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将面对一个怎样的世界

 昵称3322452 2016-11-15

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国对国、主义对主义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国界和观念,构成了我们头脑中的边界和前沿。但是,川普当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观念中的图景。

 

让我直说,也许在接下来的很多年,国家对国家、主义对主义已经不是世界的主要矛盾,问题的边界和前沿,将出现在每个国家的内部。

 

川普的当务之急,正如他胜选后反复强调的,是让美国重新团结起来。从目前双方的激动情绪来看,在川普的任期内恐怕很难乐观。未来如果美国发动一场对外战争,它的出发点也是为了解决国内问题。

 

英国脱欧,很显然是把国际问题国内化了。同川普当选后的美国一样,弥合留欧与脱欧两派的分歧,是英国的头等大事,此外所有问题都不重要。

 

中国的情况有很多不方便讲。香港发生的变化,孤立放在香港语境下是没有意义的,很可能也是无解的,需要放在全球背景下看。两方面:第一、这种撕裂,其实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发生,它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和冲动,就像流感及其不同变种,只是诉求和程度不同;第二、都有全球化中失败人群的背景。香港的失败,不是孤立的失败,它是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中国内陆崛起而造成的香港的相对失败。部分香港人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也不仅仅是这些香港人的变化,而是全球化中失意者的一部分,就像英国脱欧派,或者美国的红脖子,虽然各自诉求千差万别,但是心态有很大共通之处。

 

国内知识界在美国大选上的误判,映射出他们期待在传统思维框架中解决问题,也就是我说的国对国、主义对主义的解决方式。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很大程度上,这种思考方式已经边缘化了。新的世界图景,是全球化框架下获益者与失意者的矛盾,用柔和一点的说法叫互动也可以。国对国、主义对主义可能依然有效,但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解决全球化中失意者的不满,而这并不是国界或者主义可以定义的问题,同时它也主要反映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国内问题。多米诺骨牌已经启动,下一个会是法国吗?

 

也许,我们将要面对一个自省和“内视”的世界。

 

这种情况下,不同人群的表达,以立场和姿态,代替了说理与互动。为了表达自己立场的不容置疑,不惜将对立群体视为寇仇,没有任何理解与回旋的余地。可能这是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的情况,也是各国都将面对的棘手问题。如果握有资源的一方也采取这种态度,其实是在推动撕裂。在这方面,川普胜选后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他没有继续发酵支持自己当选的那部分民意,而是多次呼吁美国人团结起来,态度非常明确。

 

我个人来说,我不知道药方在哪里。世界很可能会变得不美好不如所愿,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我只能说,从情感上从利益上,哪怕我们再固守过去我们确信不疑的信念,但是世界毕竟已经变化了。全球化、平权、自由……这些伟大的理想,有必要给出新的版本,能够更多关照到全球化失意者的版本。

 

我从来不相信,历史会因为其“正确”而直线运行。20多年前,冷战结束的乐观情绪,让很多人相信“历史的终结”,后来证明历史显然未能终结。过去十几年来,全球化的高歌猛进,让很多人相信地球已经变成一个村庄,但是现在地球村中各个家庭的内部矛盾成为显而易见的主流趋势。从情感上从利益上,我不愿意说也不能说全球化的终结,但是它必须拿出时间和代价去解决各个家庭内部的失衡却是千真万确的。

 

祸福相倚,好时代和坏时代交替进行,这是历史的“天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