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时的药店习俗,流传下来该多好!

 昵称30670368 2016-11-13


来源:风雅桐乡


药店盛行于清代,尤以上八府的宁波人为最,俗称宁波帮,他们不仅来到富遮之地的下三府(杭嘉湖),还走出浙省远去北方,如北京的同仁堂药店,就是由宁波人乐显扬于康熙八年(1669)开设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中的白家老号,其真实背景是“同仁堂”乐家老号,而导演郭宝昌是同仁堂乐家的养子。


乐显扬在清初当上了太医院的吏目,后诰封登仕郎,赠中宪大夫。他为人诚朴,喜读方书。在太医院接触到很多宝贵的医药书籍和清室秘方,结合祖传医术,使他的学识和医术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他开设的“同仁堂”,一定要选用地道药材,精工炮制,疗效显著,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决不拿粗制滥造的伪劣药品害人。


清末,桐乡、石门(民国后改名崇德)两县各镇的药店几乎都是由宁波人占领,大秤进戥子出,利润不薄,外籍人不能涉足,连雇用人员亦均从家乡带来,直到民国后,才逐渐有本地人顶替,但即使进店当学徒,也需要熟人担保或推荐。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宁波帮成立了“会馆”或“同业公会”,如崇德县的药王殿,一方面是敬神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宁波帮药材业的议事之地。同治六年(1867),乌镇的宁波帮联合绍兴帮在芙蓉浦西(即十三房头)创建了“宁绍会馆”。会馆既是外籍人联络乡谊、商议事务之处,又是同行业集会之所。


会馆内设有关帝厅,供奉关云长,外籍人地域观念极强,因远离家乡,必须效关云长之讲义气,以达团结乡人之目的。每年的五月十三“关帝诞辰日”都要举行庆祝活动。


乌青两镇较早的中药铺(栈),是由宁波人阮如懿于嘉庆十八年(1813)在青镇北宫附近开业的“阮恒德”中药饮片店,太平军之乱时该店全毁,尔后在应家桥南首重建。其余如钱氏的“老久大”、魏氏的“魏敦记”、东栅陆氏的“香山堂”等,均是宁波籍开设。而本地人开设的“三多堂”、“恒益堂”等小药店,其货源也主要是向宁波帮开设的药店(栈)批购。


钱氏“老久大”是太平天国后来乌镇某药店学徒起家,到抗战前,“老久大”成为仅次于首富“徐东号”的大户,后裔钱文钧和钱文镛两堂兄弟遵照父亲钱宏生、钱济生遗愿,在西栅金鼓桥西独资兴建了宏济婴堂。


宏济婴堂名称,取自钱宏生和钱济生两人的名字,同时也显示出创办此婴堂的本意。婴堂开支,靠田产和房产租金维持,如若短缺,则由“老久大”药店拨支。抗战胜利后,钱氏又将宏济婴堂全部房产赠给学校办学。“老久大”药店的檐柱上有一副楹联:“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除三山五岳病痛,收四海人间精华。”细细琢磨,果然是意味深长。


以前的药铺习俗中,很多忌讳与其他商铺一样,如店员在店堂禁忌伸懒腰、打呵欠,忌踏坐门槛,忌手托门枋,忌背脊朝外,谓这样要挡住财神进门、生意要逃走;扫店堂要往里扫,忌往外扫;数钱币时往里数,忌往外数,谓之“招财进宝”;落市关店门得叫“打烊”等等。


而在年初进货时,药铺首先购进胖大海、大连子,意为大发大利;学徒进店,先拣万金枝、金银花,均取黄金、银子之意;尚有以药名讨彩头,连翘称和合(状似),红毛大戟叫大吉,茱萸呼如意,贝母称元宝贝(状似),桔络叫福禄,陈皮称头红,桔红叫大红袍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习俗早就淡出人们的视线,而药材加工工具药臼、捣筒、切药刀等,能够传承下来的也十分稀少,成了老人们的回忆。



图/姚惠忠


乐忆英 1966年12月生于水乡乌镇,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写作,迄今已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故事等数百篇。


桐乡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是目前已知的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部族墓葬群;桐乡文化名人辈出,赵汝愚、张履祥、吕留良、茅盾、丰子恺、金仲华、钱君陶、徐肖冰等文化名人在这里诞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