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詩話分享】開文人詩話之風:《六一詩話》

 杏坛君 2016-11-15
開文人詩話之風
《六一詩話》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慶曆二年(1042年)知貢舉。卒諡文忠。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詩本義》、《新五代史》等,又與宋祁等合纂《新唐書》。

《六一詩話》一書開文人詩話之風,前此論詩之作多重點評、格例、作法或本事,是書問世,始立“詩話”之名,且兼收幷蓄,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創立了一種漫談式的論詩體例。

下面入選文字據中華書局排印本《歷代詩話》。
一、語多得於容易
仁宗朝,有數達官,以詩知名,常慕“白樂天體”,故其語多得於容易。嘗有一聯云:“有祿肥妻子,無恩及吏民。”有戲之者云:“昨日通衢遇一辎軿車,載極重,而羸牛甚苦,豈非足下‘肥妻子’乎?”聞者傳以爲笑。

二、語雖淺近但貴實事
京師辇毂之下,風物繁富,而士大夫牽于事役,良辰美景,罕獲宴遊之樂。其詩至有“賣花擔上看桃李,拍酒樓頭聽管弦”之句。西京應天禅院有祖宗神禦殿,蓋在水北,去河南府十餘里。歲時朝拜官吏,常苦晨興,而留守達官間貴,每朝罷,公酒三行,不交一言而退。故其詩曰:“正夢寐中行十里,不言語處吃三杯。”其語雖淺近,皆兩京之實事也。

三、梅聖俞賦河豚魚詩
梅聖俞嘗於範希文席上賦《河豚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河豚常出于春暮,群遊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爲羹,云最美。故知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聖俞平生苦于吟詠,以閑遠古淡爲意,故其構思極艱。此詩作于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刻而成,遂爲絕唱。


四、身輕一鳥過
陳舍人從易,當時文方盛之際,獨以醇儒古學見稱,其詩多類白樂天。蓋自楊、劉唱和,《西昆集》行,後進學者爭效之,風雅一變,謂“西昆體”。由是唐賢諸詩集幾廢而不行。陳公時偶得杜集舊本,文多脫誤,至《送蔡都尉詩》云:“身輕一鳥”,其下脫一字。陳公因與數客各用一字補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後得一善本,乃是“身輕一鳥過”。陳公歎服,以爲雖一字,諸君亦不能到也。

五、孟郊賈島喜爲窮苦之句
孟郊、賈島皆以詩窮至死,而平生尤自喜爲窮苦之句。孟有《移居詩》云:“借車載家具,家具少於車。”乃是都無一物耳。又《謝人惠炭》云:“暖得曲身成直身。”人謂非其身備嘗之不能道此句也。賈云:“鬓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就令織得,能得幾何?又其《朝饑詩》云:“坐聞西床琴,凍折兩三弦。”人謂其不止忍饑而已,其寒亦何可忍也。

六、周樸詩月鍛季煉
唐之晚年,詩人無複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相高。如周樸者,構思尤艱,每有所得,必極其雕琢,故時人稱樸詩“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其名重當時如此,而今不複傳矣。余少時猶見其集,其句有云:“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又云:“曉來山鳥鬧,雨過杏花稀。”誠佳句也。

七、狀難寫之景含不盡之意
聖俞嘗語余曰:“詩家雖率意,而造語亦難。若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爲善也。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爲至矣。賈島云:‘竹籠拾山果,瓦瓶擔石泉。’姚合云:‘馬隨山鹿放,雞逐野禽棲。’等是山邑荒僻,官況蕭條,不如‘縣古槐根出,官清馬骨高’爲工也。”余曰:“語之工者固如是。狀難寫之景,含不盡之意,何詩爲然?”聖俞曰:“作者得於心,覽者會以意,殆難指陳以言也。雖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嚴維‘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則天容時態,融和骀蕩,豈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迹板橋霜’,賈島‘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則道路辛苦,羁愁旅思,豈不見於言外乎?”



八、聖俞子美詩各极所長
聖俞、子美齊名於一時,而二家詩體特異。子美筆力豪隽,以超邁橫絕爲奇;聖俞覃思精微,以深遠閑淡爲意。各極其長,雖善論者不能優劣也。余嘗於《水谷夜行詩》略道其一二云:“子美氣尤雄,萬竅号一噫,有時肆顛狂,醉墨灑滂霈。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盈前盡珠玑,一一難揀汰。梅翁事清切,石齒漱寒濑。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後輩。文辭愈精新,心意雖老大。有如妖韶女,老自有餘態。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蘇豪以氣轹,舉世徒驚駭。梅窮獨我知,古貨今難賣。”語雖非工,謂粗得其仿佛,然不能優劣之也。

九、詩語病淺俗可笑
聖俞嘗云:“詩句義理雖通,語涉淺俗而可笑者,亦其病也。如有《贈漁父》一聯云:‘眼前不見市朝事,耳畔惟聞風水聲。’說者云:‘患肝腎風。’又有《詠詩者》云:‘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本謂詩之好句難得耳,而說者云:‘此是人家失卻貓兒詩。’人皆以爲笑也。”

十、王建宮詞
王建《宮詞》一百首,多言唐宮禁中事,皆史傳小說所不載者,往往見於其詩,如“內中數日無呼喚,傳得滕王《蛱蝶圖》。”滕王元嬰,高祖子,新、舊《唐書》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畫錄》略言其善畫,亦不云其工蛱蝶也。又《畫斷》雲:“工於蛱蝶。”及見於建詩爾。或聞今人家亦有得其圖者。唐世一藝之善,如公孫大娘舞劍器,曹剛彈琵琶,米嘉榮歌,皆見於唐賢詩句,遂知名於後世。當時山林田畝,潛德隱行君子,不聞於世者多矣,而賤工末藝得所附托,乃垂於不朽,蓋其各有幸不幸也。

十一、忌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
詩人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語病也。如“袖中谏草朝天去,頭上宮花侍宴歸”,誠爲佳句矣,但進谏必以章疏,無直用稿草之理。唐人有云:“姑蘇臺下寒山寺,半夜鐘聲到客船。”說者亦云,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如賈島《哭僧》云:“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禅身。”時謂燒殺活和尚,此尤可笑也。若“步隨青山影,坐學白塔骨”,又“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皆島詩,何精粗頓異也?

摘自嶽麓書社《中國歷代詩話選》
編輯:嘉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