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根《石头记》研究】之霍国玲谈红学(第134期)

 果冻0881 2016-11-13



草根红学探索的沙龙;红楼梦爱好者的家园;为你分享不一样的金陵十二钗…


误谬之处必有隐




说起宝哥哥和林妹妹来,人们都知道他俩是一双恋人。自幼俩小无猜,耳鬓厮磨;长大后心情相对,互为知己。按现代的说法,彼此爱的死去活来。不过在他们的爱情生活里,却有一段简短却又令人费解的对话。

   

 故事发生在《石头记》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受笞挞”。在这一回中,说的是贾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因此受到其父贾政的体罚。这次体罚确实打的不轻,贾政真的要“着实打死”;宝玉也确实被打的“面白气弱……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无一点好处”,遍体麟伤,奄奄一息,令人惨不忍赌。

   

 贾宝玉受笞挞有两大罪状,他老子贾政没有冤枉他。《石头记》第二十八回:“蒋玉涵情赠茜香罗”,说的就是“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这件事情。有一次贾宝玉在冯紫英家的酒筵上,认识了一个叫琪官的戏子蒋玉涵,“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他俩离席假借解小手的机会,互赠私物,蒋玉涵将一条茜香罗的汗巾子解了下来赠给宝玉;宝玉也将自巳的一条松花汗巾子解下来回赠给蒋玉涵,显然这是一件具有同性恋性质的勾当。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含耻辱情烈死金钏”,说的则是“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有一天,宝玉去他母亲王夫人房中,见他母亲在里间凉榻上午睡,大丫头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宝玉见了她就有些恋恋不舍的……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一处吧……我只守着你”。没想到被他假睡的母亲听了个正着。她不责备自已儿子的荒唐,却顺手打了金钏儿一巴掌。金钏儿不能忍受这样的曲辱,投井自杀。

   

 贾宝玉的恋人林黛玉,是一个具有独特性格的姑娘,有着极强的自尊心,生就的伶牙利齿,处々芒锋必露,她“专挑人的不是”,,“见一个打趣一个。”除此之外,她对薛宝钗总是酸々的,因为在大观园中,颇具有与她争夺贾宝玉爱情实力的只有薛宝钗一个人。“金玉良缘”的阴影,经常笼罩在她的心头。

从古到今,爱情都是排他的。

   

 面对贾宝玉对爱情姿肆无忌的不忠行为,林黛玉又该怎样面对呢?按着常人的情感规则,她的选择只有两条:一条是妥协;一条是绝断。妥协意味着吞声饮恨,含垢纳污,近乎阿谀逢迎,这绝不是林黛玉性格之必然。“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绝不会走这条曲辱之路。那末剩下的,只能走绝断这条路了。因为它符合林黛玉的性格。奇怪的是在曹公的笔下,却变成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笔糊涂帐。

   

 在宝玉挨打之后,有这样一段描述:“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忽又觉的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号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的厉害……半日才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了,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的话,就是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末了,只见院外说:二奶奶来了……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过去每当阅读至此,总是要闭卷深思,但思之再三,还是不得要领。下边我们试着按他二人的对话的逻辑,去推断他俩对话的内容,大意应该是这样的:

    

林黛玉:“挨了这次毒打,你可将流荡优伶、淫辱母婢的错误,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贾宝玉:“你放心,别说这样的话,就是为蒋玉涵、金钏儿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黛玉放心地匆匆而去。这是什么意思,天大的误谬!”   

   

 我们说他误谬,是因为林黛玉的问话,包含了妥协的意思,这不符合林黛玉的性格。尤其令人费解的是:贾宝玉竟然公开坚持错误,而且还表示“死不悔改”的决心。更离奇的是,他还要林黛玉放心,林黛玉也似乎真的放心了。曹公为什么会写出如此糊涂而又离奇的文章来呢?真的令人费解。

    

“解梦学说”的创立,石破天惊,为红学研究,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窗户,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红学中的诸多难点疑点,迎刃而解。“解梦学说”认为:解梦之路之一,是尽力挖掘和正视书中存在着的大量误谬,在解决这些“误谬”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到小说背后所隐的历史。正视“误谬”,解决“误谬”,便是在走解梦之路。

   

 误谬之处必有隐!

   

 当我们用解梦观点,重新审视这段误谬的对话时候,确有大彻大悟、豁然贯通之感。这段对话,不但脉络清晰,而且顺理成章,毫无误谬之处。《红楼解梦》曾经推断论证出《石头记》背后所隐的一段历史,摘录如下:

   

 曹雪芹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在南京出生……他所钟爱的女子竺香玉,最早是被曹家买来的小戏子,当时年仅六岁,九岁时当了雪芹的伴读丫头,十三岁时曹家被抄,之后随曹家由南京来到北京,她被雪芹的婶娘收为女儿。十五岁时以曹家小姐的身份进宫作了陪读,雍正九年,雍正嫡配皇后薨逝,十年,香玉十七岁被选为皇贵妃,之后晋封为皇后。二十岁时,在曹雪芹的配合下,用丹砂毒杀雍正,之后到寺院带发修行,最后因陷入史湘云的原型李香玉设置的圈套,乾隆十六年香玉为雪芹生一子后,被李香玉威逼,香玉悬梁自尽,曹家二次被抄,雪芹一度逃禅,等灾难过后,雪芹隐居香山一带埋头撰写《石头记》,并将这段历史隐入书中。(见《红楼解梦》)

    

据此试索如下:

    

一、蒋玉涵和金钏儿是什么人?是戏子和丫头。实际上,这两个人暗隐的是曹雪芹的恋人竺香玉。故事中的蒋玉涵、金钏儿和林黛玉,都是竺香玉的分身。贾宝玉则是曹雪芹的分身。

   

 二、贾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则是暗喻曹雪芹和竺香玉热恋的爱情生活。

   

 三、忠顺亲王府派长史官去贾府讨要戏子琪官蒋玉涵,暗喻竹香玉以曹家小姐身份入选清皇宫。忠顺亲王府隐写清王朝,贾府则隐写曹府。

    

四、金钏儿跳井,暗喻竺香玉正式进入清皇宫。(井隐水、水隐清)

   

 五、宝玉挨打,暗喻竺香玉被雍正强行纳妃后,曹竹爱情沏底破灭,曹雪芹在精神上受到强烈的打击和致命折磨,贾政是雍正的分身。

    

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短促对话,暗喻曹、竺在上述五大背景下,曾经有过一次短促的相互会面和对话的机会,在这次会面中,他们进行了私下的情感交流,这种交流只能是仓促的短暂的。试铨释对活内容如下:

    

香玉:我巳被迫纳妃,你从此可不会再爱我了吧?

   

 雪芹:“你放心,别说这样的话,就便为你死了也是情愿的”。

   

 香玉听后,真的放心了。这是一段多么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对话!没有一丝一毫的误谬。

    

戏子丫头出身的竺香玉,是作者曹公的恋人,以曹家小姐身分入宫服役,后被雍正纳妃封后等这样一个基本情节,曹公在八十回中,一次又一次的隐写;一遍又一遍的皴染,用心何其良苦。“隐”是为了逃避清王朝文字狱的迫害,因而隐的越严密越安全;“露”则是为了“使闺阁昭传”,“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自短,一并使其泯灭也”。因而要反复皴染,引导读者的注意力,以解出其中之味,否则就是对隐的否定。

隐与露这样一个矛盾体,贯穿于《石头记》八十回整个作品之中,本文所触及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误谬之笔,何止于此。



作者简介

 乔清楷,离休干部,原任北京建筑机械厂分厂厂长。写“红学”文章20余篇,发表在《红楼》、《红楼研究》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