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校园和职场究竟脱节在哪里?

 恶猪王520 2016-11-16

对刚毕业,获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尽快适应职场的角色转换。从“学生”顺利转变为“职员”,对一生的职业规划都有着关键而重要的意义。

因此,下面来尝试给予那些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从“学生”到“职员”角色转换的年轻人一些建议。

1校园比职场单纯得多

从最直观的表象上来看,“学生”这个角色所处的校园环境相比于“职员”所处的职场环境要简单和单纯得多。“学生”的责任也好,人际关系也好,像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都不复杂。

也较少直接的利益冲突和激烈的人际竞争;

就算是争个奖学金,争个社团干部,相比于职场竞争根本就是小儿科。身处职场的“职员”角色要承担的责任就要严肃和重大得多。做学生时吊儿郎当,荒芜学业充其量损害你自己,跟老师、同学基本上没有太多关系;

但做职员吊儿郎当,那你就损害了雇主的利益;

如果是团队工作,你还会给同事带来麻烦。

职员角色所要面对上级、同僚,以后还可能面对下属。

这些人际关系都有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因素。

例如,你的上司既要栽培你,提供资源促使你成长,但他又顾忌你有了经验就跳槽;但如果过于担心你不稳定,又可能拖延对你的培训,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再比如同僚之间,各种心态都有,有些人会向你抱怨老板,有些人会提醒你提防谁,有些人甚至会给你挖坑,不惮以恶意来揣测你。

这些都可能会遇到,而且任何一种情形都比校园里要复杂,应对起来都要棘手很多。

2职场才是人生真正的起步

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校园里的“学生”身份只是社会化的一个过渡阶段。

而工作角色才是你社会化的成熟阶段。

尽管在校园里也可能有模拟的竞聘、模拟的人际竞争,或者实习、见习的机会。

但这些充其量只是一种预先社会化,归根到底是为你毕业后进入职场做准备。

换句话说,从“学生”到“职员”不是简单的身份转换,而是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必然进程;“学生”身份是为“职员”身份做准备。

当一个年轻人从校园毕业,踏进职场开始,他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起步。

比如说,大多数年轻人读大学时,经济上是依赖父母的,由父母主要地提供费用来支付大学学业,以及拍拖、旅行、派对;但毕业后开始就业,就意味着要开始经济独立。

一个没有充分社会化的成年人将无力面对婚姻、生育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大事”。

3职员身份满足了每个人丰富的心理需求

就业对一个年轻人的意蕴相当丰富,它能满足我们不同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说,“职员”角色承载了我们每个人丰富的心理需求的满足。

比如,大学毕业后就业就不能和建筑工地民工等同,尽管大学生刚毕业未必比工地民工收入更高。

工地民工他们工作的目的很简单:挣钱养家,所以他们可以承受风险、忍辱负重。但如果一个年轻人就业如果仅仅是挣钱养家那就显然是不够的。

挣钱养家只能满足我们最基本的生理层次的心理需求;

生理层次需求上面还有安全的需求、归宿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最上面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什么那么多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地去报考月薪未必高过民工的公务员?

因为公务员满足了安全的需求。

一些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毕业后可能因经济的压力会把挣钱养家看得很重,这无可厚非;

但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仅仅把挣钱养家当作是工作的终极目标,那也就太可悲了。

具体而言,从这三个方面可以从下述建议中或能有所裨益。从角色情境的角度来看,“职员”角色比“学生”角色要复杂和厚重得多。因此,对初入职场的年人来说,以下几点就很重要。

1.学习

进入职场,不仅要学习工作方法、工作技能,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要学习规范。

既有显规范,如机构的管理规范、作业规范、文化规范,等等;也有潜规范,不成文的,但资深员工都心知肚明的一些潜规则。

显规范好理解,也好掌握;但潜规范就不那么好理解。

比如在部门里,对某个同事不能谈及哪些话题;或者牢骚跟张大姐讲没事,但千万不能在王大姐面前抱怨。一些常识,比如说,不越级汇报,哪怕是你上司的上司吃饭时碰见你,问到工作的某些细节。你也要明白你还没向直接上司汇报过的内容不宜向上司的上司直接汇报。

2.初入职场要与同事等距离交往,避免卷入公司政治

年轻人刚进职场最容易犯的一个忌讳就是很容易与某个热情的同事交往过密。这容易使你在不知不觉中被贴上某些小圈子标签,比如“你是赵副处长的人”。这些教条,第一、第二什么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没那么容易。这里面有一个前提,你能做好“正心、诚意”,那么这些“修身”的教条就不会束缚你。

比如说,一个年轻人到公司里,面对不合理或明显的压榨要不要表达不满?

如果你不能做到“正心、诚意”,你表达也好,隐忍也好,都可能进退失距。但如果你做好自己,你表达也好,隐忍也好,你都可能营造一个适合你的氛围,其他同事会适应你。

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角色转换的关键是你人格的成长。

有些年轻人大学期间父母提供的生活费颇为优厚,比如1个月差不多要花2,000多;工作了每个月工资也是2,000多,但房租要支付,吃饭也比学校贵,这时就会感到入不敷出,因此仍然心安理得地向父母要补贴。这样的话你的人格就无法得到合理的成长,这一定会反映在你的职场角色中。

你进入职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自己养活自己,然后还要反馈给父母以尽孝道。

专注于人格发展的另一个好处是,你能更好地应对压力。

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在28岁还要父母倒贴的青年,当他结婚、生育后,如果加上父母年老生病。而工作压力又越来越重,婚姻的压力、父母养老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他又凭什么能搞掂呢?现在有太多80后的一些年轻人,他们30岁前几乎感受不到明显的压力,因为父母随时在倒贴他们;但一过30岁,父母生病,孩子要上幼儿园,工作上也开始担任一定的管理职务。这时候生活的压力开始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整个心态就很容易乱掉。

从心理需求的角度来看,角色转换的同时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是职业的规划。

这个规划不仅是你希望未来的自己是怎样的人。

更重要的是你必须知道职业对你在说它应该意味着什么。

按照通常的情形,一个年轻人22岁左右大学毕业。这时候通过工作挣钱养活自己,以及养家是最迫切也是最重要的,这是生理需求的满足。但到28岁左右,工作5年后如果还是挣扎在生理需求的层次就不行了。28岁要考虑婚姻和生育的问题,因此工作不仅要满足你的生理需要,更要满足你的安全需要。工作的稳定和可预期的发展提供你从容应对重大生活事件的经济和心态。

因此,你28岁职业要发展到哪一个阶段和水平应该有一个事先的规划。

当你通过努力工作免除匮乏的危机,能过上相对优越的生活时,你就应该从工作中寻求归宿和尊重。

这个层次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达到的。

但显然,你只有满足了社会认同和尊重才有可能实现自我。

【转自:实习僧】

编辑:木子楠

审核:蔡雨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