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二里头出土文物透露出惊人信息: 九鼎若存在, 必定是这个形状#UC订阅号#

 思雍 2016-11-13

九鼎和传国玉玺,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且又神圣的传世之物了。九鼎,相传是夏朝初年大禹所铸,那么,九鼎存在吗?还是一个古人编造的噱头和谎言?


(禹贡九州图)

        根据传世史书的记载,夏朝初年,大禹治水之后,依照山川地貌,划分天下为九州。并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九鼎相继传世,经夏朝471年,商朝500年,周朝800年,传世将近2000年,一直到周朝末年不知所终。虽然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对此言之凿凿:“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九鼎想象图)

从历史记载来看,尤其是进入中华民族信史的年代后(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多次记录九鼎的行踪,如:

  • 公元前606年,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洛邑“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终使楚军退去。

  •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国国王亦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四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然后直入洛阳,秦武王直接入太庙明堂中欲窥九鼎,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后来秦武王举雍州鼎绝胫而亡;


(秦武王举鼎绝胫而亡)

从这些记录来看,夏朝所铸的九鼎应该确实是存在的。那么,九鼎应该是圆鼎还是方鼎呢?

从考古发掘总结的规律来看,在中国青铜时代的礼器群中,方形器的规格要明显高于圆形器。圆形器物,多用来蒸煮之用,但方形器物,多是用来祭祀的礼器。现存最著名的鼎,当属出土于殷墟的后母戊大方鼎了,而出土与郑州商城的几件商朝前期的鼎,也是方鼎。


(后母戊鼎藏于国家博物馆,杜岭方鼎为一对,一藏于国家博物馆,另一藏于河南博物院)

其次,从国内著名的夏文化遗址,洛阳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也能看出端倪:洛阳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件陶方鼎,那是二里头的原创,它透露出的惊人信息是当时已制造和使用了青铜方鼎。如果真有“九鼎”,那一定就是方鼎!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长许宏透露:


在二里头遗址出土有数件小型陶方鼎。它们都是口稍大于底,方体深腹,四足。其中一件还饰有弦纹和曲折纹,并有铆钉形的装饰。这与郑州商城出土的二里冈期大型铜方鼎在形制上非常相近的。它本身可能是模型或玩具,但这种有悖于快轮制陶原则的造型,最大的可能是在模仿铜方鼎。那么我们也就有理由相信这一时期应当已经有铜方鼎存在了。


(洛阳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方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