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治动员的意义

 陈艳珠 2016-11-13

政治动员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早已存在。在近现代,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历次局部战争中,政治活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频繁,政治动员更成为进行战争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工具和政治的继续,是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任何战争的发生,都与交战双方战前的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它们各自在战前长期推行的政治的继续。毛泽东指出:“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1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本质的基本原理,不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服务于政治的实质,而且为考察政治动员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古往今来的战争实践证明,政治不仅决定战争的目的和性质,而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对战争的这种决定作用,使得政治动员在战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施政治动员,才能达到宣传人民、凝聚人心、一致对外的目的。战争在爆发之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的动荡。任何国家或掌握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为了顺利地进行战争,都要首先解决“人心归向”的问题,都要把政治动员作为中心环节加以实施。古今中外概莫如此,所不同的只是由于战争性质不同,政治动员的效能有高低之别。这是因为,政治动员是国家统治阶级或掌握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的政治原则、政治思想和政策在战争条件下的运用,它具体地体现了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带有鲜明的阶级性。这种阶级性,不仅影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阶级性质的政治集团在实施政治动员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治动员的效能。战争中,正义一方的政治动员往往能够发挥充分的效能。因此,政治动员对于正义战争说来,是一种强有力的政治优势。战争史上,有许多被侵略的国家和民族,依靠政治优势,以劣势装备战胜侵略者的实例。我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中的政治动员,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反复强调政治动员的重要性。他在总结反“围剿”斗争的经验时,特别强调指出:“政治动员是反‘围剿’斗争中第一个重要问题。”①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动员起千千万万的民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日本帝国主义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党我军能够实施广泛而深入的政治动员。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所指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这个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我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一再说明,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乃是团结人民、组织人民进行战争的重要保证。

其次,实施政治动员,也是争取国际援助或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为战争的胜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的需要。现代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战局往往同当时的国际战略格局密切相关联。特别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把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纳入政治动员的轨道,以巩固和扩大国际统一战线,争取国际支援,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争动员手段。当代多次局部战争的事实表明,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政治动员在形成良好国际条件方面;仍然显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国仍然把它作为进行战争的必要手段。

再次,实施政治动员,还可以有效地破坏敌方内部团结,瓦解敌军斗志。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通过对敌发动心理战攻势,使敌方发生内讧或哗变,造成敌方上下矛盾加深,军队斗志衰减,从而赢得战争的事例数不胜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历次革命战争中,依靠自身的政治优势,曾经正确地运用了瓦解敌军这一重要原则,把开展对敌心理战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内容,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或不战而胜的辉煌战例。

正是由于政治动员在整个战争动员中,居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因而任何国家在战争发生时,都要通过政治动员解决内政、外交问题,最大限度地赢得国内国际对战争的支持,以形成良好的政治条件,进而有效地实施其他各种动员。政治上没有力量,精神上准备不足,或者对外政策不能适应战争形势,都可能导致整个战争动员的失败。(吴子勇《战争动员学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