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题旨与个性抒写——李冠德太行风情山水画解读

 风影墨客 2016-11-15

李冠德,1969年生于河北辛集市,号大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石家庄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自幼随父李东旭习画,2004年就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08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李魁正花鸟画工作室;2009年就读中国美术创作院中国画创作研究生课程班,师从满维起、张复兴先生;201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创作高级研究班。

1999年《长城朝晖》入选全国金融系统首届书画摄影大展;

2000年《春潮》荣获河北省画院联展二等奖;

2002年《希望》入选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4年《春潮涌动》荣获全国首届荷花杯中国画大赛银奖;

2008年《秋实》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大展并获优秀奖;

2008年《遐想》入选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并获优秀奖;

2008年《决胜唐家山》入选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

2009年《初融》入选2009年全国中国画展;

2010年《山乡初雪》入选2010年全国中国画展;

2010年《脊梁》入选和谐燕赵红色太行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11年《太行四季》参加中国画名家四条屏邀请展;

2011年《山乡新居》入选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

2011年《高原放歌》入选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

2012年《山乡月升》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作品展;

2012年《高速旁的风景》特邀参展全国第三届中国工笔重彩山水画作品展;

2012年《岁月流声》参展中国廊坊国际气球节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2年《岳峙苍林》参展“走近南岳”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

2013年《梦萦家山》参加“大美黄山 梦萦徽州”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4年《家山烟雨几犁秋》入选“明德和融”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个展联展:

2013年1月 “山语花吟”李冠德 于诺 中国画作品展 石家庄 河北美术馆

2013年6月 李冠德 王承栋 二人书画作品联展 山东 招远展览馆

2014年5月 “书品画格”王露乔 李冠德 书画作品展 山西 太原美术馆

2014年8月 “太行风情”李冠德山水画作品展 江苏 宜兴徐悲鸿纪念馆

2014年11月 “珠联水墨 璧合丹青”李冠德 于诺2014中国画作品展 北京瀚墨空间

2014年9月参加全国首档书画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广东卫视“中国大画家”获得专家评委一致好评。


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等杂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画家选集-李冠德卷》;

李冠德作品 脊梁   2010     参展和谐燕赵 红色太行 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河北美术馆

山水题旨与个性抒写

——李冠德太行风情山水画解读

             徐 恩 存

当造化的宏大主题具体化为人文题旨时,便为艺术创作打开了一片广阔而陌生的领域与新境,并在对题旨的诠释与演绎中,尽显出形式、风格、语言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情。

李冠德,当代山水画家,自幼生长在太行故乡,在太行山中他认识并熟悉了自然,太行山野孕育了他艺术的敏感与才情;应该说,他的艺术启蒙是在太行山中完成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太行山作为造化主题、人文题旨,既是李冠德的艺术出发点,又是他的归宿。数年来,他坚持面对太行山,写生无数,创作诸多,为的是挖掘太行主题的深刻精神意蕴,寻找表现太行雄姿的形式风格,可以说,为了艺术求索,李冠德数年如一日的,不倦地行走在太行山乡,高山绝壁、丛林村落、飞瀑野径之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是名符其实的艺术行者,找寻大地的诗意,叩问自然的生命之谜,在时序流转中,他的辛苦、汗水终于凝于笔端,太行山终于给了他艺术启悟,作品渐显出太行山的风神与韵致,笔情墨韵中溢出了苍桑悲凉之气和无尽的形神魅力。


造化的启迪,开启了李冠德的灵性,太行山的孕育,又给了他朴实和坚韧的性格,因此,他的绘画自然体现出拙厚深重的特点。用墨、用笔均苍然厚重,在苍润之间见出其特定的笔墨风格;显然,李冠德善于在虚写与实写中营造山水境界,并在“虚”写中尽显气韵,在“实”写中体现笔墨功力,因而,他的笔墨、形式、结构等,均表现为“以意为主”,“以神写形”的特点,使画面力避了三维空间的真实性山水还原;在三远法——深远、高远、平远中组织意象,不同形态的几何形山峰在迭加、交错与并置中,体现为平面空间中的山水意象风神与气韵,“一片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这是由于画家意向转入心灵空间内在的不可见之中的必然结果,而“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意象、气韵、形式、笔墨的综合凝聚,自然产生北国山水特有的气息、氛围与精神风韵。

我们在李冠德作品中看到的便是这样的取向与追求。

李冠德作品 高速旁的风景   2012     参展全国第三届中国工笔山水画展西部美术展    唐山博物馆

李冠德的山水画,继承了北方山水的壮伟雄浑气度、风范,他深入研究传统山水画经验,又勇于突破传统模式,以造化为师,从中提取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从自然山水之实转而为艺术山水之虚,使画面虚灵无际、气韵蓬松;看其作品,但见笔墨厚重苍润,一派燕赵文化意蕴,其最引人注意之处,在于山水意象、形式、笔墨在心灵状态的超忽飘渺之间,略去形迹,而显出荒率苍茫,既切近自然又超越自然,表现的是超越时空之无尽和无穷精神的大美。


李冠德作画,孜孜以求境界之博大,无论从传统出发,还是从现代感要求,他的经验都是有意义的,因为,他在两者之间定位自己的艺术,“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既造境又写境;用笔腴润、沉着,墨色丰富,皴、点形态丰富多变,用线更是转折顿挫,富于节奏、韵律,展示了力度之美;


李冠德作品 山月初升   2012   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作品展    沧州名人美术馆收藏

而且,笔势墨气互为氤氲,遂使山川、草木涵有一种浑沦慨然之气,稍加注意,便能看到,用笔的坚凝质朴,使笔墨淳厚直透纸背,这是一种亦步亦趋的追寻大自然博大深沉的方式,也是李冠德山水画的本质所在。


惟有“豁然心胸,略无凝滞”、“气概通疏,性灵豁畅”者,方能直入写意真谛,并由空灵而入充实,由心远接近真意,作品才能表达高昂的精神气概和风骨神韵。

这是李冠德正在做的,也是他不倦的追求。


“高远者明暸,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李冠德在艺术实践中,在虚实、远近、动静的具体运用中,把自己从形而下和物性的视知觉中解放出来,使他的太行山主题山水作品日益走向本体美的表达,因而,他的作品体现的是自然生命的韵律,流荡的是无限生机活力。


所以,李冠德艺术的思考与实践,及其身体力行,体现的是这一代画家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



李冠德作品 山乡初雪   2010     入选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苏州美术馆收藏


浑厚苍润 虚实相生 ——浅谈李冠德山水画艺术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画家通过对自然山水景观的细致描绘,赋予大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诗歌的意境。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人以更多的情感。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品味中国画的意境和气韵。


李冠德作品 高原放歌   2011     入选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    陕西美术博物馆收藏

   欣赏李冠德先生的山水画不难发现,所描绘对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都流露着他对大自然以及人生情怀的感情表达。这种感情表达不仅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也符合中国画讲的最多且又最难达到的境界。古人云,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李冠德的山水画达到了这样的审美意境。

   山水画作为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形式,通过艺术手法将自然对象升华为审美对象,在艺术处理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各种对立矛盾的因素统一在一幅画中,形成协调而完美的画面。山水画家通过对自然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理解,运用取和舍、详和略、有和无、黑和白、藏和露、浓和淡等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使种种矛盾因素相互转化,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冠德的山水画作品虚实相生,浑厚苍润,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他笔下的山水,重山叠嶂山势峻险,飞瀑溪泉水流湍急,云雾若隐若现,渲染出一种空灵、深邃的艺术气氛,着意表现雄浑幽深的意境,无论是大幅或者小幅,都会给人一种大气磅礴、变幻莫测的美感。用笔温润沉着,结构细致严谨,既有传统山水画的神韵,又透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观其画,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细腻,两者相辅相成,挥洒自如,融为一体,十分和谐。这种艺术境界,不但逾越了写境层次,而且进入了造境意识。在他的画作中处处都是自然与心灵交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空间。从李冠德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不论在构图上、用笔上,还是思想意境上,均颇见功力。


   山水画就得有山有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屋舍是山川的眼睛,线条是山川的骨架,笔墨是山川的血液,色彩是山川的时装。处理好这几种物象的关系,是画好山水画的前提。李冠德深明此理,他画的山水画让人感到清新灵秀、生机勃勃、自然优美,这是十分可贵的。宋代山水画家郭熙讲:“山无烟云,如春无花草。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无道路则不活,无林木则不生……”。李冠德的山水画有云有水、有路有树,达到了《林泉高致》的要求。


近年来,他更追求计白当黑、虚实相生,以简练的笔墨表现更为丰富的自然物象,笔简而意境不减,更注重山水画的写意性。灵活的笔墨,丰富的构图,将大山中的四季更替、生命繁衍压缩在尺幅之中。实景背后是虚幻的云影幢幢。这种虚实相间的技法,增添了画作的意境,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艺术美感。而且虚实相衬,更把画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李冠德作品   山村新居图    2010    参展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      中国美术馆

   画实容易,画虚难;用笔容易,用墨难;用墨容易,用水难;画形容易,画意难。观李冠德之画,发现他很会用水,很会留白。他的山水画,既注重“实”的描绘,又注重空灵的表现,以实衬虚,以虚托实,虚实结合,物我互补,无画处皆成妙境。没有较高的美学修养难以达到这个境界。如《云起云收》《韦应物诗意》等画作所传达出的古韵幽深的氛围,不论构图、笔墨、设色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有独特的匠心,流露着清新淡远、澄澈空明的“天人合一”之意。作品构图严谨,意境悠远,堪称佳作。品其山水画,如饮一杯好茶,齿颊留香。

   为自然山川立传是既崇高又从容的事业。画好山水画首先要求画家把一颗心先静下来,研究山川,练习笔墨,淡泊明志,向山川精神的深处走去,“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于深山之巅”,寻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意境界。

    李冠德先生山水画的成就和特色,来源于他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深切感受,来源于对传统山水画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从他的画中透露出的是丰富的思想内涵,超然于画外的精神气质,这些构成了极具强大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充分反映了作者所具备的很高艺术修养和良好的美术素质。李冠德先生正值壮年,来日方长,愿他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文:刘祥亮,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


李冠德同恩师贾又福先生于北京


李冠德同恩师张复兴先生于李冠德画展


李冠德同恩师满维起先生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李冠德同恩师吕云所先生于798艺术区


李冠德同恩师李魁正先生于西双版纳


李冠德同恩师王中年先生于长城


李冠德参加广东卫视中国大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