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岁年年生灵物——想象之外的百兽集说图考| 馆藏

 木头1018 2016-11-15


邈远的时间中,来来去去,诸多生灵经过。

天与地,延伸向远方。有云彩飘过,风中隐约传来呓语,那是眼见的、想象的交织为一体的生命痕迹。

记忆的潮水不断涌流,文字如海绵般汲取它而膨胀,延展出先民想望中的瑰丽奇幻。


文明之初是战争改写历史,

之后重建与新生,

活泼泼的生命气息最为人瞩目。


据说,在那样一场恢弘浩大的治水工程中,大禹带领族人,走过诸多山川河流,更见过种种草木鸟兽。那些奇异的、怪力的动物,口口相传间既让人害怕,又让人好奇。有一个见识广博善于观察的贤人,叫伯益,他为所见的生灵命名;又有同行的贤者夷坚,将伯益的判断记录下来。这样子的见识判断记录合在一起,成为了《山海经》。

 《山海经》奇谲诡异神秘莫测,勾勒出的似是而非的轮廓,是先民对生命形态的揣摩。


时光流逝,当神秘感逐步退却,人有足够的勇气与魄力直面真实、探究根本,新的大禹、伯益、夷坚们出现了,他们告诉人们世界是另一番模样。


那是1899年的时候,一个叫范约翰(J.M.W.FARNHAM.)的美国传教士写的一本基于当时认知的动物学的科普书,被西泠的吴子翔翻译成汉语。这本书里,有许多乍一看古怪而不为人知的名目,细细推敲,却并非是仅存于想象中的物种。

名为《百兽集说图考》,

其实真的是‘Elementary Zoology’。

分裂,却也有趣——

援引传统典籍释义的地方不少,显然不大可能是原著的风貌。然而隐在《山海经》式的奇幻笔触之中的,是现代分析式的思维脉络。

传统与现代,陌生与熟悉,奇异地在一本书里共生。


并不是全然冷静客观的科学资料,翻译文本也有任性的增补。(无英文原文,删减与否未知。)

且摘取这里的分类,感受现代学科体系建构之前的一种尝试探索,以及隐于字里行间的脉脉温情。


四手类 ——主要是猴类,形容为“无足、四肢皆生长、指如人手。或行走,或攀条,或取物,则四肢交相为用……”。“四手”的描述,也是直白啊。其中有些奇特的名字,曰“伸般西,乌拉荡,长肱乌猿,长尾猴,狗形侯,底底,玛哈歌……”


手为翅类 ——“兽类中之至奇者,其惟蝙蝠乎,其壮似鼠,而能飞舞于空际,前肢之指甚长,……缘其前肢生有翅掌,故云手为翅类也。”

食虫类——“食虫之兽类,形体甚小,口中诸牙俱备,惟尖钝之锯齿式,以便磨食。”


食肉类——此科种类甚多,“大抵皆力大性恶,以肉为食,天下动物中,无有凶残甚于此类者”。

食肉类中见到了一个奇异但很有名气的名字:海乙那。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曾借狂人的口提到过海乙那:“它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

还分为黑纹海乙那和黑点海乙那。黑纹海乙那,此兽产于埃及、亚拉伯、波斯等处,形大如犬,其色周身灰黄,而间以黑纹,穴居山中。黑点海乙那,此兽产于非洲之南,毛色多杂黑点。


食肉类之下还有很熟悉的犬类,是“驯慧”的动物,“缘其五官具备,非常之灵警。目也而善于视,耳也而善于听,鼻也而善于嗅,齿也而善于啮,抑且其足善驰,其性善变。”


当然也少不了猫类,“天下列国皆有之,而肉食类中,惟此类最为强盛”,此类之下,都是猛兽啊:

狮,亦名狻猊,又名猇,世称为兽中之王,缘其状貌魁伟、强毅有力也。

虎,又名为?,亦名於菟,曰寅客,曰李耳。


於菟

古代典籍中多称老虎为此。《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於菟。”近代的鲁迅先生在他的《答客诮》一诗中就用了这一称谓:“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寅客

《真诰》:“寅兽白齿,亦能见机。一云寅客。”这是因为十二生肖中以寅为虎,故而称之。

李耳

《风俗通》:“俗说虎本李氏所化,人呼李耳即喜,呼斑便怒。”西汉杨雄《方言》中说:“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或谓之‘李耳’。”《方言注》则曰:“虎食物值耳即止,以触其避讳故也。”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李耳”当“狸儿”。也就是说“李耳”是由“狸儿”演化而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袋兽类,泅水类,反刍类,厚皮类。其中厚皮类是“足端有蹄壳食草谷而不反刍者”。

另有两类名称很是别致,龈物类与无齿类。

龈物类大约为鼠类,“体不甚大,足指生甲,齿牙不全,只有门牙、 而无二牙”。

无齿类,又名缺门牙类,“缘其虽属乳养之动物,而无门牙、二牙,只有大牙”。


点击下面的文章可查看其它馆藏书籍哦,快来寻宝吧 >w

馆藏 | 从官方喉舌到时政映像——近代中国官报勃兴掠影

馆藏 | 传奇与传奇的交织:看红楼梦外长生殿

馆藏 | 未就春水亦煎茶:看寻常中的不寻常

馆藏丨个中只许知音听——民国古琴雅集的前世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