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子钟|美国DARPA启动电池供电原子钟研究,对GPS拒止环境精准授时意义重大

 大国重器元器件 2020-09-11


美国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正式启动“增强稳定性的原子钟计划”(ACES),旨在开发小体积、轻质、低功耗(SWaP)的平台,提高频率和授时精度。这些电池供电的原子钟上电后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校准,并在军事应用中维持一定的时间和频率精度。

研究背景

目前,性能最好的电池供电授时技术来自于DARPA“芯片级原子钟”(CSAC)项目,尺寸、重量、功耗等性能优于机械振荡原子钟百倍,产品已经商用。由于存在上电频率变化,所以上电后需要6~12小时完成校准;同时,由于频率的漂移和温度敏感性,所以芯片级原子钟工作时间只有3~6个小时。随着芯片级原子钟的广泛应用,DARPA研究人员期望未来能够采用电池供电原子钟提升稳定性。


图 芯片级原子钟示意图与实物图

研究内容

ACES项目将着重研究减小上电频率变化、长期频率漂移和频率温度敏感性等技术。具体包括:

第一阶段:各研究单位各自研究组件,但这些组件组合起来形成的原子钟稳定性需超过现有原子钟;

第二阶段:参与第二阶段的研究单位将集成和封装各组件,包括微型化激光、热控制器、快门、调制器/其他光学组件以及带有一个小容器的振荡原子,封装体积不大于30立方厘米;

第三阶段:同样是集成和封装组件,体积不大于50立方厘米,能够握在一只手中,可用于小型无人机。

美国空军对GPS拒止环境的授时需求方面,着重研究两个技术领域:(1)开发集成的ACES原子钟原型;(2)可替代的原子钟架构、组件技术和问询方法等基础研究。此外,还将研究原子钟原型机中的高风险或不成熟技术。

研究意义

精准授时与同步技术对美军通信、导航、侦查等电子系统至关重要。由于系统中的更高的数据速率、越来越严重的频谱拥挤以及基于时间的加密算法等问题,提高了系统对时间精准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未来十年这种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在全球定位系统(GPS)拒止环境下对精确授时的需求,以及分布式平台内“系统的系统”组件间的同步需求。

大多数精准授时应用都依赖于GPS卫星上的原子钟。然而,GPS干扰威胁不断增大使这种授时方式不再可靠。地球或机载时钟在缺少卫星参考信号情况下持续的时间越长,卫星信号缺失造成的影响越小,无论这种缺失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还是敌人造成的。性能优异的时钟能够降低对GPS的依赖,弥补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可应用于军事甚至更多的民用领域。

参与企业

美国HRL实验室公司,第一阶段77.5万美元,第二阶段69.8万美元;

美国OEwaves公司,第一阶段170万美元;第二阶段110万美元;第三阶段170万美元;

美国物理科学公司(Physical Sciences),第一阶段24.4万美元;

美国Draper实验室,第一阶段280万美元,第二阶段270万美元,第三阶段220万美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