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分会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

 茂林之家 2016-11-16

本建议参照了国处鼻-鼻窦炎指南性文件和我国成人《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适用于14岁以下儿童。

一 临床分类:急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细菌感染后的急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0天以上,12 周内完全缓解。 慢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细菌感染后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2周以上,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二 病因 1 感染 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的致病菌是有差别的,因此对抗生素的选择也应不同。根据中华儿科学会2000~2002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区儿童鼻窦炎致病菌 的调查显示:①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急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占76%),磺胺、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其有相当高的耐药性(50%~90%),而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二及三代头孢抑菌效果最好(75%~95%以上);②厌氧菌是慢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占67 %),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甲硝唑、二及三代头孢抑菌效果较好。 2 变态反应

3 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异常

三 诊断

1 症状:主要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头痛。 伴随症状:嗅觉与听力下降、行为异常。

注:儿、童鼻塞可表现为张口呼吸、气粗或夜间睡眠打鼾等;行为异常可表现为注意力下降、易烦躁 、易激惹等。

2 体征 主要体征:下鼻充血、肿大,鼻腔、中鼻道有粘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并可见粘脓性分泌物附着。 伴随体征:腺样体和扁桃体增生肥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体征。

四 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下鼻甲充血、肿大,鼻底、下鼻甲表面有粘脓性分泌物,多来源于中鼻道或嗅裂,也可见到来源于中鼻道的息肉。

影像学检查:鼻窦CT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粘膜病变,密度增高。 诊断时应依据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结合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如无特殊情况,不进行鼻部CT检查 。

五 治疗原则 1 药物治疗

1.1 抗菌药物

1.1.1 急性鼻-鼻窦炎:青霉素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类首选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多用克拉霉素。不推荐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用药疗程:建议临床症状控制后继续治疗1周。

1.1.2 慢性鼻-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除非鼻分泌物呈脓性,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由于慢性鼻-鼻窦炎的耐药菌株增多,推荐选择而B-内酰胺酶类药物;用药时间至少2周。也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包括抗厌氧药物。

2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水肿作用,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鼻-鼻窦炎都是一线治疗药物。

2.1 急性鼻-鼻窦炎:使用时间2-4周,症状控制后继续用药2周。 2.2 慢性鼻-鼻窦炎:建议使用8-12周,症状完全控制后进行临床评估,可继续使用2-4周,对需要较长时间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手术后)和患儿,建议选择生物利用度低的制剂。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3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雾化、滴注或冲洗,可改善症状、刺激鼻粘膜纤毛活性和增加清除速率、改善鼻腔局部微环境,应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4 抗组胺药:参照《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伴有变态反应者可全身和局部使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

5 粘膜溶解促排剂具有稀释粘液并改善纤毛活动的功能,疗程至少2周。 6 鼻用减充血剂伴有持续性严重鼻塞的急性鼻-鼻窦炎患儿可以短时间(<7d)、低浓度用药。推荐使用赛洛唑啉或羟甲唑啉,禁止使用萘甲唑啉。

六 手术治疗

由于儿童鼻腔和鼻窦均处于发育阶段,粘膜在手术后的炎症反应重,术腔护理患儿不易合作,鼻腔狭窄易发生粘连,为此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原则上不采用手术治疗,除非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 影响鼻腔通气和引流的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

2 鼻息肉和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对窦口鼻道复合体引流造成阻塞; 3 出现颅内、眶内或眶周等并发症。

手术后应定期随访,但要避免对术腔过度干预。术后鼻腔冲洗和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至少持续12周以上。

七 疗效评估

由于儿童年龄特点,自我主观评估存在不确定性,应考虑儿童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根据 患儿和监护人的意见,结合鼻部检查所见进行综合评估。药物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评估时间不少于3个月,远期疗效评定不少于1年。疗效分为病情完全控制、病性基本控制和病情未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