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渴病讲稿分享——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案例分析

 流长源远 2016-11-13

赵进喜教授消渴病讲稿分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重点学科(100700) 赵进喜

消渴病是热伤气阴所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或尿有甜味、乏力或体重减轻为典型表现的病证。其发病与体质因素以及饮食肥甘、情志失调、劳倦等多种因素有关。久病络脉瘀结,可继发胸痹心痛、中风偏瘫、水肿关格、视瞻昏渺、痿痹脱疽等多种病证。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上相当于中医学“消渴病”。而中医学广义的“消渴”,则应该包括现代医学的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临床上,糖尿病及其多种血管神经并发症与尿崩症等相关病证,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诊治。

【历史沿革】

消渴病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内经》论“脾瘅”、“消渴”、“消瘅”,重视脾胃,并对消渴病病因病机、预后转归有系统论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专篇讨论消渴病,在明确“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饮”的同时,更提出厥阴消渴和肾虚消渴,而且有证有方。晋陈延之《小品方》明确提出消渴病尿甜,而且认为是水谷精微下流所致。唐代孙思邈《千金》、王焘《外台》则收载了大量治疗消渴病的方剂。《千金要方》重视消渴病治禁:“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外台秘要》更引用隋甄立言《古今录验》云:“消渴,病有三:一渴而引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此皆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有油者,此消中病也;三渴而饮水不能多,小便数,阴痿弱,但腿肿,脚先瘦小,此肾消病也。”有利于认识消渴病及其相关病证鉴别。宋代《太平圣惠方》则首先提出了“三消”的概念。宋代朱瑞章《卫生家宝》则首先指出消渴病可变生“脱痈”。金元刘河间《三消论》明确提出“此三消者,燥热同也”,并指出消渴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张子和《儒门事亲》更主张“三消皆从火断”,指出消渴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至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更基于前人论述,提出肺胃肾三消分治的规范,影响明清以致今日。当然,历代医家也有重视脾虚病机者,如金元张洁古、李东垣等,就重视健脾益气,主张采用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甘露饮子等方治疗消渴病。而明清张景岳、赵献可等,更重视补肾,治疗消渴病主张应用加味肾气丸等方。可以说,历代医家消渴病的认识,日益深化,不断完善。

【病因病机】

消渴病的病因为体质因素加以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药石所伤以及外感邪毒等引起。其中,体质因素是其发病的内在基础。热伤气阴病机贯穿消渴病病程始终。

(一)病因

1.体质因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体质偏颇,如素体阳明胃热、少阴阴虚,或厥阴肝旺、少阳气郁体质者,常是引发消渴病的内在因素。

2.饮食失节:长期过嗜肥甘醇酒,辛辣香燥,煎炸烧烤,可内生湿热、痰火,或有胃肠结热,热伤气阴,则发为消渴病。

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不解,气郁化火,郁热伤阴耗气,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阳气过用,五志化火,热伤气阴,则可发为消渴病。

4.年老劳倦:高年体虚,劳逸失度,或劳心太过,暗耗阴血,房劳伤肾,亦有关消渴病发病。

5.外感邪毒:风热外犯,或外感温热毒邪,不仅可直接伤阴,进而也可以伤气,从而发生消渴病。

6.药石所伤:药石燥烈,可伤阴劫液,而致消渴病发生。

(二)病机

消渴病的病机特点是热伤气阴。病位在于脾胃肝肾,可兼及多脏。内热在消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热为阳邪,容易伤阴;另一方面,热为壮火,“壮火食气”,也可伤气,所以出现口渴多饮、乏力体倦等症。但此“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胃肠结热、肝经郁热、脾胃湿热、痰火中阻等等。消渴病热伤气阴,所以临床可见阴虚、气虚、气阴两虚,其中气阴两虚证尤为多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消渴病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或尿有甜味、乏力或形体消瘦为典型表现。但临床上也有症状不典型者,或仅见乏力、咽干、阴痒者,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2.病史多发于中年以后,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之人。青少年期发病,多病情较重。发病与禀赋偏颇关系密切,家族史有助于诊断。

3.相关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确定诊断。必要时查尿酮体,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等,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消渴病应该与瘿气病相鉴别消渴病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或尿有甜味,乏力或消瘦,颈前无瘿肿;瘿气病典型表现为多食、乏力、消瘦,无多饮、多尿、尿甜,颈前常有瘿肿,常伴有烦热、心悸、多汗、性急易怒、突眼、手颤等症。消渴病多发于中年以后、嗜食肥甘或肥胖者,以体质因素加以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引发,热伤气阴是基本病机,日久络脉瘀结,多胸痹心痛、中风、水肿、关格、痿痹、脱疽、视瞻昏渺等继发病证;瘿气病多发于女性,有地域特点,发病与情志内伤、饮食与水土失宜、体质因素等有关,迁延日久,可伴见心悸怔忡加重,或出现鹘眼凝睛,影响视力。

【辨证思路】

一、辨证要点

1.辨体质阳明胃热体质者,多体壮,偏胖,平素食欲亢盛,能吃能睡,有便秘倾向,发病容易表现为多食易饥,烦热,大便干结等症;少阴肾虚体质,多体形瘦长,多思虑,有失眠倾向,发病容易表现为咽干口渴、多饮多尿、心烦失眠、腰膝酸软、性功能障碍等;厥阴肝旺者,性格暴躁,发病容易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症;少阳气郁者,性喜抑郁,多愁善感,发病容易表现为口苦、咽干、头晕、烦闷、失眠、月经不调等症;太阴脾虚体质,体形多虚胖,食欲差,有腹泻倾向,发病容易表现为乏力、腹胀、泄泻等症。

2.辨脏腑定位脾胃肝肾为消渴病中心病位,常累及心肺多脏。临床上,不同患者具体脏腑定位侧重点常有不同,或侧重于脾胃,或侧重于肝,或侧重于肾,更有多脏同病者。

3.辨标本虚实消渴病多本虚标实,本虚证常见阴虚、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证有内热、气滞、痰湿、血瘀之分。其中,热证进一步又可分胃肠热结、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痰火中阻,而且表现为肝阳上亢者也不少见。但应该指出的是,本虚与标实两者常互为因果。一般初病多以热证、实证为主,病久则热与阴虚、气虚互见,或表现为与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俱虚证互见,并常兼见气滞、痰湿、血瘀诸标实证候。

【治疗】

消渴病以清热、益气、养阴为基本治法。因为消渴病存在热伤气阴的病机,常见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甚或阴阳俱虚,所以临床上应结合脏腑定位,处理好治本与治标的关系,重视清热与补虚治法。一般说来,病情稳定期,标本同治,病情急变期,治标为主,兼以治本,或先治标后治本。消渴病清热治法的具体应用,应结合脏腑辨证,胃肠结热者,治以清泄结热;肝经郁热者,治以清解郁热;脾胃湿热者,治以清化湿热;痰火中阻者,治以清热化痰。消渴病补虚治法的具体应用,应结合脏腑定位,针对性地应用补气、养阴治法,或益气与养阴并行,或滋阴与温阳兼施。消渴病血瘀证多见,尤其是久病络脉瘀结者,常用活血化瘀治法,包括化瘀散结、活血通络治法。

一、分证论治

1.阴虚津亏

症舌脉:口渴引饮,咽干舌燥,伴见五心烦热,尿黄便干,或有盗汗,舌红或瘦,苔少甚至光红,脉象细数。

辨证分析:消渴病日久伤阴耗津,故见口渴引饮、咽干舌燥、尿黄便干;阴虚则阳亢,故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或瘦,苔少甚至光红,脉象细数为阴虚津伤之象。

治法:养阴增液。

主方:六味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减。

参考处方: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麦冬、玄参。

如肺肾阴虚咽干、干咳者,可用麦味地黄丸;心肾阴虚,心烦失眠者,可用天王补心丹;肝肾阴虚,视物模糊者,可用杞菊地黄丸。兼肺热,咳嗽粘痰者,可配合泻白散、黛蛤散;兼心火,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涩者,可配合导赤散;兼胃肠结热,烦热多食,大便干结者,可配合大黄黄连泻心汤;兼肝经郁热,口苦咽干,心烦失眠者,可配合大柴胡汤;兼相火妄动,咽干耳聋、烦热梦遗者,可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兼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者,方可用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

2.脾气亏虚

症舌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腹满,大便偏稀,四肢倦怠,小便频多,舌胖,苔薄白,脉细缓。

辨证分析: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脾气亏虚则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腹满、大便偏稀、四肢倦怠;脾虚及肾,肾失固摄,故见小便频多,舌胖,苔薄白,脉细缓为脾气亏虚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参考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

此方可健脾益气,兼可化湿,统摄精微。兼阴虚,咽干口渴者,可加生地、玄参、葛根等,或选用玉液汤。兼痰湿,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者,可配合二陈汤、平胃散加减;兼湿热,脘腹胀闷,腰腿酸困,泄泻臭秽,或大便不爽,小便黄赤者,可用葛根芩连汤、四妙丸加减。

3.气阴两虚

症舌脉: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口干咽燥,小便频多,可伴见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淡红,或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辨证分析: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脾气亏虚则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阴液亏虚则见口渴喜饮、口干咽燥、大便偏干;肾主藏精,脾病及肾,肾失固摄,故见小便频多,腰为肾之府,肾虚腰腑失养,故见腰膝酸软;阴虚则热盛,故见五心烦热,舌淡红,或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为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

主方:参芪地黄汤、生脉散加减。

参考处方:人参、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麦冬、五味子。

此两方相合,可益气养阴、补肾摄精。兼胃肠结热,烦热多食,大便干结者,可配合三黄丸等;兼肝经郁热,口苦咽干,心烦失眠者,看配合小柴胡汤加减;兼痰热中阻,心胸烦闷,失眠多梦者,可配合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加减;久病血瘀,肢体麻痛者,可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4.阴阳俱虚

症舌脉:口干多饮,夜尿频多,五心烦热,畏寒神疲,腰膝酸冷,四肢无力,汗多易感,性欲淡漠,男子阳痿,大便不调,舌体胖大,舌苔少,或有白苔,脉沉细,或沉细数而无力。

辨证分析: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内藏元阴、元阳,肾阳亏虚则见畏寒神疲,腰膝酸冷,四肢无力,汗多易感,性欲淡漠,男子阳痿;肾者水脏,主津液,肾阳亏虚,无力气化水液,则见夜尿频多,大便不调;肾阴亏虚则见口干多饮,夜尿频多,五心烦热。舌体胖大,舌苔少,或有白苔,脉沉细,或沉细数而无力为肾阴阳两虚之象。

治法:滋阴温阳。

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参考处方:附子、肉桂、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此方阴阳两补,补肾固精。偏肾阴虚者,或加用玄参、知母、黄柏等;肾虚性功能障碍,表现为男子阳痿,妇女带下清稀者,可配合五子衍宗丸。若为脾肾阳虚兼寒湿证,脘腹胀满、疼痛,喜温喜按,泄泻,甚至完谷不化者,可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若为脾肾阳虚停饮证,呕吐痰涎、清水,背寒,眩晕,脘腹痞满,肠鸣漉漉者,可用苓桂术甘汤。

临床上,消渴病证候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床表现除了本虚证,常常兼有一个甚至数个标实证候。常见标实证:胃肠热结证,常表现为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大便干结,心胸烦热,舌质红,苔黄干,脉象滑利而数,治当清胃泄热,方可用增液承气汤合三黄丸;湿热困脾证,常表现为纳食不香,口干粘腻,头晕沉重,脘腹胀闷,大便不爽,小便黄赤,或尿频涩痛,小便浑浊,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或弦滑而数,治当清化湿热,方可用黄连平胃散合四妙散。肝经郁热证,常表现为口苦咽干,口渴引饮,胸胁满闷,太息频频,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当清解郁热,方可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痰火中阻证,常表现为头晕沉重,心胸烦闷,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当清化痰热,方可用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肝阳上亢证,常表现为头痛眩晕,口苦咽干,颜面潮红,耳鸣耳聋,躁烦易怒,失眠多梦,小便黄赤,舌边红,苔黄,脉弦,治当平肝潜阳,方可用天麻钩藤饮。

另外,消渴病常有情志抑郁,可见气机瘀滞证,表现为情志抑郁,太息频频,胸胁苦满,脘腹胀满,少腹不舒,或妇女月经不调,舌苔起沫,脉弦,治当疏肝理气,方可用逍遥散、四逆散、四磨汤等。消渴病肥胖者,可见痰湿阻滞证,表现为体形肥胖,口中粘腻,四肢沉重,神疲嗜睡,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缓,治当化痰除湿,方可用二陈汤、白金丸合指迷茯苓丸。至于消渴病血脉瘀阻证,临床也很多见,可表现为胸闷心痛、偏身麻木,甚至偏瘫,肢体麻痛,肌肤甲错,妇女月经不调,经血舌暗有血块,口唇色暗,舌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治当活血化瘀,可用桃红四物汤、桃核承气汤等方。

而消渴病久病血瘀,则多为络脉病变,热伤气阴,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俱虚基础上,热结、气滞、痰湿、血瘀等诸多病理产物,互相胶结,常导致络脉瘀结,成为多种继发病证发病的基础。心脉瘀阻,即为胸痹心痛、心悸怔忡;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即为中风眩晕;肾络瘀结,“微型癥瘕”形成,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即可见水肿、胀满或生关格危候;肝肾亏虚,目络瘀结,加以肝火上炎,灼伤目络,即可成视瞻昏渺;肢体络脉痹阻,气血不能布达于四肢,即可血痹、痿、厥,甚至发生脱疽之变。治疗在强调益气扶正基础上,应该重视活血通络、化瘀散结,可酌加水蛭、土鳖虫、地龙、僵蚕、炮山甲以及鬼箭羽、鸡血藤、海藻、牡蛎等。另外,消渴病多正虚,容易感受外邪,或内生邪毒,则可发生痨瘵、疮疡、淋浊等,变生百病。

二、中成药治疗

阴虚证,可用六味地黄丸;气虚证,可用参苓白术丸;气阴两虚证,可用玉泉丸;阴阳俱虚证,可用金匮肾气丸;气虚夹热者,可用金芪降糖片;胃肠结热者,可用功劳去火片、三黄片;肝经郁热者,可用大柴胡汤颗粒;脾胃湿热者,可用四妙丸;肝阳上亢者,可用天麻钩藤饮颗粒;气机瘀滞者,可用加味逍遥丸、四磨汤;痰湿阻滞者,可用二陈丸;络脉瘀结者,可用丹七片、大黄蟅虫丸等。

三、其他疗法

1.针刺或点按胰俞胰俞,又称“胃管下俞”、“胃脘下俞”、“胃下俞”,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部位,针刺或点按该穴,或脉冲治疗,常配合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可用于消渴病辅助治疗。(郑佩仪,段颖华《常见病针灸治疗》)

2.晚蚕砂焙干,每用冷水下6 g,连服半个月。可清热止渴。(张伯臾《中医内科学·教学参考书》)

3.桑白皮饮桑白皮三两,锉。煎服法:以水三大盏,煎至二盏,去滓,温温频服一小盏。主治消渴。(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

【预后】

消渴病病情发展,气虚加重,或阴损及阳,更可表现为阴阳俱虚。消渴病失治误治,病情加重,燥热伤阴,阴竭液脱,浊毒内生,气机逆乱,可引发神昏厥脱危候。正虚,尤其是阴虚、气阴两虚之下,容易感受外邪,或内生邪毒,所以可伴发疮疡、痨瘵、淋浊诸病。久病血瘀,络脉瘀结,更可发生胸痹心痛、中风、水肿、关格、视瞻昏渺、痿痹、脱疽等继发病证,预后不良。

【预防护理】

1.饮食有节饮食宜清淡,而且进食量应有所节制。多饮水,禁烟限酒。不可过食甘肥以及咸食,少吃辛辣、油腻、煎炸、烧烤等。

2.调节情志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郁怒等精神刺激,并应该注意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

3.劳逸结合应适当增加运动量,避免久坐。起居应有规律,避免劳心过度。

4.密切监测应注意监测相关指标,及早诊断,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避免病情加重,引发气机逆乱,阴竭液脱危证,或进一步发展,导致诸多继发病证,或发生痨瘵、疮疖等。

【临证备要】

1.消渴病临证,应注意明辨体质类型。阳明胃热体质,常用清泄结热法,少阴阴虚体质,常用滋阴清热法,厥阴肝旺体质者,常用平肝潜阳法,少阳气郁体质,常用清解郁热法,太阴脾虚体质者,常用清热化湿、清热益气治法。

2.消渴病辨证,应重视分辨标本虚实。本虚证包括阴虚、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证,标实证包括胃肠结热、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痰火中阻、肝阳上亢、气机郁滞、痰湿阻滞、络脉瘀结等。病情稳定期应标本同治、邪正两顾;病情急变期应治标为主,兼以治本,或先治标后治本。

3.消渴病治疗,应重视清热、益气、养阴治法。热伤气阴是消渴病的核心病机,而气阴两虚为临床最常见的证候。所以临床在重视益气养阴治法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清热治法。具体而言,胃肠结热者,可用大黄、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知母、天花粉等;脾胃湿热者,可用苍术、白术、黄连、黄柏、苦参、薏苡仁、马齿苋等;肝经郁热者,可用柴胡、黄芩、薄荷、郁金、赤芍、白芍、丹皮、栀子等;痰热中阻者,可用瓜蒌、黄连、陈皮、半夏、茯苓、僵蚕、海蛤壳等。夹肺热者,可用黄芩、桑叶、桑白皮、地骨皮等;夹心火者,可用黄连、栀子、莲子心、生地、竹叶等;夹肝火者,可用龙胆草、黄芩、桑叶、菊花、夏枯草等;夹胃火者,可用石膏、知母、大黄、黄连等;阴虚相火妄动者,可用知母、黄柏、生地、玄参、地骨皮等。

4.消渴病及其继发病证治疗,活血化瘀治法非常重要。消渴病常见血瘀证,久病不愈,更常见络脉瘀结证,因此消渴病及其继发病证治疗,应该重视活血化瘀治法。常用丹参、葛根、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久病络脉瘀结者,更应该重视活血通络与化瘀散结治法,常用药如水蛭、土鳖虫、炮山甲、地龙、僵蚕、白花蛇以及大黄、鬼箭羽、海藻、昆布、牡蛎等。

【案例分析】

梁某某,男,71岁,住北京市甘家口。初诊:1996年11月13日。主因口渴10年余,伴双下肢体麻木、疼痛、冷凉1年来诊。患者发现糖尿病10年余,有心梗、心肌室壁瘤心脏手术史。长期服用西药磺脲和双胍类降糖药,近期已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一般。近期出现双下肢体麻木、疼痛,不能步履,生活不能自理。服用胰激酞原酶片,治疗无效。求中医诊治。刻下:咽干不欲多饮,头晕目花,有时心悸胸闷,疲乏无力,肢体麻木、疼痛、冷凉,夜间痛甚,伴四末冷凉,大便偏干。患者持杖艰于步行,痛苦异常。诊查: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爪甲枯萎,舌质暗红,苔薄腻,脉象沉细略弦。

中医诊断:消渴病,血痹辨证: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络脉痹阻

西医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治则治法:以标本同治为治疗原则。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化瘀开痹为治法。

方药:选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30g、沙参15g、玄参25g、赤白芍各25g、当归30g、丹参15g、葛根25g、狗脊15g、木瓜15g、淫羊藿15g、桂枝6g、黄连6g、银花15g、桃仁12g、红花9g、鬼箭羽15g、地龙3g、水蛭3g、土鳖虫3g、僵蚕3g、三七粉3g(冲服),30剂。

调护:低糖饮食,忌食辛辣、油腻以及煎炸炙煿之物,注意避免足部外伤。

二诊:1996年12月12日。服药大便通畅,肢体麻痛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良好,可持杖步行散步。效不更方,30剂。

三诊:1997年1月12日。诸症均减,体力与精神状态良好,已不须拐杖自行散步。继续守方。30剂。

四诊:1997年2月10日。病情平稳,复查血糖化验正常。基本无症状,精神体力均佳,视力改善。坚持服用汤药半年余,病情持续稳定。多次化验血糖,控制良好,两年后随访,肢体麻木疼痛未进展。

辨病辨证分析:消渴病临床多发,根治困难。初病多实,久病多虚,更多虚实夹杂者。消渴病日久不愈,热伤气阴,或阴损及阳,久病入络,更可致络脉瘀结,发生血痹麻木等诸多继发病证。本例即消渴病久病患者,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证为气阴两虚,有阴损及阳之势,标实证为血瘀,络脉痹阻。该方生黄芪需重用,一般30-60g,最大可用至120g。加沙参、玄参者,兼以养阴,配大剂量赤白芍、当归,即可养血活血,柔筋缓急止痛,又可通便。丹参、葛根为祝谌予教授常用活血“对药”,狗脊、木瓜是吕仁和教授经验方脊瓜汤之核心配伍。用淫羊藿、桂枝补肾温经以活血,用黄连、银花清热坚阴以对病。他如桃仁、红花、鬼箭羽、地龙等辈,总为活血化瘀、通络开痹之意,其中更用虫药最善搜风通络,则使全方通络之力倍增。三七粉为活血药,又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散剂冲服效果较好。

消渴病讲稿分享——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案例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