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典就是呈现你自己

 李涣 2016-11-15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一句话:

当时我们城中有一个青年绅士,……他才够得上称一声绅士,因为他求学的态度完全为了探究因果、明白事理,不象一般人那样读书只为了日后把知识零碎出卖

写这话的时候是14世纪,大约700年过去了,阅读的受众和载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阅读的目的,粗略说起来,大致还就是这两种:探究因果、明白事理;以及,为了日后把知识零碎出卖



【1】读书难道是为了“快”和“有用”?

这本来无可厚非,生活的方式千万种,每个人的压力都不同。既不能强求一致,也不能说哪一种就更合理一些。但是呢,总得知道读书是有这样两种区别的,别稀里糊涂地尽浪费时间就好。比如现在鼓吹的“快速阅读”。如果是为了考试、工作等完全功利性的、应付差事式的“阅读”,则这样的读书法无非就是工具使用法,学学无妨。但总要告诉读者,这纯粹是“为了日后把知识零碎出卖”,才显得诚恳一点是不是?

然而这类文章通常故意混淆它的语境,往往打着人文阅读的旗号,说着功利阅读的内容。甚至有了“不会快速阅读,你有什么资格说喜欢读书”的奇谈怪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快速读书”的这群人,恐怕永远都不会真心“喜欢读书”吧。

而大家所谓的“阅读”,往往如吃茶、饮酒、赏花、听戏一般,这就是自己的生活。则“快速”意欲何为?人生历程的快速,就是早点走向死亡。所以传播阅读的方法,不如唤醒阅读的意识。一个人若能意识到自己需要阅读,则这样的需要正如你渴时欲饮水,饥来思餐饭。关于阅读的一切理论无非就是阅读本身,至于所谓“方法”,不过是阅读的一部分感受。钱钟书的“阅读方法”似乎不错,如你我般大多数人都用不着。

【2】谁也不能代替你去读书

你的人生不可由别人代替,但为何读书就可以呢

首页上有读不完的书单、书评、读书法,就像全是指路的人,看不到一个真正走路的人。比如,大家的书单中总能见到的《我们仨》。将杨绛那些嚼得没味儿的“人生体验”再反复去嚼,能有什么鲜活的感受呢?为什么不去读让杨绛之所以能成为杨绛的《诗经》、《楚辞》、汉唐文章呢?

读再多“阅读方法”的书,也不能代替你自己去阅读。读再多二手、三手资料,也不如自己去读一部经典。那一处风景你自己没走到,别人给你描述千万遍又能如何?唐宋诗词文章不自己读,把杨绛、叶嘉莹的书翻烂了又如何?大家若不做文学院的学生,不为了当文艺理论的专家,为何不自己抽时间将古代的文学作品细细咀嚼一些呢。

畏惧经典,害怕缓慢而吃力的深度阅读,就像是个社会病。不但普通的读书者如此,专业的学术界也是如此。如邓晓芒说的那样,国人的思维能力太孱弱,所以《纯粹理性批判》这样体系宏大的著作就读不下去,一门心思想着在里面断章取义。

在这个扯淡的时代,只要能写几句的就叫“作家”,只要是个名人的书就是“经典”。而真得到公认的“经典”,得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是让无数二流、三流“作家”们不断去模仿——其实根本模仿不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总量是不多的,但是滋养了无数真正的读书人。读书不读这些书,犹如总在门外徘徊,却不进去。


【3】用时间去经历读书

而我们之所以会与经典隔阂,大约因为我门还没有认识我们自己。而反过来说,读经典,就是为了呈现你自己。慢就慢一点,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快。一些学者的读书课,一节课只能读两句,一学期也读不了几个字。没有这份耐心,始终过不了读经典的这个坎。

经典必然与我们日常的接受习惯是不接洽的,读上去的第一感必然是生硬的。需要你去温存、去体贴、去思忖、去回味,这要用心,更要用时间。如《十日谈》里说的,读书要“探究因果、明白事理”,这不是翻过去就算完了的。花掉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强似“节省”了一堆根本没用的时间。

古人读书讲“功夫”,功夫的本意就是时间。宋儒程颐教弟子读书,要“半日读书、半日静坐”,“见人静坐便谓好学”。朱熹讲读书,要讲究“涵咏”:将书背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味道。读书读的是自己,就如同走路,自己就在路上,要明白自己是怎么走的、准备去哪里。总急匆匆的,不知道去哪里,却总想走快一点。岂不是越快越糟?

书读多了,自然就快了;读多了,自然就有体系了;读多了,自然就有适合自己的书单了。在阅读中呈现出的你自己,必然是独一无二的样子。倒过来说,你是怎样的人,就会有怎样的读书姿态。当然,多数人是开放的、变化的、不断学习的,那请在读书的经历中找到你自己的样子。柏拉图讲灵魂回忆说,学习就是找回你的记忆,摆脱沉重的肉身,找回属于理念界的灵魂。

杨绛、叶嘉莹这些人是人人不同的,我们为何就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追着畅销榜走,追着热读书单走,总要别人推荐这推荐那。以大家心目中所谓“经典”的那一批民国学人来说,他们的知识基础都有《四书五经》的底子,就这个九本书的书单,读得下去吗?别人再怎么指路,既不能代替你去走路,也未必能指出一条真适合你的路。

如果是为了日后把知识零碎出卖,那读什么都行,怎么快怎么来。这就像做生意,赶晚了就没行情了。如果是为了探究因果、明白事理,建议大家跳过那些“作家”们的忽悠,捡起一些真正的经典,自己用时间去感受。不妨读得慢一点,我们的目的本来不在于快慢,而在于是否真的在读。不是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