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能喝着啤酒撸串了?

 牧语轩 2016-11-14

眼 瞅 着 夏天就要来了,又到了在大街小巷撸串儿的季节。喝啤酒、吃烤肉,可能是大部分人喜闻乐见的消夏方式。


不久前,馆儿君在“一碗4000年前的面条(点击标题即可阅读)一文中介绍了很多古墓出土的食物,其中就有2000多年前汉墓里的烤肉串,不禁感叹古人的饮食居然也可以这么丰富!


然而,最近馆儿君又听说一个颠覆三观的考古发现:5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能喝上啤酒了!!!




请合上您的下巴,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的一项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的考古研究人员称,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米家崖遗址发现了5000年前酿制啤酒的证据,这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早酿酒证据,说明中国古人可能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享受喝啤酒的乐趣。

米 家 崖 遗 址 是 什 么?


据了解,米家崖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西岸,南北长约2.5公里,宽约0.5公里,是黄河中游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距今大约有五千年至六千年。




该遗址清理发掘面积达4000平方米,清理出灰坑200个,房屋基址5座,陶窑2座,发掘骨器和石器400余件。《西安米家崖: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2006年考古发掘报告》对该遗址2004~2006年考古发掘成果进行了客观而详尽的介绍,并将所获遗存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半坡四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及客省庄文化。




酿 造 啤 酒 的 证 据


考古研究人员称,古代的中国人在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年)就已经开始酿制啤酒了。他们在米家崖的两个窖穴里发现了与制酒相关的器物,包括阔口罐、漏斗、小口尖底瓶和可移动的灶,年代测定为介于公元前3400年到公元前2900年,通过残留物的科学分析,从中找到了啤酒酿造的三个证据


第一,研究人员对淀粉颗粒的残留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很多有明显的缺坑(和通常发生在啤酒酿制过程中的情形相仿);与之前的发现相符。


第二,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小米和大麦。(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大麦传入中国的时间比先前认为的时间早了1000年。)


第三,通过化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残留物中包含着草酸,我们认为其可能来自于草酸钙——也被称作“啤酒石”——是酿制啤酒的一个副产品。



米家崖遗址发现的用于制酒的漏斗



漏斗内壁的残留物


5000 年 前 的 啤 酒 口 感 如 何?


负责该项研究的斯坦福大学考古专业博士生王佳静表示,很多人都问过它这样一个问题:从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工具,怎样才能够判断出那时酿造的啤酒口感如何



米家崖遗址发掘出的陶瓷炉灶残片


王佳静称,我们没有一个获得含糖量的方法,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这种啤酒是什么味道,我只知道其使用的原材料。但是,我相信,根据生产流程再次酿造出这种啤酒是可能的。事实上,一家私人啤酒厂已经联系过我,他们希望得到这个配方,以便在今天酿造出这种酒。


考古人员在陶制漏斗和广口陶罐中发现的黄色残留物表明,用于发酵酿酒的原料包括黍米、大麦、薏米和块茎作物等。因此这种啤酒的味道可能有点酸甜,酸味来自发酵的谷物,甜味来自块茎作物。


说到这儿,你想不想尝试一下这种“酸酸甜甜”的古代啤酒?





【 相 关 阅 读 推 荐 】

( 点 击 以 下 标 题 即 可 进 入 阅 读 )


这才是夏天的博物馆该有的样子:


青岛啤酒博物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