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南社书画院·书画家风采录之——张青涛】

 我的小孙孙全全 2016-11-15

【张青涛个人简介】

张青涛,又名庆南,号无我,斋名望山楼,师从徐绍青,擅长山水,兼写花卉,为梅景书屋再传弟子。业余喜欢古瓷,遇缘而得,尽管都是破烂,瓶瓶罐罐,不值一看。它与中国绘画都有着历史文明。通过收藏,增加认知,逐步理解文化深度,就是我得乐趣所在。

【张青涛的艺术之路】

张青涛,1953年生于苏州,擅长山水、园林、水乡等题材的绘画。1970年师从著名画家徐绍青先生,为梅景书屋再传弟子,对艺术有深刻的认识、领悟。现为江苏美协会员、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苏州市沧浪区书画院副院长、苏州江南画院名誉院长、苏州昆山画院高级画师、“收藏家书轩”特聘画师。

身居景色迷人苏州古城张青涛将自己的感情和精力,倾注于家乡的湖光山色中间,又运用绘画艺术来讴歌自然美。由于他缘物寄情,寓情于景,故其作品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使读者在赏画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他在众多的作品中表现手法是多样的,且又有自己的艺术个性。所谓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彼此创造,相互滋养,以求绘画形式上新的探求。

【得四时气象:山水自在,人亦自在——漫谈张青涛先生水乡园林系列画】

当看到张青涛先生一幅幅精品画作时,不由得想起了郭熙在《林泉高致》在中所言“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潜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在张青涛先生笔下,苏州园林随四时气象变幻,也表现出不同的风韵。清新淡雅的绿色染开了春的气息,树枝藤蔓掩映着粉墙黛瓦。春雨迷离,水面泛起点点的浮萍,小舟静静地停泊于湖面等待着主人,鸬鹚鸟悠闲地栖息于橹杆上。这是一幅水乡的春景,沉浸在静谧柔和的色调中。

园林的夏天用花青渐渐晕去,水杨柳的枝条则尽情抒发,笔迹中不乏草书的潇洒,而那些藤本植物则是屈曲回绕,盘桓错结,透露出篆书的韵味,植物的线条与大块的颜色相得益彰,此时,园林是完全是消去暑气的,画面也完全没有丁点儿火躁味。我们面对这样一幅画,仿佛是在聆听一首蓝色的仲夏夜之梦的小夜曲。

园林的秋天则由大片的藤黄渲染,垒叠的山石后,或露出一檐亭台的屋角,或掩映着那弯弯曲曲的回廊,浓淡远近皆相宜。落叶飘零没有悲秋,在这金黄的收获的季节,人们更能体会到一份澹然闲适精神上的满足。

冬天的园林,则复归黑白,以墨当彩,线条的干湿浓淡诗意地呈现出来。画面满却透气,空白的地方极有韵味,在浓重笔墨山石树影中露出一方湖水,几点小船的倒影,三两处房檐的积雪,则让整幅画面愈看愈静。疏淪五藏、澡雪精神,水乡的冬天既有老苏州生活的气息,又素净淡雅,富有诗的韵味。

张青涛师从于徐绍青先生,是梅景书屋吴湖帆先生的再传弟子,他在对笔法、用墨、用色的研习中,最早是由对徐绍青、吴湖帆画法的研习而上溯历代大家的。其用力最深的是吴湖帆和石涛,曾遍临吴湖帆和石涛的作品。于是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不自觉地就将吴湖帆的色彩和石涛的笔墨融为一体,做到与古人“以心合心万类齐”。再加上自己几十年沉浸于水乡园林之中,苦心探索水乡园林山水的艺术语言,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那样感悟水乡园林的四时气象,笔墨中便处处充盈着山水真趣,个人风格也日渐显著。

另有一组文人意蕴非常浓厚的、充满禅意的画。画面洗净铅华,归于平淡天真。在一幅画中,鳞峭的山石有干笔、湿笔、渴笔,层次分明。笔法有着石涛的沉着老辣味,小船顺流而下,船上站立着一个文人,面对石壁做作揖状,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宋代米芾,米芾曾因爱石爱到痴狂的程度,面对顽石作揖,人们戏称他为“米颠”。在这幅画面中,先生题款“山水自在因人而异”,就是抒发一种与“米颠”共同的心境,船上站立的文人就是他的自我写照,我们分明看到了:山自在、人自在,山人无碍水长流。一种明心淡泊的意境跃然画面之中。

【张青涛先生作品欣赏】

【张青涛个人作品书籍】

【中国南社书画院官方网站

www.szns.org.cn


【联盟订阅号】

南社:NS-nanshe


蝉静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