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智谋:读史有智慧【纵横】

 liuhuirong 2016-11-15


家智慧     苏秦、张仪之流,凭借广博的历史知识、超人的胆略和雄辩无碍的辩才,或是南北合纵,或是东西连横,真可谓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将天下玩弄于股掌之上。 纵横家智谋是中国智谋心化中最无耻的一页。这种无耻表现在纵横家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他们行动的原则是“不管‘东西南北’,只求有官可做”。

     纵横家的产生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汉书·艺文志》称:“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在这里,孔子和史家对“行人”的作用是很重视的,但最初“行人”还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外交官,而是主管礼仪的官员。如《周礼·秋官》有“大行人”,其职责是“掌大宾之礼,及大仪,以亲诸侯”。又有“小行人”,其职责是“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但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所设置的“行人”的职责已经与《周礼》中所记的行人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再以接待为主要职责,而是以出使各个诸侯国、执行外交使命为主要职责。

     《左传》中就记载了许多“行人”优秀的外交辞令,从中可以看出,这时已经有人在有意识地使用“动以利害、巧辞服人”的说服术。到了战国时代,诸侯间的外交大势已经十分明朗,那就是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合纵)对付秦国,或是各诸侯国分别同秦国建立外交关系(连横)以求自保。为了适应合纵和连横的两种策略,同时一些士人也是为了在其中谋求个人的利益,便“仰禄而失道”,学习外交官“行人”的说服术,顺应这种历史潮流,奔走于各国之间。于是,“谋诈用,而纵横短长之说起”。(《史记·六国年表》)这样一来,纵横家就应运而生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一语不是一个学派的名称,而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尽管这样,纵横家的地位还是非常突出的,他们有自己的学说,甚至是各个学派中的显学。但关键之处并不在纵横家的学问上,而在于纵横家直接的现实效用。“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对纵横家的巨大现实作用的准确描述。对于纵横家积极的历史作用,当时的人们就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战国策》曾经这样评价苏秦发起的合纵运动:“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

     与其他学派相比,纵横家现实实践中有三个特征:一、无从一而终的固定的君主;二、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三、没有一定的价值标准,除了势利营求之外,没有道德束缚。苏秦和张仪无疑是当时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纵横家。纵观战国后期的那段历史,你会发现,其国际关系差不多完全是由两个智谋之人、舌辩之士左右的。先是苏秦的“合纵”,后是张仪的“连横”,这两个人把战国七雄当做一盘任由他们拨弄的棋,玩弄七雄于股掌之上。这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人类古代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外交家恐怕非苏秦、张仪莫属。

     不仅“连横”、“合纵”本身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可言,就是拨弄“连横”、“合纵”的人也无所谓有无正义感。他们既不像同时代的庄子那样清高,也不像要教魏王、齐王实行“仁政”的孟子那样为理想奋斗不已,他们所有的信念就是权和钱,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高贵的品德。相反,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欺骗、狡诈、残忍、无耻的行为方式和一切以权势为标准的价值观念。如果就他们的所作所为总结其品德邯人的话,那就是“不管东西南北,只求有官可做”。

     纵横家智谋也有自己完备的论述和系统,除了《韩非子》中的几篇论文以外,它的总结性的著作是《鬼谷子》。这部书从各个方面论述了游说的技巧,是一部杰出的智谋方面的著作。通过简要地介绍这部著作的章目,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纵横家智谋的全貌。

     该书的第一章讲游说中的纵横捭阖,左右逢源,要求纵横家要有高瞻远瞩、纵观全局的认识高度;第二章是讲反应,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善于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能够见微知著,洞烛幽微;第三章是讲要善于揣摩君主的心理,能够迎合并进一步征服被游说的对象,就是“结内”,使对象能够真正地心服并喜欢你;第四章是讲在具体的游说过程中要善于弥缺补漏、随机应变,使自己的说辞天衣无缝;第五章是讲在游说的过程中要先使对方激动,使对方充分暴露自己,等到对方情志衰竭的时候,再抓住其心理,唆使对方去实现自己所想望的东西,对方就会被说服,乖乖地听命;第六章实际上是讲在游说过程中不要显得太直露,好像在哀求人一般,而要先忤后合、以忤为合;第七章是讲揣情度理;第八章是讲通过刺激、试探以引起对方的反应,从而了解内情;第九章是讲度量权衡利弊祸福;第十章是讲如何谋划说服人的策略;第十一章是讲要能够不失时机地决情定疑,果断处理游说中遇到的问题;第十二章是讲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言辞和实际情况一致;第十三章是讲圆融灵通。

     纵横家智谋是春秋战国时期特定的国际形势的产物,其兴也快,其衰也速。在汉代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以后,纵横家智谋就很难再有多少用武之地了。虽然历代都有余音,但却很难再有大的发展了。

     纵横家智谋的文化特点对我们的民族根性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有奶便是娘”的无原则的功利意识的倡导上。另外,纵横家的论辩滔滔的语言特色对中国的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五编  纵横家智慧 1. 不管“东西南北”,只求有官可做

     一位当代诗人这样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话透显出了人性与历史的悲剧意识,然而,历史也正是在这样的悲剧意识中奋然前行的。

     一般说来,传统中国人的理想是当官,而不是当英雄。当官有权,有了权也就有了钱,荣、华、富、贵四个字真可谓形容尽了当官的好处。一旦当官,不仅在物质享受上得到了满足,被众人艳羡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受人尊重、令人敬畏的权欲得到了满足,就是从道德上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所谓光宗耀祖,正是这个意思。当英雄就不然了,在中国历史上,英雄大多没有好下场,“富”、“贵”往往是没有的,就是“荣”、“华”也要拜人之赐。所以,中国人是宁愿当官而决不愿当英雄的。

     只要当上官,不论你曾采取过什么手段,不论你是为了什么目的,你都是成功者,舆论一般都会站在你这一边。“成者王侯败者寇”,说的正是这个意思。中国人虽经常高喊“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在现实当中却很难做到。因此,他们往往并不为了某一理想、某一原则去做官,而是把做官当做目的。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南北“合纵”抗秦的苏秦和主张东西“连横”自保的张仪,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真所谓不管“东西南北”,只求有官可做。

     苏秦的家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但他不满足于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想出人头地、被人羡慕、被人畏惧。于是,他根据当时的形势,努力学习各种权谋之术,分析当时各国的关系,准备去游说秦王,以获取很高的职位。

     他穿上貂皮制的华贵衣服,带了一百斤黄金,来到了秦国,上书给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西边有巴、蜀、汉中丰富的物产供您使用,北边有胡、代地出产的马匹,向南则有巫山、黔中作为屏障,东边有崤山、函谷关等险阻。秦国真是田地肥沃、人民富足;有万辆战车,有百万雄师;沃野千里,地势险要便利,储藏丰富,这是天府之国,也是可以称雄天下的国家。以大王您的贤能,以秦国众多的人口,以那么多的战车以及纪律严明的军队,足可以并吞诸侯,据有天下,自称皇帝,统治四海。希望大王您能听听我的意见。”

     苏秦讲了这么一通大道理,秦惠王的回答却客气而又冷淡,其主要原因大概是由于他刚刚杀了卫鞅,不太喜欢外国人,又加上时机还不太成熟,或是苏秦只讲一些大而无用的道理,却无具体方法。秦惠王回信说:“我倒听说过:羽毛如果不丰满,就不能飞得很远;礼乐制度不成,不能够随便惩罚别人;道德修养不够深厚,也不能教导役使别人;政治法令没有理顺,也不能随便去烦扰大臣。现在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秦廷上教导我,还是等秦国具备了条件再听您的意见吧!”就这样,苏秦被秦王赶了出来。

     苏秦接连上了十多次书,在秦国住了一年多,秦王始终没被说动。看着盘缠已花完了,身上的貂皮裘衣也穿破了,苏秦没有办法,只好回去。一路风尘仆仆,回到家时,只穿着用皮带绑缠着的草鞋,背着书,担着行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满面羞愧。等回到家里,家人知他求职失败,都不理他。妻子看他回来,连织布机都不下,嫂子也不替他做饭,父母连话都不跟他说。苏秦所受的冷遇够令他伤心的了。

     他叹息说:“妻子不拿我当丈夫看,嫂子不拿我当小叔看,父母不拿我当儿子看,这都是秦王造成的啊!我一定要想法报此被辱之仇。”

     于是,苏秦当夜就把书都找了出来,在屋子里陈列了几十种,其中有一种是姜太公的兵法《阴符》,专讲权谋之术。苏秦如获至宝,连夜背诵揣摩。就这样,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并告诫自己说:“哪里有游说国君而不能获得锦衣美食,不能据有卿相之位的呢?”经过一年的苦读和潜心分析,苏秦各方面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终于充满信心地说:“这回确实可以游说国君了!”

     苏秦为了向兄弟求得路费,就跟苏代、苏厉谈论太公兵法上的道理,苏秦的精彩分析说服了苏代、苏厉,他们不仅拿出许多钱送给苏秦,自己也开始研究起这些问题,后来也成了有名的说客。

     苏秦这回决心合纵抗秦。

     他先来到赵国,想结交赵肃侯的兄弟秦阳君,没料到一开始就碰了个钉子。他并不灰心,继续北上,来到燕国。在燕国等了一年多,也未见到燕文公,钱已用光了,只好借了掌柜的一百个小钱度日。一天,燕文公出来,苏秦就趴在地上求见。燕文公听说他就是曾经游说过秦王的苏秦,就把他带回宫里。在那里,苏秦对燕王讲了一通道理。苏秦说:“燕国在列国之中并不是个大国家,论土地,只有两千五百里,论军事力量,也只有六百辆兵车,六千名骑兵,十几万步兵。南面的齐国瑚面的赵国都比燕国强大得多,却连年战乱不断,只有燕国得保平安。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西面有赵国挡住了强秦,使秦国不能越过赵国来打燕国。赵国一旦投降秦国,那么,秦国马上就会进攻燕国。您现在不同赵国交好,却去同秦国结成联盟,这实在是不正确的策略。况且如果惹怒了赵国,赵国的兵马朝发夕至,您又怎么能抵挡呢?正确的策略应该是同秦国绝交,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秦国。这样,各国才能自保。”

     燕文公很同意苏秦的看法,只是怕各国人心不齐,苏秦就主动要求去联合各国。燕文公当然很高兴,就给了他许多车马、黄金和从人。苏秦来到了赵国,赵肃侯很热情地接待了他。苏秦对赵肃侯说:“中原最强的国家是赵国,而赵国又与韩、魏接壤,秦国要想向中原发展,就必须先攻下赵国。现在秦国不敢来攻赵,是因为有韩、魏做挡箭牌。但如果秦国奋力攻打韩、魏,韩、魏并无高山大河做险阻,是很容易被打下来的。到了那时,赵国可就首当其冲了。现在各国都同秦国交好,纷纷割让土地,可秦国贪得无厌,非把你的土地吞完不可,这是什么策略呢?中原各国再加上楚国如果能联合起来,地方比秦国大五倍、兵力比秦国多十倍,还怕秦国什么呢?我希望能大会诸侯,订立盟约,六国一起抗秦。”

     赵肃侯当时十分年轻,正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听到苏秦有合纵抗秦的办法,自然十分高兴。他立刻给苏秦一百辆马车、一千斤金子、一百双玉璧、一千匹绸缎,请他去约会各国的诸侯。正在这时,秦国打败了魏国,魏国献出十座城求和。赵肃侯听了很焦急,害怕秦国接着攻打赵国,就忙请苏秦商量。苏秦一面忙着备战,一面用激将法利用张仪,让张仪在秦国当上了客卿,说服秦国,使它不来攻打赵国。苏秦安定了赵国后,就开始游说其他诸侯国。

     由于当时的情势所迫,韩、魏、齐、楚等国都十分同意合纵抗秦,苏秦的游说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自己也做了六个诸侯国的宰相,挂了六国相印。他从楚国返回赵国,一路上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真是史无前例的场面。

     苏秦当然不会“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正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在路过洛阳时,他的父母亲自来到路旁迎接,他的嫂子扫地三十里,趴在地下不敢抬头,至于苏秦的妻子,只能远远地躲在一边,侧目而视,正眼都不敢瞧一下,只是竖起耳朵偷听。苏秦问他的嫂子说:“嫂嫂为什么先前对我十分倨傲,而现在对我十分恭敬呢?”苏秦的嫂子说:“因为叔叔您权大位尊而又有很多很多钱啊!”苏秦感慨万分地说:“唉!贫穷的时候连父母都不认你作儿子,富贵以后则亲戚也感到畏惧。人生在世,势力权位以及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公元前333年,燕、韩、齐、魏、楚、赵六国会于赵国的洹水,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互相支持帮助,共同抗秦,并推苏秦为“纵约长”,挂六国相印,专门办理合纵事宜。

     应当说苏秦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减少战乱还是有一定的客观功劳的。《战国策》就曾这样评价苏秦发起的这次合纵运动:“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但千万不可忘记,苏秦倡导合纵的动机仅是为了能有官做,六国合纵也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来缔结暂时的军事同盟。

     苏秦的事业不可谓不“辉煌”,其独特的外交成就也是绝无仅有的,不过,他的结局却并不完满,其实这也是由他所从事的事情及其行为方式决定的。

     秦王听说六国合纵,十分震惊。大臣公孙衍主张先打赵国,因为赵国是合纵的发起人。张仪连忙反对,认为六国刚刚合纵,不宜力取,若是去其一国,五国支援,那就不好办了,不如先拉拢其中的几个国家,慢慢地拆散盟约。可以先把魏国割让的城池退回几座,魏国一定感激,其他盟国一定猜忌,然后再把大王的小女儿嫁到燕国,同燕国结亲。这样,他们合纵的盟约就会被拆散。张仪出这样的计策,一方面确实有效,能够取得秦王的信任;一方面又遵守了不让秦国进攻赵国的诺言。

     秦王依照张仪的计策去办,燕、魏果然同秦国交好。赵王很着急,立刻派苏秦去责问燕国,没想到燕王又向他诉苦,说是齐国夺去了燕国的十座城池,要求苏秦替他想想办法,苏秦又被迫来到齐国。苏秦对齐王说:“您如果能退还那十座城池,燕国会很感激,燕王也会信任您。这样,您就有可能号令天下,建立霸业。”齐王本来雄心勃勃,因没有做上纵约长国家委屈得很,苏秦这么一说,正中下怀,就归还了燕国的城池。

     燕王虽然十分高兴,但因苏秦跟自己的母亲有私情,所以并不看重他。苏秦心里也明白,六国合纵的首要问题是势力均衡,否则,合纵是绝不会长久的。他见燕王对他冷淡,就对燕王说:“我现在对燕国已无多大的用处了,不如到齐国去,明里做臣下,暗里为燕国打算。”燕王正巴不得他离开,就派他去了。

     齐宣王声色犬马无所不好,苏秦就迎合他的毛病,替他广搜美人,大造宫殿,为他父亲大办丧事。齐宣王虽然糊涂,但他的臣下田文等人却看得明白,这是消耗齐国的财力,要弄乱齐国的政治,弄垮齐国。田文等人就背地里派人去刺杀苏秦。刺客把匕首扎进苏秦的腹部就跑掉了。苏秦一时未死,挣扎着去见齐王,小声对齐王说:“我死之后,请把我的头挂在街上悬赏,就说我私通外国,有知道秘密的人快来揭发,就能抓住刺杀我的人。”齐王照着苏秦的话去做,果然抓到了刺客。

     苏秦死后,合纵之约瓦解更加迅速,尤其是苏秦替燕国破坏齐国的消息传出以后,齐、燕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样,散纵连横就成为秦国近期的外交目标了。

     秦惠文王立即拜张仪为相国,让他办理连横事宜。张仪本是穷苦出身,据说曾同苏秦一起读过书。与苏秦一样,张仪也是一个十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在未仕之前,他也曾经历过了艰苦的漫游过程。他曾做过楚国的下等客卿,一次,楚令尹昭阳家传观和氏璧时,因忽来大雨,大家在纷乱中把和氏璧丢失,昭阳的家人见张仪衣着褴褛,一口咬定为他所偷,把他打得皮开肉绽,几乎死去。后来,张仪听一个叫贾舍人的商人说苏秦在赵国做了相国,就前去拜见,没想到苏秦对他极为傲慢,这使张仪极受刺激,发誓要闯出一条路来。在他衣食无着、山穷水尽的时候,又是贾舍人帮他来到秦国,并替他花了大量钱财打点公门,使他当上了秦国的客卿。张仪对贾舍人万分感激,但贾舍人临走之前说:“这一切都是苏相国一手安排的,连我自己也是苏相国的门客。相国怕您在赵国得到了一官半职就满足了,况且相国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如您,不宜在一国为官。所以才特意激励您的志气,把您安排到秦国来,希望您以后劝说秦王不要攻打赵国。”张仪听了,既感动又佩服,从此再也不认为自己比苏秦更有才能了。

     这次他被秦王任命为相国,楚怀王很害怕,怕他要报和氏璧受辱之仇,就赶紧先下手为强,依照苏秦的想法,会盟六国,一起出兵进攻秦国。但他一连发动了两次进攻,都因各国军队军心不齐、战斗力不强而以惨败告终。

     秦惠文王虽打败了六国军队,但齐、楚仍很强大,要想进攻齐国,就必须破除齐、楚联盟。于是,秦王派张仪带了许多礼物来到楚国,张仪先用重金买通了楚王的宠臣靳尚,又把六百里商于之地许给楚国,再加上花言巧语,昏聩贪婪的楚王竟然同意了张仪的要求,派人前去辱骂齐王,同齐国绝交,同秦国建交。但派去接受商于之地的人一年后才回来,终于弄清张仪的话里全是欺骗。楚王大怒,发兵十万攻打秦国,结果楚国在秦、齐两大军事强国的夹击下一败涂地,从此元气大伤。

     后来楚怀王曾用黔中之地换得张仪,但经不起张仪蛊惑之术,又把他放回了秦国。楚怀王总是受骗,最后死于从秦国逃回的途中。

     张仪功劳很大,秦王封他为武信君,并让他带足钱财,周游列国,实行“连横”计划。张仪首先来到齐国,对齐宣王说:“楚王已同秦王成了儿女亲家,韩、赵、魏、燕四国锻土地给秦国,相结为好,独有您孤立无援,如果六国一起围攻您,您打算怎么办呢?”到了赵国,又对赵武灵王说了这一通话,并拿齐国当幌子,号召诸侯。赵武灵王虽有雄才大略,但毕竟为情势所迫,也只好求和。到了燕国,燕国的新君愿把五座城池奉献给秦国。

     张仪可以说满载而归,外交使命完成得非常漂亮。但回秦国时秦惠文王已死,秦武王即位。武王平时很讨厌张仪,张仪就不得不设法脱身。他对武王说:“齐王知道我骗了他,恨我入骨,我如果到魏国去,齐国肯定会攻打魏国。在齐、魏交战时,秦国就可趁机攻下韩国,您也就可以到周天王的都城去看看了,周朝的天下说不定就是大王的。”武王听得心花怒放,就派张仪去了魏国。

     魏王拜张仪为相国,齐王知道后立刻派田文通知各国,重新结盟攻打魏国,并以十座城池的赏格捉拿张仪这个骗子。魏王十分着急,但张仪却自有主张。他派心腹冯喜假装成楚人去对齐宣王说:“大王既恨张仪,就不该成全他。我从秦都来,听说张仪离秦赴魏乃是一计。大王如果攻魏,秦国就会打下韩国,占有成周。您如今果真攻魏,不是正中圈套吗?”齐王恍然醒悟,撤回了军队。

     魏王当然更加信任张仪,张仪也最终完成了连横计划。

     公元前309年,张仪病死。纵观这一段历史,真可称得上是“国际风云变幻”。一会儿南北联合,一会儿东西联合,各个国家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复杂,真是瞬息万变。就是在当今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也很难看到如此变幻无方的国际关系。尤其令人注意的是,这种复杂的关系差不多完全是由两个智谋之人、舌辩之士左右的。先是苏秦的“合纵”,后是张仪的“连横”,这两个人把战国七雄随意玩弄于股掌之上。

     不管你东西“连横”还是南北“合纵”,不管你杀多少人,流多少血,不管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只要有我的官做,有我的荣华富贵,就一切都无所求了。面对如此“丰富”的智谋遗产的时候,你是否会有深深的感喟呢?

     

第五编  纵横家智慧 2. 运天下于股掌之上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国合纵是一次较大的历史事件,这不仅因为它改变了当时秦国对六国各个击破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它带有相当浓厚的文化色彩,被演绎成各种各样的故事流传后世。而这次合纵行动的主角就是苏秦。

     苏秦从燕国来到赵国进行合纵活动。他对赵王说:“天下之人,从卿相、大臣,直到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人不赞扬大王的正义行为,很久以来都希望能够在大王面前亲聆教诲。但是,奉阳君嫉贤妒能,大王不能亲理政事,所以外来宾客和游说之士,无法在大王面前效忠。如今奉阳君已死,大王今后就能够与宾客和游说之士亲近了,所以我才能向大王献上我的愚忠。

     “为大王着想,不如让人民过安定闲适的生活,不要多事烦扰。使人民得以安定的根本,首先在于选择友好的邻邦。选择好了邻邦,人民就能安定;选择的邻邦不合适,人民就一辈子不得安定。还是请允许我谈谈赵国的外患:齐国和秦国是赵国的两个最大的敌人,这是人民不得安宁的原因所在,如果依靠秦国进攻齐国,您的人民就得不到安宁;依靠齐国进攻秦国,您的人民也得不到安宁。有的人为了谋算别国,进攻别的国家,常常想方设法地寻找借口,断绝与别国的交往,希望大王千万谨慎,有话不要轻易说出来。

     “请大王屏退左右的人,让我说明合纵、连横的利弊。您如果能真正听从我的话,那么燕国一定会送上出产毛毡、裘皮和好马的土地,齐国一定会送上产鱼、产盐的海边土地,楚国也一定会献上出产橘柚的云梦之地,还有韩国、魏国都可以把国内封地奉送给您,这样,大王的宗族和亲戚都可以封侯。从别国割取土地,从别的国家得到财物,这是从前王霸之主不惜损兵折将而追求的东西;给亲族封侯,就是商汤、周武也要用争战和拼杀才能争取到。如今大王毫不费力,种种好处就唾手可得,这是我替大王祝愿的事情。

     “大王如果能够联合秦国,那么秦国必然会削弱韩国、魏国;大王如果能够联合齐国,那么齐国必然会削弱楚国、魏国;魏国被削弱就会割让出河外之地,韩国被削弱就会献出宜阳之地。宜阳献出后,上郡的道路就会被阻断;河外之地割让后,就造成道路不通;楚国被削弱后,赵国就会失去援助。因此,对这三项决策,大王的选择不可不十分慎重。

     “若秦国沿轵道而下,南阳就会受震动,再进而攻打韩国,威胁周室,赵国自身就会受到挟制。秦国再占据卫国、夺取淇水,齐国就会臣服秦国。秦国的欲望既然已经施行于山东六国,必然会出兵进攻赵国。秦兵渡过黄河,跨过漳水,占据番吾,就可以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了。这是我替大王忧虑的。

     “如今,山东各国没有比赵国更强的了。赵国土地方圆二千余里,有数十万的军队,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西有常山、黄河、漳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国本来就是弱国,不足为惧。在各诸侯国中,秦国最怕的就是赵国。然而,秦国为什么不发兵攻打赵国呢?是因为它怕韩国、魏国从后面攻打他。因此,韩国汉国是赵国南面的屏障。秦国要进攻韩国、魏国就不同了,这两个国家没有高山大川作为屏障,秦国完全可以一点点地吞食,一直逼近到韩、魏两国的都城下面。如果韩、魏无力对付秦国,必然臣服,而韩、魏臣服了秦国,秦国就扫除了进攻赵国的两个障碍,这样祸患就会直接降临到赵国的头上了。这是我为大王忧虑的。

     “我听说古代的尧在开始的时候地盘不足三百亩,舜没有尺寸之地,而后来都占有了天下;禹聚集的人群不到数百,而后来成为诸侯之王;商汤、周武王的军队不到三千人,战车不足三百辆,而后来都成为天子。这实在是因为他们实行了正确的策略的缘故,所以,圣明的君主能判断敌国的强弱,能估量自己将士的多少和才能。这样不等到两军在战场上对阵,就对双方胜败、存亡的可能有大致的了解,岂能被众人的胡言乱语所蒙蔽而糊里糊涂地决策呢?

     “我曾认真地研究过天下各国的地图,发现各诸侯的土地之和是秦国的五倍,兵力约为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联合起来,集中兵力,一致向西进攻秦国,秦国必定被攻破。如今各国竟被秦国各个击破,打得七零八落,甘愿向秦国称臣。攻破别人与被人攻破,征服别人与被别人征服,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想让诸侯割让土地来与秦国讲和,与秦国讲和,那些人就会有高大的房屋、豪华的宫室,耳听笙瑟,口尝美味佳肴,前有舞乐,后有宫女,再加上美人迷人的姿态,但一旦秦国为患,却没有人能与君主分忧。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整天以秦国的权势来恐吓诸侯,以求分割土地。对此,希望大王深思熟虑而且审慎地注意。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遇事不疑惑,不听信谗言,堵塞流言蜚语,反对结党营私。为使君主地位尊贵、土地扩展、兵力强盛,我才在您面前陈述这些。我为大王着想,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赵六国的力量共同对抗秦国,让各诸侯国的将相一起到洹水举行会盟,互相交换人质,杀白马,结盟誓,共订盟约。六国共同约定:如果秦国攻打楚国,齐国、魏国各派精兵援助楚国;韩国断绝秦国的后路,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燕国把守常山之北。如果秦国攻打韩国汉国,那么楚国就断绝他的后路,齐国派精兵进行援助,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燕把守云中。如果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就切断其后路,韩国防守城皋,魏国堵住午道,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燕国派精兵进行援助。如果秦国进攻燕国,赵国就防守常山,楚国就驻军武关,齐国渡过渤海,韩国、魏国派精兵进行援助。如秦国进攻赵国,那么韩国就驻军宜阳,楚国驻军武关,魏国驻军河外,齐国渡过渤海,燕国派出军队进行支援。诸侯中有首先违背盟约的,其余五国共同讨伐它。如果六国实行合纵联盟对抗秦国,秦国就一定不敢出兵函谷关进攻六国了。这样霸业就成功了。”

     赵王说:“我年纪轻,执政时间短,没有听过治理国家的长远大计。现在贵宾有心保卫天下,安定诸侯,我愿意让全国听您的吩咐。”于是封苏秦为武安君,给他一百辆装饰华贵的车子、千镒黄金、白璧百双、锦绣千捆,请他去联合诸侯。

     苏秦在经过了对秦王连横游说的失败之后,更加成熟。他正确地把握了天下大势,又经过了精心揣摩,终于成竹在胸。通过他对赵国形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秦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国际关系专家,他能够成功地破横合纵,确实有一定的必然性。

     (参见《战国策》等)

第五编  纵横家智慧 3. 优孟进谏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优言无罪,即优伶戏子、滑稽弄臣不论对皇帝说什么,都是没有罪过的,至于皇帝听与不听,那就要看皇帝是不是喜欢了。不过,即使皇帝不喜欢,按照规矩,也是不能治优伶的罪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正义感的优伶,往往借助这一特殊的身份,向皇帝进谏,起到了普通大躇难以起到的作用。

     优孟讽谏庄王葬马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著名的,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语言滑稽、道理荒谬,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这讽谏背后包含着优孟的一片良苦用心。至于他所使用的方法,则是归谬法,或称为引申论证,即把原来错误荒谬的东西加以夸大、引申,使原来不太明显的错误充分地暴露出来,从而引起人们的警觉。

     楚庄王有一匹爱马,为了表示自己的爱心,楚庄王给它穿上了五彩缤纷的华丽衣服,给它盖了一座漂亮的大房子,给它睡设有帷帐的床,给它吃切好的枣干。马因为享受得太过分了,便肥胖而死。楚王十分悲伤,就派群臣给它办丧事,想用棺椁来盛殓,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

     左右的人觉得这事过于荒谬,纷纷劝阻,认为使不得。楚王下令说:“有人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杀了他!”群臣听了这番话,便不敢再来进谏。

     优孟听到了这个消息,就走进宫殿,仰头大哭。楚王很惊奇,问他为什么哭。优孟回答说:“这匹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凭着楚国这样伟大而又富裕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却只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这岂不是太轻了吗?请大王用国君的礼节来埋葬它吧!”楚庄王说:“那要怎么办呢?”优孟说:“臣建议,用雕花的玉做棺,用文梓的木做椁,用梗、枫、橡、樟做题凑,派武士挖掘坟墓,让老人和儿童来背土,让齐、赵在前面陪伴,韩、魏在后面护卫,用太牢之礼来祭祀,封给它万户人口的地方作为奉邑。诸侯听到了此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了。”

     楚王听了这番话,十分惭愧地说:“寡人的过错,竟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优孟见楚庄王已经悔悟,便接着说:“请大王用六畜之礼来埋葬它,何谓六畜之礼呢?在地上挖个土灶作为椁,用铜铸的大鼎作为棺,用姜、枣作调味,下面铺上木兰树的皮,用粳米为祭品,再用大火炖煮,最后埋入马的肚肠。”

     于是,楚庄王把马交给了主管膳食的官,不让天下人知道这件事。

     清人宋宗元评论说,这件事与晏婴谏止齐景公因一匹马而杀人的事大同小异,而语言则更富于机趣。正如从前有人说:淡不可救浓,只有顺水推舟,有意推波助澜,使之浓得不能再浓了,那么自然就会淡下来。

     (参见清宋宗元《新智囊》等)

     

第五编  纵横家智慧 4. 范雎入秦,远交近攻

     秦国在其发展的关键时刻采取了两项十分及时的措施,一是实行远交近攻的军事和外交策略;二是把分散的大权重新集中到了秦王的手中。而这一切,都是范雎的智谋。

     范雎到了秦国,秦昭王在宫廷迎接他,对他说:“我早就应该领受您的教导了,只是近来因为义渠的事情十分紧急,我每天都要请示太后,现在,义渠的事情已经结束,我才能亲自向您请教。我深感自己不敏,请以宾主之礼相见。”范雎推辞谦让。这一天秦昭王会见范雎,在场所有人都因为吃惊而变了脸色。

     秦王令左右的人退出,宫中再也没有别人在场。秦昭王跪坐着向范雎请教说:“先生准备用什么来使我有幸得到教诲呢?”范雎只是恭顺地答道:“是,是。”过了一会儿,秦昭王又问范雎,范雎还只是恭顺地答应着:“是,是。”秦昭王问了三次,都是如此。秦昭王长跪在坐席上说:“先生是不是不肯指教我呢?”范雎道歉说:“不敢这样。我听说当初吕尚遇见周文王的时候,吕尚身为渔父,只是在萎之滨钓鱼而已,像他们这样的人,相互间是很生疏的。文王听了他一席话,就封他为太师,和他一起乘车回去,是吕尚的话深深打动了文王。所以文王果然用吕尚而建功立业,终于取得了天下,自己也当上了帝王。假使文王疏远吕尚而不愿意与之深谈,就说明周朝没有做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巨人相助,帝王之业也巨法建立了。现在我只不过是一名寄居秦国的旅人,和大王没有什么交情,而我所想说的又都是军国大事,我虽然很愿献上自己的愚忠,却不知道大王的心思究竟怎样,大王三次问我,我都不对答,就是这个缘故。我并非是恐惧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在大王面前把话说了,明天就被处死,我也无所畏惧。大王如果相信并采纳我的意见,那么死也不会使我害怕,流亡不会使我感到担忧,漆身生疮、披发佯狂也不会使我感到耻辱。像五帝这样圣明的人也要死,三王这样仁爱的人也要死,五霸这样贤能的人也要死,乌获这样有气力也要死,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要死。死,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处于这种必不可免的情况下,可以稍有补益于秦国,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伍子胥藏在布口袋里逃出昭关,夜晚行路,白天隐伏,到了菱水没有吃的,手膝并用在地上爬行,在吴国的街市上讨饭,但最终复兴了吴国,帮助阖闾成就了霸业。如果能让我像伍子胥一样进献计谋,即使对我加以囚禁,终身不再与亲人相见,只要我的计谋得以施行,我担忧什么呢?箕子、接舆漆身生疮、披发佯狂,对于殷朝和楚国无所帮助,我如果能够像箕子、接舆一样,可以对贤明的君主有所补益,这是我的最大的荣幸,我又有什么耻辱呢?我所担心的绝不是我个人的生死,只是怕我死之后,天下人见我为大王尽忠而亡身,因此就闭口停步,不肯再尽忠于大王了。大王您上怕太后的威严,下受奸臣的迷惑,居于深宫之中,为佞躇包围,终身糊涂愚暗,不能识破奸邪。其结果大则国家危亡,小则自身孤立危险。这才是我所担心的啊!至于我个人,什么困窘出逃,贬窜死亡之类,都不足以使我害怕。如果我死了而秦国得以治理,这是死而胜于生了。”

     秦昭王直身长跪在坐席上说:“先生这话从何说起?秦国偏僻遥远,我又愚昧无能,幸亏先生到这里来,这是上天让我烦劳先生,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我能够受教于先生,这正是上天钟爱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后嗣啊!先生又何至于说这样的话呢?无论何事,上至太后,下至大臣,都希望先生能给我指点,不要有什么疑虑。”范雎听了,向秦昭王再拜称谢,秦昭王向范雎再拜还礼。

     范雎说:“大王的国家,北面有甘泉、谷口,南面环绕着萎、泾水,右面是陇、蜀,左面是函谷关、武关和崤山;有战车千乘,甲士百万,凭着秦国军士的勇猛、车骑的众多与诸侯作战,就像让天下最快的猎犬去追逐瘸脚的兔子一样,霸主的功业可以成就。如今反而不敢发兵以探听山东诸侯的虚实,这是因为穰侯不能为国尽心地谋划,而大王的考虑也有所失当了。”秦昭王说:“希望听一听秦国的失算在什么地方。”

     范雎说:“大王发兵,越过韩国、魏国,去攻打强大的齐国,这个考虑是十分不当的。出兵少了,不能损伤齐国;出兵多了,对秦国又造成了损失。我猜想大王是想少出兵,但全由韩、魏两国出兵于情理上又说不过去。现在,秦国发现盟国不怎么可靠,而又要越过这些国家的边境去攻打齐国,这怎么行呢?这在策略上太疏忽了。从前,齐国攻打楚国,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两次辟地千里,结果齐国不曾得到一寸土地,难道是齐国不想得到土地吗?是形势不能允许齐国占有土地啊。诸侯看到齐国军队常年在外,国家十分疲弊,于是联合起来共同进攻齐国。结果,齐王逃走,齐军大败,被天下人耻笑。齐国之所以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就是因为它攻打楚国,使韩、魏两国得到便宜。这就实际上是把兵器借给强盗,用粮食来资助小偷啊!大王不如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一寸土地,这一寸土地就是大王的土地;得到一尺土地,这一尺土地也就是大王的土地。现在大王舍近而攻远,这不是十分错误吗?再说,从前中山这个国家,方圆五百里,后来被赵国所吞并,利益尽归赵国所有,天下各国都不能把赵国怎样。现在韩国、魏国位居中原,其地理形势是天下的枢纽。大王如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占据中原以掌握天下的枢纽,以此来威胁楚、赵。赵国强大了,楚国就来亲附;楚国强大了,赵国就来亲附。楚、赵都来亲附了,齐国必定感到害怕,齐国害怕就会带着重礼来听命于秦。齐国亲附于秦国之后,韩国汉国就可以攻灭了。”

     秦昭王问:“我想汉国结交,但魏国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我无法亲近它,请问我如何才能使魏国与秦国结为盟国呢?”范雎说:“用谦卑的言词和厚重的礼物去侍奉它;这样如果不行,就割让土地去贿赂它;再不行,就发兵去讨伐它。”

     于是,秦国发兵攻打魏国邢丘,邢丘攻下后,魏国请求依附秦国。范雎说:“秦国与韩国的地形,像各种颜色混杂在一起,不如将韩国收服。韩国对于秦国来说,就像树木上的蛀虫,人心腹里的疾病。天下不发生战事便罢,如果天下发生战事,没有哪个国家对秦国的危害比韩国更大的了。”秦昭王说:“我想收服韩国,韩国不服从,我该怎么办?”范雎说:“发兵进攻韩国的荥阳,通往成皋的道路就被阻断了,北面再断绝太行山的隘道,韩国上党地区的军队就不能向南增援。如果能一举攻下荥阳,则韩国就被截为三部分。韩国看到将要灭亡了,还会不服从吗?韩国服从了,秦国的霸业就可成功了。”秦昭王说:“好。”

     范雎说:“我住在东方时,只听说齐国有田单,不听说齐国有国君;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泾阳君、华阳君,不听说秦国有大王您。只有能掌握整个国家,才能称得上是王;能不受约束地施行生杀予夺的大权,才能称得上是王。现在,太后独断专行,无所顾忌;穰侯擅派使者,也不向大王报告;泾阳君、华阳君处理事情毫无忌讳。国家存在着这样四个权贵,使秦国的大权四分五裂,国家难免陷于破败。国人都处于四个权贵的威权之下,这就是所谓的秦国无王。这样一来,国家的权威怎能不受损害,政令哪能从大王这里发出呢?我听说:‘善于治国的君主,对内加强他的权威,对外注重他的权势。’穰侯的使者操持大王的权势,分割诸侯的土地,擅自发号施令,征伐敌国,没有敢不听从的。战胜敌国,夺取土地所获利益都归于陶邑;秦国困顿,就要受制于诸侯,战事失败,百姓生怨,导致国家受祸。《诗》说:‘果实太多了,树枝就会折断了,树心就要受伤;封邑的城太大了,国家就要受威胁;臣子的地位太高了,国君的地位就要下降。’淖齿掌握了齐国的大权,他就抽了齐闵王的筋,把齐闵王吊在屋梁上,让他过了一夜才死;李兑在赵国掌权,他不让赵主父饮食,一百天后,赵主父饿死了。秦国太后和穰侯掌权,高陵君、泾阳君帮着他们,以致外人已经不知道秦国有王了,这就是淖齿、李兑一类的人啊。我今天见大王在朝廷上孤立无助,恐怕后世主宰秦国的就不是大王的子孙了。”

     秦昭王听了之后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就夺取了太后的大权,把穰侯、高陵君、泾阳君驱逐出了国都。秦昭王对范雎说:“过去齐桓公得了管仲,当时称他为‘仲父’。现在我也得到您,也要称您为‘父’了”。

     远交近攻是秦国在军事上所实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策略,自从这一策略实行后,秦国一改困窘的局面,迅速在军事上打破了僵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范雎所提出的这一著名的策略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在中国的军事史上,也是一项了不起的贡献。

     (参见《战国策》等)

第五编  纵横家智慧 5. 失一士而国亡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到了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地步。实际上,在这一时期,“得一士而国兴,失一士而国亡”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赵国的灭亡便是极好的说明。

     文信侯吕不韦被驱逐出秦国后,他的亲信司空马到了赵国,赵王让他做代理相国,正在这时,秦国发兵攻打赵国。

     司空马劝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做相国时,是我侍奉他,因为我做过尚书,所以熟悉秦国的情况。现在大王要我任相国之职,我也要熟悉赵国的情况。请让我假设现在秦、赵要交战,我们亲自观察,看看哪一国能取胜。请问赵国与秦国比,哪一个更强大呢?”赵王说:“赵国当然不如秦国。”司空马问:“以民众和秦国比,谁更多?”赵王说:“不如秦国。”司空马又问:“以金钱和粮食比,谁更富有?”赵王说:“赵国不如秦国。”司空马又问:“在国家治理方面,谁更好?”赵王回答说:“赵国不如秦国。”司空马又问:“两国的相国,哪一方更有才能?”赵王说:“不如人家。”司空马又问:“两国的将领,哪一方更勇武?”赵王说:“赵国当然不如秦国。”司空马又问:“两国的法令,哪一方更严明?”赵王说:“不如秦国。”司空马说:“看来赵国在许多方面都赶不上秦国,那么,赵国就快要灭亡了。”赵王说:“您对赵国没有二心,如果能把治国的办法全部告诉我,我愿意接受您的计谋。”司空马说:“大王可以分出赵国一半的土地去贿赂秦国,秦国不动刀枪就得了赵国的一半土地,肯定是十分高兴的。秦国也同样会担心赵国内有守备,外有诸侯救援,所以必然会立刻接受赵国的土地,并且不再进攻赵国。秦国得到半个赵国就会退兵,赵国守住半壁江山还可以存在下去。秦国得了半个赵国,就会更为强盛,山东诸侯各国自然会因为秦国得到了赵国的土地而担心害怕。诸侯们感到处境危险,他们一定恐惧,感到恐惧就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诸侯一旦合纵,事情就成功了。我请求大王结约合纵,如果合纵,虽然赵国在名义上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得到山东六国的支持,有了六国共同抗击秦军,秦国将不堪一击!”

     赵王说:“前不久秦国出兵进攻赵国,赵国用河间十二县去贿赂它,结果土地割让了,兵力也衰弱了,最后还是没有避免秦国的入侵。如今又要割让半个赵国去增强秦国的势力,赵国就更没有力量生存下去,只好等待灭亡了。请您换个计策。”司空马说:“我年轻的时候做过秦国的文书小吏,以后又担任了不大的官职,迄今为止从未带兵打过仗。请允许我替大王带领全国的赵军去抗击秦国。”赵王不同意,不用他做将领。司空马说:“我献上愚计,大王不采用,这样我就难以事奉大王了,请让我离去。”

     司空马离开赵国,渡过平原津。平原津的县令郭遗前来拜访司空马,问道:“秦兵攻向赵国,听说贵客从赵国来,赵国的情况怎么样呢?”司空马讲了他为赵王献计而赵王不采用的过程,并预言赵国不久就要灭亡。平原令说:“以贵客的高见,赵国什么时候灭亡?”司空马说:“如果赵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还得一年才能灭亡;如果赵国杀了武安君,不过半年就会灭亡。赵王有个大臣叫韩仓,因为专会拍马奉迎,与赵王的关系很亲近,他为人又十分易妒,对有才能的人和有功的人都加以排斥,如今国家处于危亡之中,赵王一定会听从韩仓的话,武安君一定要被杀死。”

     韩仓果然谗毁武安君。赵王命人取代武安君李牧的将军之职。李牧从边防回到国都后,赵王派韩仓数说李牧的罪过:“有一次将军战胜回来,大王已赐给你一杯酒,你向大王祝寿的时候,手里却拿着一把匕首,所以应该赐死。”武安君李牧说:“我右胳膊有病伸不直,身体虽然很高,胳膊却很短,手挨不到地,这样我怕因失敬而犯罪,所以让工匠做一块木头接在手上。大王如果不信,请让我拿出来看一看。”于是把木头从袖中拿出来给韩仓看,那块木头的形状很像木橛,用布缠着。李牧又说:“希望您入宫说明此事。”韩仓说:“我接受了大王的命令,赐将军一死,不能赦免,我不敢替您到大王的面前说话。”李牧向北拜了两拜,谢过了赐死之恩,抽出宝剑准备自杀,又说:“做人臣的不能在宫中自杀。”便走过司马门,右手举起宝剑,但因为胳膊短,够不到脖子,于是用口衔着宝剑,对着柱子自杀了。

     武安君死后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平原令以后只要见人就一定为此感叹说:“哎呀,司空马!”他觉得司空马实在有先见之明,又认为司空马被秦国驱逐,不能算作不明智,离开赵国,也不能算作没出息。赵国因为放走了司空马,结果亡国了。赵国之所以灭亡,不是没有贤明的人,而是因为有贤明的人不能被任用。

     赵国就是因为失去了司空马这样一个人才而走向了彻底的毁灭,但历史的经验并不是被人们所时刻牢记的,嫉贤妒能、听信谗言、喜欢逢迎是人性的弱点,尤其是身居高位以后,这些弱点就更有了施展的舞台。

     (参见《战国策》等)

     

第五编  纵横家智慧 6. 治国与打猎

     子产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子产为政,郑国兴旺,连孔子都很称赞他。他不仅以仁德治国治民,就是在具体的策略上也处处高人一筹。下面是他与子皮讨论如何选拔和使用人才的一个例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才智。

     战国时期,郑国的子皮执掌国政,他见子产有治理国家和选拔人才的才能,便想把国家的政务交给他。有一次,子皮手下有个家臣叫尹何,这个人对子皮十分顺从,子皮很喜欢他。子皮对子产说:“我想让尹何治理我的封邑,您看怎么样?”子产说:“这个人太年轻,不懂得治理国家,恐怕不能让他去当县大夫。”子皮说:“这个人办事小心谨慎,又很听话,我很喜欢他,我想他也不会背叛我。什么事都是学来的,让他学学,他也就知道怎样治理了。”

     子产见他固执己见,摇摇头,说:“这不行。别人喜欢一个人,总想着如何对他有利;您喜欢一个人,却让他伤害自己。”子皮非常不理解,子产就说:“尹何不会治理,您却把政事交给他办,就好像一个人不会用刀子,您偏让他去做厨师,到头来只能伤着自己的手指。有谁还敢求得您这样的喜欢?”

     子皮听了,默然不语,他在细细地品味着子产的话。子产见子皮默不作声,以为他不高兴,就说:“您是郑国的栋梁,栋梁一折,房屋就会倒塌,连我们也将被压在底下,因此,怎敢不对您讲真心话。”

     子皮听了,连声说:“请讲,请讲。”子产问:“您有了漂亮的绸缎,舍得让不会做衣服的人去胡乱裁剪吗?”子皮说:“当然舍不得。”

     子产说:“衣服是蔽体的,而封邑是庇护您的身家性命的,它的价值比漂亮的彩绸不知贵重多少。您怎么舍得让不懂治理的人去练手呢?我听说学习以后才做官,没听说把做官作为学习锻炼的手段的。如果您非要如此不可,您一定会受到伤害。譬如打猎吧,只有会射箭、会驾车的人才能获得猎物。如果让不会射箭、不会驾车的人去打猎,他一上车,一心想着如何不翻车,不被压在底下,哪里还有精力去管猎物呢?”

     子产的这些比喻实在是太生动深刻了,治国治民就是打猎,如果没有打猎的本领,那就自顾不暇,哪里还能捕获猎物?最终只能车覆人亡,或是为猛兽所伤。这样一来,是先有了治国治民的本领再去做官,还是先做官再学治国治民的本领,就十分清楚了。至于子产把爱惜衣服和爱惜生死攸关的封邑相比,就更是足以警顽拨愚了。

     子皮听了这番话,连声赞叹说:“好呀!好呀!我真是个糊涂人。我听说,君子所虑大而远,小人所虑小而近。我真算不上是君子。我只知蔽体衣服的珍贵,从而谨慎待之,不知护身封地的价值,从而轻视之。从前,我认为您治理郑国,我治理家族,就可以国强家旺,现在看来,家族的事也少不了您的参与啊!”

     

第五编  纵横家智慧 7. 楚材晋用,终得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都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因为当时“得一士而国兴、失一士而国亡”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在这方面,秦国的兴起是十分耐人寻味的。秦国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最后奄有天下,在关键时刻几乎都是别的诸侯国的人才在发挥作用。

     秦国本是个边陲小国,起初连名号都没有,只是因为曾出兵几百人帮助周平王赶走西戎,才受到周天子的重视,答应秦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四周开拓土地,秦国此时才开始在诸侯中知名。但秦国仍然很小,绝无力量同郑国、齐国这样的东方大国比肩。秦国的国君非常明白,要想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国”的人才。

     秦穆公可以说是秦国人才政策的奠基者。在他执政期间,极力搜罗人才,用五张羊皮换回了虞国人百里奚,又礼聘了晋国人蹇叔,重用了西乞术、白乙丙和公孙枝等人,使秦国的政治和军事日渐强盛。这些文臣轰将虽然来自其他诸侯国,但都能为秦国死心塌地地效力,使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耗化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

     大约过了近三百年的样子,秦国还是处于一个很难迅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很强大了,但要想统一诸侯,却很困难。这时,从卫国来了一个叫卫鞅的人,秦孝公见他很有才能,就充分信任他,让他实行变法。通过卫鞅(商鞅)的变法,秦国果然走上了“法治”的道路,迅速强盛起来。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国时时觉得打了这国顾不了那国,刚攻下的土地,又不得不放弃,打了许多年,吃了许多苦,成效却不大。秦昭王重用从魏国来的范雎做国相,范雎就给秦昭襄王出了一个主意,叫做“远交近攻”,意思是对远方的诸侯国要搞好外交关系,而对近邻却要采取攻占的策略。这样一来,秦国攻取一寸土地,就牢牢地占有了一寸土地,再也不用为得而复失发愁了,况且还有远方友好国家的同情和支持。范雎的这一外交政策果然大见成效,终于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在秦始皇将要统一中国的时候,秦国本土的人因为郑国渠的事件而排斥外国人,秦国的王族、大臣都来对秦王嬴政说:“各诸侯国的人来侍奉秦国,不过是为其君主游说离间罢了。希望把所有来秦国的外国人驱逐出去。”来自楚国的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李斯离开了秦国的国都,快要走出秦国的边境时,他鼓足勇气,写了一封《谏逐客书》送给秦始皇。

     李斯说:“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戎地得了由余,在东边苑地得到了百里奚,在宋国迎来了蹇叔,在晋国得到了丕豹、公孙枝。这五个人亦不生在秦国,而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三十多个国家,这才称霸于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变法之策,废除了原来的法令制度和风俗习惯,人民因此而殷盛,国家因此而富强,百姓乐意为国家效力,诸侯才重视秦国,归顺听命。接着,秦国又大败楚国汉国,扩展了千里的土地,直至现在,秦国的统治都持久不衰。秦惠王用张仪连横之计,攻取了洛阳一带,在西边吞并了巴、蜀,在北边收取了上郡,在南边攻取了汉中,还蚕食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了楚国的鄢和郢;往东占据了险峻的虎牢关,获得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向西侍奉秦国,其功绩迄今不能泯灭。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废除了穰侯,赶走了华阳君,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流弊,并逐步地吞并诸侯,使秦国成就了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由于任用客卿才取得成功的。因此,客卿们没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假使当初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士而不加任用,就不会有秦国的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现在陛下搜罗昆山的美玉,有和氏之璧,衣服上饰有如月的宝珠,佩带着太阿宝剑,乘骑着纤离之马,树着用翠凤之羽毛装饰起来的旗帜,陈列着用灵龟之皮蒙起来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要是只有秦国所生产的才能使用的话,那么,夜光之璧就不能装点朝廷,犀角、象牙所制成的器物,就不能是陛下所喜欢的玩物;赵国、卫国的美女就不会充斥陛下的后宫;北方的良马名驹就不会填满陛下的马厩;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用来做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这些爽心快意、悦人耳目的东西如果都要在秦国生长、产生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耳上的玉环、丝织的衣物、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娴雅而又善于变化的妖冶美好的女子也不会立于您的身边;那种敲击瓦器,搏髀弹筝,咿咿呀呀的歌唱确是秦国的土产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采用郑、卫悦耳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外国音乐可以娱乐耳目吗?可是,现在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人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被驱逐,这样做,正好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是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大众和士人。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伏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地域广阔必然物产丰盛,国家广大必然民众众多,兵力强大必然士兵骁勇善战。泰山不拒其土壤,所以才能如此高大;黄河、大海不舍弃涓涓细流,所以才能如此博大深邃。为王的人只有不绝众臣百姓,才能建立圣德。故地域没有周围的界限,民众没有国籍之异,一年四季富裕丰足,鬼神也会来降福。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啊!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以壮大诸侯,使天下之士退出秦国而不敢往西,恐惧而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粮食送给强盗,把武器借给敌人啊!

     “许多东西并不出产于秦国,但被当做宝物的很多;许多士人并不出产在秦国,但愿意为秦国效忠的人并不少。现在,您要驱逐客卿以帮助敌国,减少本国的人民以使敌国强大,其结果是对内使自己虚弱,对外则与诸侯结下了新的怨仇,这样做怎能不使国家陷入危机呢?”

     秦始皇看到了李斯的这封信,为之深深地打动,就废除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

     正所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李斯在对秦始皇的劝谏中所列举的全是事实,所讲的道理也是正确的。纵观秦国的发展史,真是极其富有意味,可以说,如果没有外国的人才,秦国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从秦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得人才者得天下实在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