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析绿色生态课堂
2016-11-13 | 阅:  转:  |  分享 
  








浅析“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下的绿色生态课堂

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新模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经曲折道路,终于确定以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小学教师确立新的课程思想和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缺失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达到的。

绿色生态课堂的基本内涵,即让活跃的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传统教学伦理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关系:人──人”,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看待,把课堂作为培养“社会工具人”的“教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绿色生态实体──教师与学生。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绿色生态。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对新一轮“课改”精神只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虽然用了课改教材,也是“穿新鞋走老路”。许多教学活动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教给学生知识,怎样迎接考试,很少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绿色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让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过程。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思考,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申报立项了《“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这一市级课题进行研究,以此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出有效的教学模式,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实行这种教学模式,进一步坚定全校教师参与教改的信念。培养和磨炼我校教师教改的意志品质,增强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动力。此课题研究以行政力量为推动力,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必然在全校掀起实施“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浪潮,从而为创设良好的教育改革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组合作成为优秀生和后进生共同提高的“双赢”载体。合作的目的是双赢,生生之间充分合作,以小组整体成绩评价组员,使小组成为对学生的监督和一种心理的归属。实施有效的分组激励教学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校以合作教学论和绿色生态课堂理念为理论基础,以构建“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为目标,以合作、展示、交流、评价为平台,以课堂合作学习带动自主学习,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主要分为“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自我展示——交流讨论——达标检测——课堂小结”六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中实施“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下的绿色生态课堂研究:

(1)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将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组建合作小组。分组后,对组内的同学进行合理分工,力求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设立组与组之间激励机制,把竞争引入课堂中,激发组员归属感和凝聚力。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案”导学在实际合作学习中的应用。“学案”导学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构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发挥教师集体备课和合作交流学习的优势,转变师生思维方式,实行适合“自主合作”分组教学的行为方式,突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4)?通过“听、评、说、上”等方式,以课例为载体,以点带面,深化课题实施,构建各学科“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新模式和策略,研究其原则、步骤和方法。

2.分组激励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1)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在导学案上应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活动的内容,拟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尽量让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3)学生能力方面

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习惯。

拟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间的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教师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慢慢敢说、会说,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地完整地说。

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讨论的方法。

拟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评价的能力。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拟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也尝试用语言作出评价,对别人的发言的异议点说出自己的看法。

3.“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下的绿色生态课堂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1)构建适合我校“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有效性的课堂模式。我们希望构建的教学模式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和合作教学理论指导之下,较为稳定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并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教学程序。

(2)“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包括分组教学讨论时机、小组座位安排、小组分工构成、合作学习的心理和习惯指导、小组长的选拔与培养、小组评价的有效性研究。

(3)“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促进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4)“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基本技能,包括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明、建议、协调十项小组合作技能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非认知结果的影响,包括学生的自尊心、归属感、关爱他人的态度等方面。

(5)“学案”导学在实际合作学习中的应用。“学案”导学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本课题研究着重研究“学案”导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以及对整个合作学习的作用。

4.“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下绿色生态课堂的方法研究。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践研究中,我们采取了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传播的方法。主持教师作为首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注意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及时改进研究措施,并把经验汇总交流,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来。

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探究“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下绿色生态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生本教育的绿色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以生命合作活动为宗旨,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预示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是绿色生态课堂的一个很好探索。

















































8







献花(0)
+1
(本文系空谷幽兰zcl...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