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德秋拍预览 | 清津海关五十两银锭

 alayavijnana 2016-11-14


清天津“津海关 裕丰官银号 光绪年月日”“匠伍世才”三排戳五十两银锭,重:1859克,马蹄形银锭,品相完美。“津海关”戳印银锭所见甚少,留存不易,是研究中国古代海关税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天津“津海关 裕丰官银号 光绪年月日”“匠伍世才”三排戳五十两银锭

尺寸:重1859g


天津海关历史悠久,明宣德四年(1429年),为便利漕运管理,朝廷在漷县等地设立钞关,专司对往来船舶商货课税。正统十一年(1446年),漷县钞关移至武清河西务。此时,河西务以其紧邻京师的独特地位,一跃成为“燕蓟舟车会,江淮贡赋多”的宝地。清沿明制,清政府仍设钞关。清康熙元年(1662年),河西务钞关移至天津城北门外,称“天津关”,俗称北大关,负责管理天津本地及内陆贸易。



李鸿章题“津海新关”牌匾


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规定“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翌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奏请清政府设津海关,并于咸丰十一年二月十二日(1861年3月23日)正式开关,称“津海新关”,简称“津海关”。行政长官为津海关税务司,隶属海关总税务司署,并受津海关道监督。这标志着中国的国门被进一步打开,也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的发展建设由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那时起,津海关登上了天津近代历史的舞台,并在中国海关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津海关办公地点始设于天津市内东浮桥附近,光绪十四年(1888年),迁至英法租界相接的紫竹林。当时,应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邀请,李鸿章为津海关扩建办公楼专门题写“津海新关”匾额。该匾额作为近代海关国家级文物,现为中国海关博物馆收藏陈列的镇馆之宝。



津海新关旧址


新关又称洋关,直至1949年接管前,始终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税务司累计达34任。新关开关后,与之相区别,天津钞关又称“津海常关”、“天津常关”,归津海关道统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根据《辛丑条约》约定,天津商埠50里内常关划归津海关接管。1931年国民政府实行“裁厘加税”制度,天津商埠50里内外所有常关全部撤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