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平衡好自己的“物欲”(生命细胞科学)

 宛平2008 2016-11-15

平衡好自己的“物欲”

(生命细胞科学)




 

平衡好自己的“物欲”(生命细胞科学)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皆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并乐此不疲。受物欲的驱动,我们总是拼命的向外占有和索取,以便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世人皆是如此,我也不能免俗,曾经在我的价值观里,成功是与金钱相关联的,尤其是在沿海城市生活的那几年,看到媒体报道的那些成功人士,拥有多少多少财富,商业经营得如何成功之类的,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向往和羡艳。

 

而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世人常常用财富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有钱者富贵,没钱者贫贱,谁也不愿意沦落为贫穷低贱之辈,因此,追名逐利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我们生命的一种驱动力。受“物欲”的推动,我们拼命的工作、赚钱,然后换回物质享受,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高档的服饰等等,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想要购买。曾经我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去商场购物,买各种漂亮的衣服、包包、首饰等。心情好的时候,选择去逛街;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是选择去逛街购物,在商场里各种“血拼”,家里的柜子里已被我塞满了各种如同“鸡肋”一般的物品,弃之可惜,留着又占地方。然而我却依然执迷不悟而又不厌其烦的玩着这个购物游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又把购物“战场”转移到互联网上,空闲下来就游离于各种购物网站,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和金钱。

 

而我竟从未质疑过这样的生活方式,认为赚了钱就该满足自己的物欲,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我也并没有想过自己所拥有和享受的皆为老天爷的恩赐,应该惜福,而是偏执的认为是靠自己努力而得来的,总想着拥有更多,占有更多,有着非常强烈的攀缘心,喜欢攀比,每每看到别人比自己厉害,比自己有钱,比自己强大时,就会升起一种嫉妒、怨恨而又失落的心理。按照佛家的话来说,就是“贪嗔痴”非常严重。如果不是学习了生命细胞科学,学会了自省,也许我将一如既往的执着下去。这么多年以来,我的“自我”都是建立在外界的评价和反应上面,我的快乐也是建立在外界的刺激上面。别人觉得我好,我就开心;别人觉得我不好,我就怨恨;拥有了喜欢的物品就高兴,失去了心爱的东西就悲伤。这样的一种“自我”建立的根基是多么的虚妄而又脆弱,那是因为我始终没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认识了真正的自己就会明白,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既有着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着协调统一的一面,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静止的,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如果我们想要永恒的占有财富那是不可能的。此时此刻,我想到过去的种种举动,才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愚痴,曾经耗费了那么多的生命能量,换回来的金钱,却又被自己花费更多的生命能量去消耗掉,还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是在享受,好不容易通过外物获取的一丝丝“快乐”,很快便消失殆尽,接着便四处追寻,以求得更大的刺激和快乐。多少人就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耗光了自己全部的生命能量,而到临终也未能醒悟。好在自己能够及时觉悟,回头是岸。

 

佛家不是有一句话么,“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我们其实不必四处寻找,那个“灵山”真的就是自己。每当我们因为所求不得而苦恼的时候,也常常习惯性的把烦恼推给外界原因时,若是能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内部矛盾,那么我们就能够协调平衡好自己的矛盾,而不再烦恼不堪。贪是一种欲望,这种欲望也是一种生命能量,如果我们把这种能量从消耗在对外物的执着上而转为提升自己的智慧上,那么我们就是在合理的利用这种能量,就是在为自己造福、积福。物质所带来的快乐,精神同样能够给予,关键就在于如何平衡。

 

曾经我试图消灭自己身上的“贪嗔痴慢疑”之五毒,试图与自己的“物欲”斗争到底,而当我的功力不够时,我反而更加的痛苦。也许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彻底消灭,而是和平共处,不管怎样,贪婪、自私、嫉妒等等都是自己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从只为自己服务,转为也为大家服务,从小我走向大我,从索取走向奉献,因为我们与这个世界并非二元对立关系,而原本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为大家服务,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其实就是在为自己服务。也许,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们会获得另外一种快乐,这种快乐的名字叫幸福,而她不需要外求,因为幸福的钥匙就是自己。

 

正如【生命细胞科学】告诉我们:欲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没有欲望就没有人类的发展,没有时代的进步。在某个层面来说,欲望就是愿望,一个是贬义,一个是褒义。欲望是贬义,属阴;愿望是褒义,属阳。因此,欲望一般是隐藏的,而愿望是可以表露出来的。

 

通常,人们都习惯给欲望穿上邪恶的外衣,提醒自己和人们对欲望进行控制;却给愿望穿上美丽的服饰,戴上理想的帽子,引领自己和人们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穷其毕生之力,一定要实现。如果脱去欲望和愿望的外衣,实际上欲望和愿望都是一般的美好,没有分别,本是同心同体,都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都是人们热切期待的,还没有实现的理想和追求。

 

欲望无处不在,人们的一生,都是生活在欲望之中,都在和欲望进行沟通,交流和较量。人们追求健康,是对健康产生欲望;渴望幸福,是对幸福充满欲望;期待智慧,是对智慧充满占有的欲望。无论是追求家庭和谐,事业成功,荣华富贵,达官显赫,光宗耀祖,还是渴望全人类万众生命健康幸福,生态平衡,天下太平,你好我好大家好,都是自己的种种欲望。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贪心、贪念、贪欲。贪心是心灵的欲望和愿望,贪念是精神思想的欲望和愿望,贪欲是身体的欲望和愿望。欲望和愿望本为一体,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方设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调节平衡好二者的矛盾和冲突,彼此相融,你好我好大家好,生生不息,推动生命和时代的伟大进程。


平衡好自己的“物欲”(生命细胞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