦氏还在病中。但是进一步分析又不是这么回事,秦氏之病已有数日,最应该揪心焦躁的贾蓉却如无事人一样。再说宁国府既然兴师劳众唱大戏,那就是要让看戏者尽兴。王夫人又一次不失时机的“扫兴”,一定是另有原因。

仍然要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深夜,皇四子胤禛尚未来得及坐上金銮宝座,即任命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步军统领隆科多、尚书马齐为总理大臣,封胤禩、胤祥为亲王,对于胤禩和“凤姐”来说大概算得上是“双官诰”了吧。十二月十一日,晋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十二月十三日授胤禩理藩院尚书;雍正元年二月十七日胤禩受命办理工部事务;这无疑是又一出“双官诰”。然而面对如此殊荣,“凤姐”不以为然:《清史稿》记载“凤姐”对前来祝贺的女眷们(不一定全部是“凤姐”的娘家人)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用现代人的话说:“有什么可贺的?我倒担心性命能不能保得住呢!”“凤姐”公开怀疑雍正的为人,也就是公开挑战皇帝的权威,她说出了胤禩不敢说的心里话。这是“凤姐”的聪明之处,也是她的愚蠢之处。说“凤姐”聪明,是因为她看穿了雍正的阴谋和险恶;说她愚蠢,是因为她低估了雍正的冷酷和无情。王夫人将这一时期“凤姐”的心境形容为“心里不静”,曹雪芹则干脆批评“凤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雍正的爪牙和特务向雍正报告了“凤姐”的一切,雍正“憾滋甚”(恨之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是不言自明的。

雍正好不容易隐忍到了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八日,雍正对亲信爪牙下旨:“令尔等前去将朕谕旨降与胤禩之妻,革去福晋,逐回外家。降旨于伊外家人等,另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若有互相传信之事,必将通信之人正法,伊外家亦一人不赦。尔等回来后,再将此旨降与胤禩。嗣后,伊若痛改其恶,实心效力,朕自有加恩之处。若因逐回伊妻,怀怨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与重罪。”那些为雍正大唱赞歌的人应该好好读一读雍正的这番话,看看雍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其一,雍正处置“凤姐”干净利落。革去封号,休回外家,“凤姐”已没有了翻身的余地;其二,给“凤姐”规定了“居住条件、生存环境、自由程度”,是明明白白的圈禁,但是雍正就是不说。因为那个时代皇帝圈禁一个女人,怎么说都是没有面子的事,平民百姓还知道好男不跟女斗嘛;其三,恐吓了“凤姐”父家的所有人,雍正能用一句话吓死他们,就不再说第二句,是实实在在的活阎王;其四,“先斩后奏”本来是臣子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身为皇帝的雍正竟然也干起了“先斩后奏”的勾当,不仅说明处置“凤姐”理不正言不顺,也说明雍正皇帝的为人就是阴损;其五,雍正用“凤姐”的性命恐吓要挟胤禩,要胤禩承认错误,痛改前非,不怀怨恨,实心效力。说白了,就是我给你一碗毒药,你也要当蜂蜜喝。另外,胤禩虽然怨恨“凤姐”惹事连累自己,但是从雍正的要挟看,他还深信胤禩离不开“凤姐”,证明胤禩夫妻感情的确不同一般;其六,胤禩若不能领受皇帝的“好意”,不仅要立即处死“凤姐”,还要将胤禩唯一的儿子(弘旺)重重治罪。此时此刻在雍正眼中心中,胤禩已经不是康熙帝的儿子,弘旺也已经不是康熙帝的孙子了。自绝于皇考的不是雍正的弟兄们,而恰恰是雍正自己。即使这样,雍正仍然难解心头之恨,“旋又”(应该是二三日之内)勒令“凤姐”自缢,并且还要追加“挫骨扬灰”。这既是“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来历,也是“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出处。

有人对凤姐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就开始胡猜乱想,琏二哥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说不明白。且不说那些默默无闻的《红楼梦》读者,就是那些感觉可以对《红楼梦》爱好者指点江山的红学家们,谁又解释的清楚?朋友们读了笨人的这篇文章以后如果仍然说不清楚的话,那么笔者现在告诉您:“一从二令三人木”不是一个人的作为。

第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凤姐”最初的确是享受到了胤禩的言听计从;其后遭遇了康熙皇帝的冷落,这种冷落包括康熙帝的斥责;最后被雍正皇帝下令休回外家,继而勒令自缢身亡。“一从二令三人木”实乃三个人的作为。

或许还有第二种解释:“一从”仍然是指胤禩对“凤姐”言听计从;“二令”是指雍正下令革去封号、逐回外家;“三人木”是指雍正勒令“凤姐”自缢,一个“休”字,就是雍正要了“凤姐”的命。

不管怎么解释,“一从二令三人木”都与雍正有关,雍正是“凤姐”的夺命无常。书中的贾琏夫妻,演绎的就是历史上的胤禩夫妻。我的解释,您满意吗?你还想知道更多吗?现在我再告诉你,贾琏就是八哥(胤禩)。

《红楼梦》一百多回书,始终回避两个单词,一个是“四爷”,另一个是“八哥”。贾环明明行四,是不折不扣的“坏四爷”,但是曹雪芹偏偏设置两个“二爷”,将贾环生生阉割成“环三爷”。第二回书,曹雪芹假冷子兴之口说凤姐“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明凤姐的确是凌驾于贾琏之上的。到第四十一回书,吃饱了喝足了的刘姥姥又开始装傻充愣了,她看到了“八哥”就是假装不认识,非要说是“老鸹子长出个凤头来”。包括贾母在内,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刘姥姥说的是“八哥”,可就是没有人说破。这种越是回避“八哥”的现象,我们越有理由相信曹雪芹在暗示书中有一个“八哥”。对照第二回书,凤姐下面是贾琏,眼前的凤头下面是八哥,这贾琏不就是八哥吗?而八哥就是胤禩嘛!

关于贾琏和凤姐,还有许多故事,我们今天暂时解读到这里。朋友们读了笔者的文章之后,起码应该明白一个问题:曹雪芹为什么单单给予了凤姐浓墨重彩,为什么单单赞佩凤姐是“男人万不及一的”,因为“凤姐”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因为“凤姐”与曹雪芹一样的憎恨雍正皇帝。虽然曹雪芹拥戴的是太子胤礽,虽然胤禩不是胤礽的同盟者,虽然胤禩也想当太子做皇帝,但是胤禩夫妻是雍正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此曹雪芹将“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凤姐”引为知己,他把敢于公开鄙视雍正的“凤姐”视为同志。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凤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凤姐”被逼死的时候,曹雪芹可能还穿着开档裤呢。

“凤姐”,既是雍正朝无可争辩的“女一号”,也是《红楼梦》书中当之无愧的“女一号”。如不出意外,第七十八回的《姽婳词》就是对“凤姐”的礼赞;是对“纷纷将士只保身”(雍正朝文武百官)的讽刺和鞭笞。贾琏与凤姐的故事,足以颠覆“自叙说”、“胤礽说”、“洪昇说”、“吴梅村说”,包括更为离奇的“顾景星说”、“方以智说”、“严绳孙说”。爱情和仇恨,都是没有时空界限的,上当年砌筑万里长城的苦役们可以仇恨秦始皇;南北征、东西战抢夺嬴氏天下的刘邦项羽可以仇恨秦始皇;即便是今天那些因为长城的阻隔而不得不绕远的人也可以恨恶秦始皇;但是秦始皇没有理由也没有机会仇恨二十一世纪那些正在恨恶他的人。曹子建即便才高十斗,他可以写出《七步诗》、《洛神赋》,但绝写不出《让子弹飞》。如果哪位红学家笔下出现了这种情况,笔者由衷的希望他们能够勇敢而迅速的改弦易辙,“重整河山”,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蹒跚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