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最大的疑案:解密斧声烛影,看赵匡胤死因

 茂林之家 2016-11-16

斧声烛影又叫烛影斧声,指的是宋开宝九年(九七六)十月壬午那夜,宋太祖赵匡胤大病,立刻召集他的弟弟赵光义(这里得说一下,有一种说法是太祖召集的是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但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都不知道这件事。席间,有人见到烛光之下,晋王赵光义离席,随后就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吼之:“好为之”。随后,晋王赵光义即位,史称太宗。

宋朝最大的疑案:解密斧声烛影,看赵匡胤死因

后世之人对这件事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赵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法,太后杜氏死前,曾经和太祖、赵光义立下“金匮之盟” 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开宝九年(及九七六年)十月十九日那个晚上,赵匡胤当时病重,宋皇后派自己的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太祖的后事。然而宋太祖的二弟赵光义早就对皇帝的宝座觊觎已久,在之前就已经收买王继恩作为自己的心腹。当时,他得知太祖病重,便和自己亲信程德玄在晋王府通宵达旦的等待消息。王继恩接到太后的诏书并没有直接去找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了晋王赵光义。赵光义一听说这个消息,马上进宫,进入宫殿后并没有得到宣召,而是直接进入太祖的寝殿。王继恩报告消息之后,回到宫里,宋皇后立即就问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回答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太祖寝宫,大吃一惊!知道会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宋朝最大的疑案:解密斧声烛影,看赵匡胤死因

后世评论不一。

“弑兄夺位”说:

《续湘山野录》所载为依据,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驾崩的,而当时的宋太祖留宿于禁宫之中,实难摆脱弑凶的嫌疑。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都沿袭了上述说法,并加以渲染,增添了许多宋太宗“弑兄”的细节。但是在司马光的《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据此,太祖死时,太宗并不在寝殿,因而不可能“弑兄”。毕沅《续资治通鉴》即力主这一说法。

“无法摆脱嫌疑”说:持这种说法的主要是由于太祖驾崩之前,赵光义留守宫中。《涑水纪闻》中也写到,宋后召的是秦王赵德芳,而赵光义却抢先进入宫中,造成既成事实。宋后女流,见无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宋朝最大的疑案:解密斧声烛影,看赵匡胤死因

《宋史·太宗本纪》一书中曾经提出过一连串的疑问:太宗即位后,为什么不照嗣统继位次年改元的惯例,急急忙忙将只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传弟”的遗诏,太宗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后,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何自杀?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为“开宝皇后”,但她死后,为什么不按皇后的礼仪治丧?上述迹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继统,后人怎么会不提出疑义呢?

“偶然致死”说:

近代学术界又提出了,太祖死于非命。太祖有家传的躁狂忧郁症,估计太祖死前,曾经狂躁症发。当时,太祖正在熟睡,而早就对花蕊夫人有意的太宗,调戏她,被太祖发现,怒而斥之。赵光义起了杀心。

“金奎之盟”说:很多史料都记载,太祖在位时,曾经立下约定,太祖百年之后,由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大统。

历史就是这样众说纷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