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你不知道的事——警惕夜间血压升高这个魔鬼

 信天游mmfquj0z 2016-11-14

高血压你不知道的事——警惕夜间血压升高这个魔鬼

正常人群的血压在24小时内规律性变化,呈日高夜低昼夜节律。但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有的患者日间血压正常,但夜间血压不降反高,此种现象称为“单纯夜间高血压”,由于这种高血压只能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才能发现,同样会损伤血管、大脑、心脏、肾脏,相较于日间高血压,夜间高血压更可怕,对其研究可能具有更独立的临床意义。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人群的单纯夜间高血压发生率为10.9%,且夜间血压升高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明显增厚,夜间血压升高与靶器官损害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相关。

一、夜间血压升高的机制及病理生理

(1)尿钠排泄受阻

前面的讲题讲过,中国人群为高钠低钾饮食,而钠盐摄入过多可引起血压升高。白天血压升高,夜间为维持血压平衡,应刺激尿钠排泄。尿钠排泄障碍可导致夜间血压升高。虽然这种尿钠排泄受阻的机制不明,但这一现象提示,钠代谢障碍可能与夜间血压升高有关。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

有研究表明,夜间血压下降缓慢与醛固酮-肾素比例有关。也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各时间点的血管紧张素II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且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而夜间血管紧张素II水平与夜间收缩压呈正相关,表明血管紧张素II可能是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与夜间变化节律形成的直接效应因子。

(3)褪黑素与夜间高血压

褪黑素在维持血压昼夜节律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使夜间血压下降,也有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使夜间血压升高。

褪黑素降低血压的可能机制:通过血管褪黑素受体使血管收缩或舒张;或可直接使外周动脉扩张,从而减少外周阻力。

(4)L-肉碱与夜间高血压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L-肉碱的缺乏可能与夜间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L-肉碱缺乏引起夜间高血压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缺乏所导致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或内皮功能障碍相关。

二、夜间高血压的治疗

夜间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维持昼夜血压节律和控制24小时血压这两个目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和药物的干预。

(1)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戒酒、保持运动、改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限制钠盐摄入。

(2)药物干预

近年来,针对夜间高血压提出了时间治疗学这一概念,即强调服药时间与降压作用之间的关系,调整服药时间可以改变血压昼夜节律。

多个研究肯定了ACEI和ARB在降低夜间血压和维持正常昼夜节律方面稳定性和效果较好。部分研究表明,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缬沙坦、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非杓型夜间血压。β受体阻滞剂在夜间高血压的治疗中的作用尚未被详细研究。

目前,对于利用降压药物控制单纯夜间高血压是否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尚不明确,因此需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进行单纯夜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实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